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35 期 December 2005
作者:顧忠華(Chung-Hwa Ku)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512_(35).0001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的學術評鑑制度引起諸多爭議,此一學術政策建立在特定知識觀之上,譬如假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並無二致,皆可透過論文於期刊發表的數量,來評鑑研究的績效等等。本文從社會科學的反身性談起,一方面探究社會科學在當前製度環境下遭遇的困境,另一方面論述社會科學知識應具有「開放性」和「公共性」的特質,方足以重建社會科學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本文亦針對前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會長布洛威(Michael Burawoy)大力提倡的「公共社會學」(public sociology),進行不同類型社會學知識的討論。本文指出,無論專業社會學、政策社會學、批判社會學、或是公共社會學,都奠立於社會脈絡之上,因此「開放性」和「公共性」意味著共通的普遍質素,讓知識可以更為靈活地與社會交織,並產生改善人類生活的效益。本文認為,開放性是使學術自由成為可能的條件,如果沒有足夠的開放性,知識像是處於封閉空間之中,不能令想像力盡情飛翔;而「公共性」則是使學術責任能夠落實的助力,如果缺乏豐沛的公共性,知識像是鎖在私人倉庫之中,不能發揮造福人類的效益。而台灣的學術界想要擺脫「知識代工」的宿命,須從誠實的自我批判著手,一步步解構不合理的權威、不必要的管制、不公平的遊戲規則,如此才能眞正激發台灣學術發展的潛能。

關鍵字:社會科學、開放性、公共性、合法性、正當性、公共社會學
作者:陳兆勇(Zhao-Yong Chen)、柯志明(Chih-Ming Ka)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512_(35).0002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W. Arthur Lewis勞力無限供給的雙元經濟模型作為參考架構提出一個米糖雙元經濟模型。此模型指出,在糖(產品)市場的獨佔與甘蔗(要素)市場的製度性控制下,維生米作收益決定了出口部門原料供給者蔗農的收益,從而影響到日本糖業資本與蔗農間的利益分配,並因此導致米糖利益的對立。本文接著討論以蔗作相對面積作為米糖相剋指標的「爭地論」內部所存在的問題;此外,並透過數據與歷史事件澄清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蔗作耕地面積微幅下降的主因並非受到蓬萊米的排擠,而是市場需求有限以及生產技術的影響。 「米糖相剋」的真意乃是日本糖業資本與本地農民的利益衝突,而非米蔗爭地。

關鍵字:米糖相剋、不平等分配、殖民支配、雙元經濟
作者:張苙雲(Ly-Yun Chang)、譚康榮(Tony Tam)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512_(35).0003
摘要 Abstract
目前製度信任的實證研究,無論在統計分析方法、資料相容性、和匯合研究發現的能力上都遇到困境,不僅限制了研究者的分析想像,更導致制度信任文獻資料、理論和實證研究之間存在著嚴重落差。本文針對以調查資料來研究制度信任所出現的困境,提出一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以等級邏輯迴歸模型為核心之測量和分析設計,有系統地回答以敘述統計所不能回答的問題。本文以台灣為例,運用前後含蓋十四年,三十五個資料檔的資料,闡明此一分析設計對拓展制度信任理論之潛力。模型分析所得之主要發現如下:一、1990到2003年間人們對制度的信任程度持續下降,且下降的速度在增加中;而同期間人際信任的走勢並不明朗。二、民眾對制度的信任程度依高低順序為:專業角色、非營利組織、營利組織、體制、政府組織、職位角色。三、制度失靈風險的因素考慮進來後,有助於推斷,相對於政府組織,為何民眾比較信任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組織;相對於營利組織,為何民眾比較信任非營利組織。四、民眾以血緣、友緣和地緣形成的信任排序,固然明顯,然而陌生人則排在製度之後,成為最不受民眾信任的對象。

關鍵字:制度信任、人際信任、等級邏輯迴歸模型、台灣社會變遷
作者:黃毅志(Yih-Jyh Hwang)、章英華(Ying-Hwa Ch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512_(35).0004
摘要 Abstract
根據許多理論,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由族群所構成交友的封閉性或階層界限將會減弱;然而事實上,在許多社會裹,族群間教育、職業分佈不同的隔離增加,族群交友界限也增強。而台灣可說很特別,族群間教育、職業與居住隔離減弱;不過三十年來台灣地區的族群交友界限確實有明顯減弱嗎?這是族群間居住、教育與職業隔離減弱的鉅視結構變遷,增加族群接觸機會所造成的嗎?這些問題雖具有重要社會學意義,相關研究卻非常有限,仍有待於進一步的嚴格量化研究來探討。本研究則運用兩份分別於1970年與1997年進行調查的全國性樣本資料,採用對數線性與相乘分析,探討上述問題。研究發現顯示:族群交友界限有明顯減弱,這可歸因於族群間居住、教育與職業隔離的效應減弱;不過比起外省與閩南的交友,客家與外省、閩南交友相對機會一直偏低,這可歸因於客家居住地一直集中於桃竹苗地區,而與外省、閩南有較大的隔離。這些發現都可用Peter M. Blau所強調的「鉅視結構因素」做解釋。

關鍵字:族群交友界限、居住隔離、鉅視結構變遷
作者:陳杏枝(Hsinchih Chen)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512_(35).0005
摘要 Abstract
本文是以「諾那華藏精舍」92名皈依信眾的訪談資料,來瞭解參與密宗的信眾特質,並且以質性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方法,試圖找出一些社會結構性因素來解釋這一波新興宗教的興起。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受訪信眾的出生年主要分佈於1961至1970年之間,皈依精舍的年齡集中於26至35歲之間;教育程度專科以上者佔全體的二分之一;職業分佈是以白領工作為主;父親籍貫為外省者佔全體將近三成;(2)外省信眾的信仰變遷主要來自族群融合的影響。外省父親輩的信仰受到本省籍配偶的影響,從「無信仰」轉變到能接受供奉祖先,到大廟拜拜,甚至晚年也願意持誦佛號。而子女因受到本省籍母親的影響,也容易從「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的基礎上,轉向制度性佛教;(3)本省信眾的信仰變遷主要受到都市化的影響:一是遷移使個人和原居地的信仰脫節;二是都會生活方式對傳統民間信仰形態所形成的衝擊,較有利於制度性宗教的發展。遷徙使得本省信眾的信仰呈現「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在台北都會中很容易加入製度性宗教。在都會中出生成長的本省信眾,其父親輩信仰早已有「淡化」民間信仰的跡象,年輕輩這種「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的情形比起父親輩更為明顯,也很容易加入製度性宗教。

關鍵字:密宗、台灣宗教、都會宗教、宗教變遷、族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