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46 期 June 2011
作者:潘美玲(Mei-Lin PAN)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06_(46).0001
摘要 Abstract
在1959年約有13,000位西藏人追隨達賴喇嘛流亡到印度,其後仍有許多西藏人陸續翻越喜馬拉雅山,到達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等西藏鄰國,尋求政治庇護,成為流亡的政治難民。在流亡印度屆滿50年當中,流亡藏人透過集體的努力找到在印度安身立命所在,建立了一個自給自足的流亡經濟典範,其中季節性的毛衣貿易生意成為他們在印度維 生的重要經濟活動。從事毛衣貿易必須離開藏人定居點到印度人所在的城市長達數月之久,建立市場並必須在個別販賣所在地成立毛衣協會, 執行與印度地方政府交涉的任務,提供藏人毛衣商互助的組織,此外更 集體發展出價格策略與經營紀律的作用,使得流亡藏人能夠以公平合作的方式維持市場運作,而不會產生因彼此競爭而危及共同利益的結果, 所表現出來的是集體實作所展現的「道德經濟」。根據在印度各城市所 蒐集的藏人毛衣市場與協會的田野調查與訪談資料,呈現一個族群如何在流離的處境中發展出「社會性」、「道德性」的經濟過程,維持族群的集體生計行動,同時展現了道德經濟的發展機制。

關鍵詞:流離、流亡藏人、毛衣貿易、市場競爭、道德經濟
作者:齊偉先(Wei-Hsian CHI)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06_(46).0002
摘要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台南府城民間廟宇宗教論述的生產模式以及它們所處之廟際場域的公共性建構。本研究強調神蹟特質的偶發性事件是宗教領域建制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具體反映在廟宇的經營運作就是「超越的公共認知」與「世俗的公共認知」兩者共生共構的建制化過程。本文據此提出了「超越性論述/世俗性論述」兩者間存在有一種雙向轉譯複寫的運作機制,並說明它是民間宗教公共性論述生產的重要特徵。在這個分析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台南府城的廟際場域自民國60年以來,逐漸出現有社團化的發展。此社團化發展具體表現在廟際場域的現象就是(1)宗教論述所體現的公共觀由「境」朝「勢」的內涵轉向;(2)廟際場域中出現有公共性的多元建構,並分別展現在三個不同的面向上。 文章最後延伸反省了民間宗教廟宇的動能與現代各地出現的文化在地運動(如社區總體營造)兩者整合的困難及可能性。

關鍵詞:民間宗教、公共性、廟際場域、廟宇交陪、雙向轉譯複寫
作者:李宗榮(Zong-Rong LEE)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06_(46).0003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大型市場組織中存在已久的親屬關聯之現象,並藉著回顧主要的理論傳統、推論研究假設,並進行統計測試以尋求適當的解釋機制。本研究根據2008年中華徵信出版之臺灣集團企業名錄500餘家樣本,大規模蒐集並比對各集團企業之間的分家、聯姻以及合夥經營所產生的親屬網絡資訊,並建構分析模型與分析。研究發現家族控制越鞏固、集團規模越大,政商關係較佳、以及具備壟斷或寡占經驗之集團,產生親屬網絡頻率越高。經驗分析肯證家族論與政治經濟論的觀點,而挑戰後工業化理論的論點。本研究探討此發現在組織研究、 經濟社會學、階級分析與經濟發展等相關理論之意涵,並建議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詞:集團企業、親屬網絡、親控集團
作者:陳韻如(Yin-Zu CHEN)、沈幼蓀(Yow-Suen SEN)、陳雅蓁(Ya-Cin CHEN)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06_(46).0004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探討街頭抗議暴力產生的影響因素。政治機會結構的開放與否,為街頭抗爭事件的多寡以及抗爭中暴力行為是否出現提供了一般性的解釋架構,但卻無法對特定抗爭行動中暴力發生的可能性作一有力的解釋。本文指出由抗議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抗議民眾、警察、抗議目標─的特性、作為、與互動所共同構成的「抗議情境」是導致抗議活動中集體暴力發生的主要因素。以1997年至2006年的台視新聞影音資料中的501個街頭抗爭事件為分析資料,二元邏輯迴歸的結果顯示:針對企業、人數中等的群眾(100-999人)、以集會為主要方式的街頭抗議行動,增加了集體暴力發生的可能性;高組織程度與以勞資關係為訴求的抗議行動則較不容易產生暴力;若將現場作為納入觀察,則發現,抗議群眾對媒體發言的安排、警察的舉牌行為,兩者與是否發生暴力事件也有著高度的相關。

關鍵詞:抗爭、抗爭目標、警力、暴力
作者:張苙雲(Ly-Yun CHANG)、楊孟麗(Meng-Li YANG)、趙景雲(Jing-Yun JHAO)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06_(46).0005
摘要 Abstract
健康測量是研究健康不平等課題的核心,長久以來,學界對自陳評量的效度,保持某種程度的批判,並用以反省健康不平等的研究發現。 然而,因著就醫紀錄的不易取得和複雜性,學界仍以受訪者自陳資料,作為衡量個人健康的主要根據,甚少使用就醫紀錄作為健康測量指標。本文建議運用潛在側圖分析法,分析就醫紀錄,從行為面推測健康情況,以解決就醫紀錄過於複雜的挑戰。本研究使用的資料有二:具全國代表性的「2000年全民健康保險承保抽樣歸人檔」及「2001年國民健康調查」。「承保抽樣歸人檔」近93萬樣本於2001年全年的就醫紀錄之側圖分析,結果顯示四組的分類是最適模型,依其就醫特徵與疾病診斷,其健康等級依序為「零就醫組」、「門診使用組」、「短期住院組」和 「重度使用組」。文中除了討論分組結果的信度外,並將此分組與疾病診斷、就醫文獻相比對,以檢驗其效度。最後,受惠於全民健保資料和調查訪問資料的串連,將分組結果與調查所得之自評健康進行比較,彰顯本分析結果在理論和政策應用上的潛力。

關鍵詞:健康測量、醫療利用、健康不平等、「承保抽樣歸人檔」、潛在側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