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32 期 June 2004
作者:蔡明璋(Ming-Chang Tsai)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10.6786/TJS.200406.0000
摘要 Abstract
作者:曾嬿芬(Yen-Fen Tse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001
摘要 Abstract
1992年台灣首次通過引進與管理外國基層勞動力的法令,確立了客工計畫的體制,引進東南亞國家勞工,並且排斥資本家與雇主希望引進的中國勞工。相較於對外勞政策的社會科學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對勞動力市場此一經濟面的分析,本文企圖關注外勞政策的政治面,將外勞政策視為台灣國族政治的一環。因此,本文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藉由國族政治來理解外勞政策,另一方面用外勞政策來瞭解台灣國族政治的內涵。本文希望理解台灣外勞政策的行成與起源背後的國家動機與理由,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台灣在引進外國低階勞動力之初以短暫性移工來定位這些外勞?我們如何將外勞政策定位在台灣對其他外國人(尤其是不同階級身份)的政策脈絡中?為什麼台灣低階外勞都來自東南亞幾個特定國家?為什麼台灣沒有引進被許多雇主視為「同文同種」的大陸勞工?我將論證外勞政策制訂者(包括行政與立法)在製訂相關政策的過程中,納進有關民族主義、國格、國籍、國家定位等議題,也就是國族政治的重要考量,形成製訂外勞政策時所依循的規臬。本研究主要關心台灣外勞政策開始建立前的辯論,資料以1992年前對就業服務法中聘僱外國人管理辦法的政策辯論為主要的資料蒐集內容。將有關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理念帶入思考低階外勞被引進的政策,我們看到,政策制訂者一方面將外勞視為挽救本國企業出走、避免「國民經濟」受到威脅的生力軍,一心「重返」國際體系的政策制訂者更將外勞視為與移出國政府推動正式外交的籌碼,但是,另一方面,作為產業生力軍與外交籌碼的外勞,陷於種族與階級的夾縫,被一個帶有階級區分、以種族同質性為基礎的國族建立原則,排除在長期居留的成員之外。

關鍵字:外勞政策、客工計畫、國族政治、國族主義、階級、台灣 
作者:趙彥寧(Antonia Chao)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059
摘要 Abstract
自二○○三年春起,台灣公部門與公共領域開始有關移民署當如何成立的頻繁討論。這整個討論均視「解決外籍新娘帶來的社會問題」為移民署的未來核心業務。換句話說,全球化、國家權力與國境管理間多重複雜的關係被國家理解為婚姻移民帶來的「問題」。 「大陸新娘」在這個國家的分類系統中佔有特殊的位置。這篇論文引用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的田野調查資料,試圖說明年輕一代的「大陸新娘」多基於渴望現代性的想像故而與台籍配偶結縭,但此想像初受挫在台婚姻家戶的父系傳承規範,復因國家有關這些女性的公民身分規定,故而強化了剝削她們社會能動性的合法性。

關鍵字:大陸新娘、跨國遷移、移民署、全球化、現代性想像
作者:曾瑞鈴(Ruey-Ling Tze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103
摘要 Abstract
過去的認為華人的跨國事業只是侷限於華人圈的族裔經濟活動。然而此研究應用Adler與Kwon所提的社會資本概念,分析38家矽谷受訪台商,發現他們擅於運用跨族裔網絡的資源,打入美國經濟的主流市場。這些受訪廠商僱用華裔美人從事「後台」工作如工程師,僱用白人從事「前台」工作,如負責人與行銷經理。同樣的,這些廠商通常將類似「後台」工作外包華人所經營的公司,而將類似「前台工作外包白人所經營的公司。這些發現顯示,矽谷台商擅於運用華人員工或華人公司所具有的內聚功能的(bonding form)社會資本,從事運籌帷幄的後勤營運工作;以及運用白人員工或白人公司所具有的聯外功能的(bridging form)社會資本,從事拓疆拉生意的工作以便打入美國市場。
此外,此研究有三點發現:(1)由於具有雙語及瞭解雙文化的技能,華裔美人對矽谷台商也能發揮聯外功能的社會資本。(2)矽谷台商通常透個人網絡來僱用美國白人,或者傾向於僱用年長穩重、有與亞洲人共事經驗的白人,因為這些白人可能具有符合台商文化的內聚功能的社會資本,較能適應台商文化。(3)矽谷台商內部員工的族裔組合比例,以及最高負責人的族裔屬性不但是鑲嵌於公司的社會網絡中,也受公司對於多元文化管理的態度與能力所影響。

關鍵字:社會資本、鑲嵌、關係、人際網絡、跨國企業 
作者:張苙雲(Ly-Yun Chang)、莊淵傑(Yuan-Chieh Chu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149
摘要 Abstract
長期以來公務體系中「男性職等偏高,女性職等偏低」的現象,頗受各方矚目。本文從組織角度探討兩性職場差異。在取得20%之1986行政機關公務人員資料後,本研究鎖定教育、訓練與進修等人力資本條件、初任職等和年資等內部勞動市場特性和職系和機關層級等起始點的三類因素,對兩性職等取得差距的解釋能力。主要的發現為(1)即或公務體系強調唯材是用,仍有顯著的兩性職等差距是無法由個人條件和組織資歷所解釋;(2)兩性現職等差異很大部份來自於兩性在初任職等和年資的差異;(3)兩性在初任職等取得上的差異是顯著的,且無法由教育程度、職系和任用資格以及行政層級和初任年齡來解釋,致使無法排除因性別而有差別對待的說法;(4)男性比女性更致力於教育的提昇,而訓練和進修確有助於高職等的取得,但,女性因訓練或進修所獲致報償要低於男性。兩性在訓練和進修上的差異比初任時的教育程度更能解釋兩性現職等差異;(5)教育程度愈高、初任職等愈高、年資愈長和機關層級愈高,現職等也愈高。職系之間和任用資格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但是,女性因上列因素所獲致的報償顯著的低於男性。甚且在某些職系上女性還承受額外的現職等劣勢;(6)女性在現職等和初任職等的取得上的劣勢有世代差異。雖然「資深組」的性別差異最大,但「資淺組」的性別差異不是最小的。公務組織對教育、初任職等和初任機關的行層級,以及年資的累積,隨著時期而對職等取得的影響固然不同,這些因素對性別差異的解釋能力也因世代之不同,而有不同。

關鍵字:內部勞動市場、公務人員、職業生涯發展、性別差距 
作者:楊靜利(Ching-Li Y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189
摘要 Abstract
本文討論同居的生育意涵,並利用台灣2000年戶口普查與戶籍登記之婚姻狀況分佈差距,以及普查資料中的家戶成員關係,來估計台灣的同居概況。我們總共提出來三個同居人數的估計值,分為別203,720人、379,776人、與440,508人。即使是最高估計,就目前的社會狀況來說(晚婚、婚前性行為、離開父母家庭的比率增高),似乎偏低。我們檢討各種可能的原因,同時提出未來相關調查的修改建議:在婚姻狀況變項上「有偶」與「同居」分開,在與戶長關係變項上將「配偶」與「同居人」分開,而如果顧慮同居者不會據實回答,則乾脆取消同居與同居人選項,而在與戶長關係上增加一類「男/女朋友」。

關鍵字:同居、生育、參照者、伴侶、普查
作者:蔡明璋(Ming-Chang Tsai)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215
摘要 Abstract
作者:呂朝賢(Chao-Hsien Leu)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237
摘要 Abstract
作者:劉正(Jeng Liu)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406.0245
摘要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