期刊內容 | 第 64 期 December 2018
作者:趙恩潔(En-Chieh Chao)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812_(64).0001
摘要 Abstract
「戴頭巾者社群」是一場結合時尚與宗教的印尼穆斯林女性社會運動,其最知名成員之社群媒體追隨者高達四百八十萬人。過去國際學界已有豐碩的伊斯蘭頭巾研究,但在探索後殖民抵抗、本土現代性、公眾虔敬(public piety)、性別化階級焦慮、及美德的主體化過程之際,仍尚未關注到這個廣存而蓬勃的現象。本文透過中爪哇小城沙拉迪加戴頭巾者社群(Hijabers Salatiga)的觀點,指出這一公開提倡「又美麗又虔敬」(cantik tetap syar'i)的女性宗教運動,其所展現的是過去研究無法窮盡的一種能動性樣態(mode):「美/德能動性」(pious beautifying agency)。Hijabers結合時尚、代表虔敬的頭巾與作為宗教義務的慈善活動,將過去兩個不相關的領域結合;同時,Hijabers的美學重視未完成性與開放性,因此任何功能性的解釋都無法完全定錨她們的實踐。透過設計與穿戴新風格的頭巾服飾來呈現前衛又時尚的伊斯蘭身體,Hijabers挑戰世界對戴頭巾女子的既有偏見。她們所引領的文化風潮與其正在發生的社會效應,提醒我們在後全球宗教復興的時代,必須嚴肅看待落在女性主義與政治運動之外的宗教運動。關注「美麗」與「虔敬」的新共生現象,除了在經驗上有助於瞭解穆斯林女性結合宗教認同與時尚衣妝的特殊能動性樣態,也將在理論上有助於重新闡釋近年來人文社會學科中日益重要的主題:德勒茲「情動性」(the affective)概念。

關鍵詞:虔敬、伊斯蘭、美麗、女性、情動性的能動性
作者:李宛儒(Wan-Ju Lee)、蔡友月(Yu-Yueh Tsai)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812_(64).0002
摘要 Abstract
本文帶入「科學的公眾想像」的概念,透過Taiwan Biobank 不同時期的倫理、法律、社會(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ELSI)爭議,分析「缺席的多元公眾」現象背後的科學制度文化與公眾參與機制,以及臺灣科學主義專家治理的特色與難題。首先,全文指出在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下,科學家倚賴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協助制定倫理治理架構。但相關公眾諮詢規劃大多停留在論述層次,並未發展出容納多元行動者的參與機制,因此無法針對Taiwan Biobank議題提出不同公民認識論的反省。其次,2005-2010年是Taiwan Biobank爭議的高峰,主要由有能力發聲的少數人權團體與人文法律學者等做為公眾代言人,提出對 Taiwan Biobank的ELSI挑戰。初期這些外部ELSI學者,被科學家想像為不理解科學計畫的反科學公眾,輕忽這些公眾挑戰背後所代表的不同價值,也使得Taiwan Biobank創新治理的想像被限縮。最後,本文指出由於欠缺「上游式公眾參與」的對話機制,不同意見的行動者訴諸媒體發聲,反而擴大彼此之間的對立。在無法形成社會共識的情況下,Taiwan Biobank走向以法制化解決爭議的方式,過度強調法律的形式化管制策略,也難以建立具有彈性的反身性治理模式。
 
關鍵詞:基因、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公眾溝通、治理、爭議
作者:邱花妹(Hua-Mei Chiu)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812_(64).0003
摘要 Abstract
本文檢視2011年至2014年間的《毒管法》修法過程,探討環境運動、資本與國家力量如何拉鋸角力,形塑環境立法的內涵。本文發現,從修訂母法到訂定子法,這是一個從「社會挑戰市場」到「市場反挫社會」的政治過程。首先,環團與在野立委組成的非正式修法聯盟透過操作行政立法權力杆桿,成功將預警原則寫入部分母法條文;然而,折衝妥協下修訂出的母法,因留下過多空白授權,而讓各種資本力量得以大力介入影響子法,訂出偏好市場利益的實施細則,致使母法預警精神大打折扣。其次,為競爭國際市場訂單、取得化學品資訊及提升廠內風險管理能力,電子業雖罕見地與環團一致支持環保署聲稱的仿效歐盟,訂定台灣版 REACH,但電子業能接受的管制範圍與程度、對資訊公開與知情權保障等關鍵課題的主張,高度受到市場與利潤考量、產業特性與國際分工位置的影響。就國家而言,環境官僚雖嘗試改變治理典範,但整體國家政策與立場,仍偏好經濟部門利益,在工業資本仍極具影響力的情況下,立法運動難以落實強版本預警原則,治理典範不易轉變。最後,作者也將討論台灣環境管制立法過程的特殊性。

關鍵詞:預警原則、生態現代化、象徵性立法、毒性化學物質管 理辦法、電子業
作者:葉高華(Ko-Hua Yap)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812_(64).0004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有些學者利用校務資料回應下列質疑:「多元入學有利家境好的學生」。這是關於學生家庭背景的爭議,但校務資料正好缺乏家庭背景資訊。因此這類研究若不是迴避真正的問題,就是以學生戶籍地的平均所得代替其家庭背景。問題是,地區特性與家庭背景處於不同層次:有利鄉下學生的措施不等於有利低社經家庭。換言之,鄉下的高社經家庭有可能比都會區的低社經家庭獲得更多機會。再者,即使某種入學管道更容易收到特定背景的學生,未必就能指控制度「不公平」,因為這不能排除是該管道使學生與科系獲得更好的匹配。倘若論者欲主張入學制度偏袒中上階層子女,應證明他們的學業能力或匹配度為入學制度所高估而獲得錄取。我們需要透過社會調查蒐集學生的家庭背景資訊,才有辦法釐清爭議。本文以中山大學的調查資料為例,示範釐清相關爭議的邏輯與方法。

關鍵詞:多元入學、社經地位、城鄉差異、學業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