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59 期 June 2016
作者:王宏仁(Hong-Zen 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1
摘要 Abstract
過去兩三年,臺灣出現一波以「網路共筆」方式呈現的學術科普書 寫風潮,本文將討論這個臺灣學界特有的現象,以及它具有的在地社會學意涵。我將先討論Burawoy分類的四種學術書寫,接著探討當前臺灣社會學界的社會參與、公共書寫與其對社會的影響,最後則討論學術科普書寫的社會意義。我認為,臺灣學術科普的網路書寫,具有三個面向的公共性意涵:一、它是一種在國家與市場之外的書寫;二、具有學術的問責性(accountability),也就是學術研究者必須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狀況負擔一定的責任;三、在此書寫過程中,大眾可以進行參與,是 一種民主化的書寫。最後也探討未來此種網路公共書寫的可能發展。

關鍵詞:公共社會學、網路共筆書寫、公共性
作者:黃珩婷(Heng-Ting HUANG)、王志弘(Chih-Hung 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2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新店溪下游為例,探討水岸治理轉變下河濱農耕的興衰。18世紀漢人拓墾開啟了新店溪岸的農業化;戰後初期,河濱菜園仍是重要地景,納入治理體制而形成強網絡。隨著都市化與洪水整治,既有農業網絡解離;但築堤後,底層城鄉移民在都市治理的外化之境,重組地方蔬菜產銷的弱網絡。晚近,水岸遊憩化的新治理趨勢下,河濱農園成為官方清除對象。農民雖有因應之道,但難以撼動新興強網絡的形構。相較於河濱公園、生態溼地、農夫市集與花市等親近自然的正當媒介,河濱菜園遭致污名,耕作者淪為不合時宜的主體。水岸治理實蘊藏著賦予不同都市自然差異化評價的吸納/排除機制。

關鍵詞:水岸農業、都市農業、都市自然、水岸再發展
作者:林佩萱(Pei-Syuan LIN)、張金鶚(Chin-Oh CH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3
摘要 Abstract
現今高房價與低生育的社會現象是巧合,抑或高房價是導致低生育率的另一社會問題?在報章媒體常見的「沒有房子不生孩子?」及「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標題引起本文研究動機。本文從成本觀點探討購屋對家戶生育行為影響的可能途徑,運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針對1934∼1984年出生之受訪者個體資料,建立生育行為存活模型進行分析。實證結果為生育前購屋家戶相較未購屋者,有較長的婚後至生育的時間,且於房價景氣高漲時期購屋,將使婚後至生育時間更為延長。說明在房價高漲時期購屋,將占據更多的家庭資源,使房子對孩子的排擠 效果更為強烈,進而降低生育事件的發生率,而有「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的現象。對於未購屋家戶而言,在外租屋除需負擔居住成本租金外,也降低獲取家庭代間資源的可及性,婚後生育時間相較於與原生家庭同住家戶長;當將房子視為生育的前提要件時,便產生「沒有房子不生孩子」的情形。建議政府有關單位應積極解決高房價問題,控制因高房價時期購屋導致家戶生育時間的過度延遲,以避免進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關鍵詞:成本、高房價、購屋、生育行為、存活分析
作者:林國明(Kuo-Ming LIN)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4
摘要 Abstract
許多文獻指出,公民社會團體的抗爭性格和策略行動邏輯,與審議民主存在緊張關係。根據這樣的觀點,社團活躍份子與一般公民比較起來,傾向於質疑審議的程序,也不容易改變政策立場;整體來說,他們比較不支持公共審議。這樣的宣稱,缺乏嚴格的經驗檢證。本文以二代健保規劃期間所舉辦的「公民論壇」和「法人論壇」為資料,進行量化與質化分析,發現一般公民和社團活躍份子,他們對政府所舉辦的公共審議論壇的支持程度,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社團活躍份子和一般公民比起來,雖然對審議的程序比較抱持批判的態度,但他們反而比較可能改變政策態度。 本文同時也解釋社團活躍份子審議傾向的差異。我採取「公民社會形構論」的觀點,指出:公民社會團體的組織特質、與其他社會團體以及與國家的關係,這三組因素影響社團活躍份子的審議傾向。我發現, 社會團體如果具有內部民主的機制,以及異質的多元意見,其領導人的政策立場比較有彈性,能夠改變偏好。社會團體如果和其他團體有比較強的信任關係,或對政府政策資訊的公開比較滿意,其領導人對審議程 序的評價也比較正面。

關鍵詞:審議民主、公民社會、公共審議、社會運動、公民參與
作者:黃聖哲(Sheng-Jer HU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5
摘要 Abstract
本文旨在介紹由結構詮釋學觀點出發的宗教社會學理論。結構詮釋學認為,宗教行動的動力來自於生活實踐的危機結構,宗教行動的研究對象是危機與危機的克服。宗教性的討論不能由「教會宗教」出發,而 應由存在的危機結構開始探究,常規與常規化是此種結構相應而生的衍生物。對結構詮釋學而言,宗教社會學理論論述的基礎在於建構一個宗教性的模型,而這種模型與其生活實踐的理論模型具有一致性。它並不是 一個靜態的模型,而是一種結構轉化的、具有動態發展的過程的結構 法則性。就其實質內容而言,它是由一種Oevermann所謂的「確證的動力」(Bewährungsdynamik)所構成的。宗教性涉及到每一個社會行動者要求其生命獲得肯認的確證的動力。

關鍵詞:Oevermann、宗教社會學、客觀詮釋學、結構詮釋學
作者:蔡立旭(Li-Shih Tsai)、王居卿(Chu-Ching 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606_(59).0006
摘要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