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71 期 June 2022
作者:陳美華(Mei-Hua CHEN) | 首次發表於 2022-11-23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吳品賢(Pin-Hsien Wu) | 首次發表於 2022-10-07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2206_(71).0001
摘要 Abstract
鄉村社區如何產生拉力,強化認同並轉化為地方發展的動力?本文以美濃為例呈現「以教育做社區」的潛力。提及美濃,很難不從1990年代的反水庫運動談起,運動期間及後續動員的青年返鄉潮下精彩的社區工作表現,使美濃做為社區營造案例自2000年代後廣受討論,但卻少有文獻從教育在建構地方認同的著力談起,論反美濃水庫運動的社會力起源及去向。教育實踐如何成為推動社區改革、創生另類發展的機制?本文以美濃及其中的龍肚國小為例,於四年間進行參與式觀察,訪談社區及教育工作者、龍肚國小成年校友、農友等,並借用批判式地方本位教育學觀點,檢視美濃的地方教育如何增能地方社會力。在反水庫運動期間,社運的動員與訴求,傳播並實踐了對發展主義、城鄉不均、客家族群邊緣化的批判,及對人與自然共生關係之倡議;在運動告一段落後,地方學校取代社運成為常態的行動平臺,學校與社區公私部門基於彼此的認同與夥伴關係,持續透過兼具批判性與地方意識的教育行動,培力學生鄉土文化認同與農藝身體知識,積極向學生與社區傳遞農的價值,開展人們對鄉村經濟與發展的另類設想。肯認地方的多元物質價值,促成農村文化與農村政治經濟樣態的共變,即象徵與物質的鄉村雙重性之間的對話。

關鍵詞:鄉村教育、地方社區認同、批判式地方本位教育、鄉村雙重性、另類發展
作者:陳婉琪(Wan-Chi Chen)、王淑貞(Shu-Chen Wang)、許哲維(Che-Wei Hsu) | 首次發表於 2022-08-12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2206_(71).0002
摘要 Abstract
教育機會公平在國內外教育社會學領域中,始終有著高度重要性。臺灣則在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爭議脈絡下,入學公平議題被反覆檢視。多數輿論認為第二階段篩選不利於資源貧弱學生。然而既有研究受限於資料型態,僅能觀察「已被錄取並就讀大學者」。本研究運用2014至2020年度之大考中心及招聯會串接資料(亦即108課綱實施之前的應屆考生)進行加值應用分析,並利用此類型資料之優勢,將「個人申請入學」的兩個篩選階段區分開來─第一階段(學測分數)與第二階段(書審、面試),以突破既有限制。以下為精簡研究結論:(1)對所有觀察年份來說,中低/低收入戶學生之一階通過率,均低於一般家戶學生。但到了二階,此差異變小,且常出現「經濟弱勢學生之通過率高於一般學生」。(2)控制年份與學校之後,經濟弱勢生一階通過的「勝算」(odds)比一般學生少了18%。這些學生之所以於一階篩選不利,較低的學測分數為主要解釋因素。(3)控制年份與學校後,經濟弱勢生之二階通過率並沒有比一般學生低。進一步考慮學測,在相同級分的條件下,經濟弱勢生於二階獲得正取之勝算要比一般收入戶考生高出了15-16%。本研究顯示:看似六親不認的考試,事實上是造成優勢與弱勢家庭學生之間入學機會嚴重落差的篩選工具;大眾擔憂不夠客觀的二階書審及面試,反而可能成為家庭資源匱乏的學生之翻身管道。

關鍵詞:多元入學、入學公平、行政資料、教育機會均等
作者:汪宏倫(Horng-Luen 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2-10-07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2206_(71).0003
摘要 Abstract
2018年,蔡英文政府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專責推動轉型正義的工作;促轉會在歷經兩次延任之後,也已經在2022年5月落幕收場。從表面上看,臺灣在推動轉型正義上面似乎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也累積了相當多研究文獻,然而有關轉型正義的實證研究,迄今仍相當稀少。我們並不知道:轉型正義的社會基礎是什麼?一般社會大眾對轉型正義究竟理解多少?是否支持?什麼樣的因素,影響著人們對轉型正義的態度與看法?本研究利用2020年中研院社會所的社會意向電話調查資料,針對一般社會大眾對轉型正義的態度與看法(包含理解、支持、評價、特定議題與參與意願等問題)進行實證研究,透過量化分析來描繪出轉型正義社會基礎的初步輪廓。結果發現:政黨傾向與國族認同,是影響人們對轉型正義態度與看法的兩個最主要因素;性別與世代次之,但世代的影響方向,卻與一般常識性的理解相反。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族群身分在轉型正義的相關問題上完全不具任何顯著影響。換言之,不同族群對轉型正義的看法,並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過去認為轉型正義會挑起族群對立的說法,並未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此外,根據本研究的發現,我們也不免憂慮,在臺灣當前藍綠惡鬥、國族認同處於分裂的狀態之下,以目前的方式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會不會讓臺灣社會內部更加對立、距離和解的目標越來越遠?這是值得深思、也需要實證檢驗的問題。

關鍵詞:轉型期世代、轉型後世代、政黨傾向、國族認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