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52 期 June 2013
作者:吳乃德(Nai-Teh WU)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306_(52).0001
摘要 Abstract
外省籍民眾的經濟社會地位明顯高於本省籍民眾,這項族群差異一 直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由於教育成就是影響社會經濟地位最重要的因素,解釋外省籍民眾的高教育成就乃成為學者研究的重點。過去學界對此議題的研究,曾有大致相同的結論:因父母集中任職於軍公教部門而獲得的學費補貼,是外省籍民眾高等教育成就顯著高於其他族群的原因之一。范雲和張晉芬的研究以新的資料為基礎,以不同的發現挑戰了這個傳統的智慧。
然而兩位作者的研究有兩個值得討論的地方。第一,它忽視快速經濟發展而導致的世代差異。臺灣在70年代之後因為經濟繁榮帶來國民所得的快速提高,使得大學學費對中低收入的家庭,不再是沈重的負擔;軍公教家庭的學費補貼因此也失去原有的優勢。學費補貼對教育成就產生的優勢,因此應比較顯著地作用於高年齡層世代上。第二,兩位作者的研究將本省籍和外省籍樣本分開分析,因此偏離了這個議題原本的問題意識:外省籍民眾之教育成就高於本省籍民眾是否來自學費補貼?兩位的研究因此未能賦予這個重要議題結論性的發現。
本研究使用范、張研究的同一筆資料,將世代差異列入分析,同時也將兩個族群合併分析,以評估學費補貼是否讓外省籍民眾在教育上具有優勢。研究發現:學費補貼確實讓外省籍民眾的高等教育具有優勢;這項優勢在高年齡層世代上,更為顯著。同時,如同先前研究所指出的,學費補貼並非單一的因素;軍公教的職業情境應也是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代間流動、教育成就、世代差異、學費補貼、軍公教補助、族群政治、社會經濟地位
作者:鄭作彧(Tsuo-Yu CHE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306_(52).0002
摘要 Abstract
「時間」無疑是社會學當中相當重要的研究範疇。然而,時間社會學在發展過程當中始終存在著一個問題: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之間的斷裂。社會學的時間理論往往太過抽象,既無助於開創經驗研究範疇、也難以透過經驗研究加以檢視。在經驗研究方面,社會學的時間研究也始終缺乏一個適當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因此研究常僅是描述性的,無法給予批判性的分析。有鑑於此,本文旨在發展一個導向經驗研究的時間理論。本文首先將從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出發,重新將時間界定為一種透過對諸行動者的社會行動加以協調,使行動者彼此的互動能依其意向在需要的時間點得以發生的參照機制。藉此定義,時間便可視作一種能透過經驗觀察加以研究的社會事實。接著,本文嘗試援引生態學的觀點,提出「時間生態學」此一概念,強調時間在根本上牽涉到行動者彼此之間行動協調的公平性問題,因此人們需要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讓當中的行動者可以互惠地滿足自己的時間需求。而時間生態學的研究任務,即在於透過對時間的經驗觀察,進行批判性的分析。最後,本文試圖奠基在時間生態學的構想上,進一步建立一個時間生態模式,以作為時間社 會學未來可能的經驗研究框架。

關鍵字:時間、時間社會學、時間權力、時間需求、時間生態學
作者:洪士峰(Shih-Feng HU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306_(52).0003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以臺灣戰後典當交易發展為例,從其制度環境的歷史考察, 來說明非正式交易存在的機制,以及其與國家法律體制互動所衍生的變形。國家長期以來以「防止銷贓」的政策,嚴格管制典當交易。當今臺灣典當交易具有「正式經濟」與「非正式金融」的雙元特性,是在這種防禦性的政策環境中形塑而成。本文將典當交易區分為「以物為信」(合法)、「以法為信」(合理化非法)、「以暴力為憑」(非法)三種交易形態。屬於正式經濟的「以物為信」借貸,其交易基礎是建立在物的交換價值,這一類傳統交易正被政府嚴格地監控。「以法為信」與 「以暴力為憑」屬於非正式交易。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以法為信」的借貸,業者以非正式交易架接在合法的法律體系,讓交易同時處在臺灣民間舊慣習以及國家法律之中,以合理化這一非正式交易。「以暴力為憑」的借貸,背後是一套逐漸系統化的懲罰系統,並且讓法律邊緣化。本文將典當交易類型的考察,放在金融雙元論、非正式經濟以及非正式金融的文獻脈絡中討論,進一步探討如果市場機制無法處理非正式金融的問題,國家扮演的角色以及限制。

關鍵詞:當舖、典當交易、非正式金融、金融雙元性
作者:張翰璧(Han-Pi CHANG)、張晉芬(Chin-Fen CH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306_(52).0004
摘要 Abstract
國人因旅遊、商務、求學等出國的情形日趨普遍;而經濟發展狀態的落差使得臺灣成為中國籍和東南亞籍移民及移工的重要移入國;本地人和移民的互動關係也愈趨頻繁。跨國人口移動及與不同文化的接觸既是全球化的特性,似乎也預設了文化的趨同性。分析臺灣人對於國際遷徙的態度可反映諸多社會意涵,包括對於國境開放的想像、全球化經驗的效果、族群印象的作用、及人口社會特徵影響的穩定性等。使用2008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資料,本文探討民眾對於增加移工和不同國籍婚姻移民來台人數的看法。作者發現,臺灣人對於不同類型或國籍移民的進入人數的變動呈現出差異性的開放態度。等級邏輯迴歸與彷彿無相關邏輯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全球化定義下的社會接觸經驗對於移民政策態度的效果並不顯著,或出現負面影響。而不論是個人人口特徵、社經成就、或既有的族群印象的影響力,幾乎都沒有因為加入個人與多元文化的接觸經驗而改變。就民眾對於移民政策的態度而言,本文顯示全球化效果的侷限性,在地的社會與政治發展脈絡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關鍵詞:婚姻移民、移工、全球化、社會接觸、族群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