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搜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4-05-13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4-05-13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臺中市單元二重劃區為案例,探討自辦市地重劃的預售抵費地現象,分析市地重劃之自辦轉向所牽動的土地金融化模式以及地方實作。開發商如何藉由重劃制度與重劃會組織操作抵費地預售?預售抵費地的融資方式、交易特徵、網絡結構為何?如何影響重劃區的土地市場與重劃治理?本文提出「非正式土地金融網絡」概念來加以解釋。為了在自辦重劃過程中加快運用金融槓桿,開發商研發一套預售抵費地的實作模式,藉由抵費地做為投資回饋,創造出吸納個人投資者與法人企業資金的新型態金融資產。預售抵費地的交易係內閉於特定政商網絡當中,由政商聯盟透過自訂私契進行治理,成為臺中都市發展的灰色地帶。在低度規管的狀況下,政商菁英藉由抵費地交易擷取了龐大地租,並衍生出尋租與金融弊端。

關鍵詞:自辦市地重劃、抵費地、土地金融化、非正式性、非正式土地金融網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4-05-13
DOI:
摘要 Abstract
亞洲近年來快速、垂直都市化過程是否涉及都市金融化之進程,至今仍是未定爭論。爭論主因在於:即便高度炒作的土地、建物市場,亦未必有接軌國際金融、發展成衍生性金融商品與市場,例如:不動產證券化、次級房貸。本研究分析都市建築容積的多重經濟化過程,細緻化上述討論。本文以雙北都會區為例,說明臺灣城市上空如何成為住宅開發、社會福利、交通運輸、其他基礎建設計畫……等融資計畫的資源前沿。本研究計畫基於和政府規劃官員、規劃師、估價師、開發業者、仲介與銀行從業人員之深度訪談、焦點團體,佐以規劃公司諮詢文件,檢視臺北都會區的市場導向容積政策工具。分析架構上,本文援引經濟社會學者Koray Çalışkan與Michel Callon理論化「經濟化」,將臺灣空間規劃中的「容積」再概念化為「都市空權」,以強調其做為共有資源之特性。本文介紹臺灣都市治理過程中常見的三種都市空權市場工具──「容積獎勵」、「容積移轉」與「增額容積」個別的市場平臺與競合關係,並勾勒拼裝「都市空權」的政策規劃與市場實作,如何帶動容積經濟化與都市金融化的雙重過程。

關鍵詞:空權、容積、市場工具、高密度化、經濟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4-05-13
DOI:
摘要 Abstract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迎來香港人大移動,港人心酸自嘲「走難」,於移動性協商中兼有個體求存與未來想像。本文擬概念化「撤離的日常化」,探討自此香港居民隨時做好準備移動/撤離的現象,理解「撤離」做為特定型態的移動,帶有三重動機:避險、具有未來性、尋求他方。「撤離」做為個人在政治危機高壓情勢下的短期生存戰略,望住先(邊走邊看);或心向共同體存續,尋求一跨境、分散又延展相連之生存策略。初步發現:撤離前往英國和臺灣的比例偏多;撤離並非短暫動作,而持續在日常中醞釀發酵。「撤離」意識未必在離港後停下。另類的「共識」浮現於移動中的港人覺察──無論此刻在何處,撤離之日常化以不同形式存在,「香港」做為移動出發點,亦似是恆久目的地。

關鍵詞:撤離的日常化、移動性、香港、臺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11-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11-30
DOI:
摘要 Abstract
《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性別主流化政策的推動,讓警察單位不再是男性專屬的場域,但提到刑警工作,從大眾到組織內部仍皆會浮現勇猛陽剛的男性形象,使得女刑警成為刑事警察單位的化外之民。然而,刑事偵查工作事實上包含了勇猛陽剛以外的多重元素,因此「刑警工作=武力陽剛」的概念和預設並非自然天理,也難以反映刑事偵查工作的全貌,但卻仍被持續頌揚與實踐,成為理想刑警的標準,並以此合理化對女刑警的排除。本研究探究刑警等同武力陽剛的連結,是透過何種實踐結構被生產、落實與維繫。研究發現:刑事偵查單位在定義刑警工作時,會強調武力身體及攻擊特性,建構出武、文行動策略的優劣階序,並將此階序與性類屬相互連結,讓男性成為驍勇善戰的刑警代表。由此可見,刑警等同武力陽剛的意象,正是一種透過層層打造的實踐結構來維繫和鞏固的政治社會秩序。若要破除刑事組織裡的性別隔離現象,需要重省刑事偵查工作的武力陽剛崇拜文化,反省並消解以武力價值凌駕其餘行動策略的霸權統御機制,讓更為多元的行動與文化被涵納進刑事偵查工作的定義中,才能破除刑事偵查工作的性別化意涵,在實踐空間中開啟多義的行動可能性,以真正邁向性別容納的願景。

關鍵詞:刑警/刑事偵查人員、性別隔離、武力陽剛崇拜、陽剛實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11-30
DOI:
摘要 Abstract
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涉足咖啡產業,對於咖啡廳從業者勞動狀況的社會學理解仍然有限。部分研究將咖啡廳員工歸類為低技術勞工,忽略了後工業時代咖啡產業的文化轉型。本文採用美學勞動框架,闡明精品咖啡師的勞動過程,強調品味的角色。通過對三家咖啡廳的參與觀察和36名咖啡師的訪談,本研究討論了精品咖啡師與連鎖店員工之間的勞動差異。研究探討了美學勞動的具體技術,包括感知、沖煮和服務。精品咖啡師在咖啡師、精品店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性品味市場中進行「好咖啡」的協商。本文說明了品味在美學勞動中的關鍵作用,對精品咖啡師的面試篩選和勞動經驗產生持久影響。精品咖啡師被訓練成為品味仲介、品味製作者和品味守門人,提高其在服務產業中的地位,但同時也再製了內部劃界中的不平等。

關鍵詞:文化轉型、身體工作、品味、美學勞動、精品咖啡師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11-30
DOI:
摘要 Abstract
自2006年聯合國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以來,公約所立基的社會模式和權利模式透過公約簽署開始全球化歷程,臺灣也在2014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CRPD的核心價值包括平等和不歧視、可近性與無障礙、自我決定、合理調整及融合,主要以社區中可近使用的障礙者服務做為實踐公約的方式。與原住民族相比較,原住民族和障礙者兩者具有人口數相對少、社經地位低以及社會歧視等相似社會處境。但原住民政策著重原住民自決與自治、透過原住民自治空間保留文化特殊性,能與主流文化、教育及生活方式作出區隔,與CRPD重視的社區融合有所差異。而CRPD以社會模式為基礎,強調提供障礙者足夠生活支持的龐大福利國家體系,但在原住民族研究中卻常視福利國家為國家殖民。南方障礙研究也直指CRPD和社會模式是北半球都會地區的產物,卻不斷在南半球國家強勢推動。本文以宜蘭縣泰雅族部落中的泰雅障礙者做為研究對象,探討CRPD強調的社會障礙、社會歧視與社區服務對他們的意義。研究結果發現:泰雅族障礙者對主流社會認知的歧視用語和社會障礙無感、社會受苦的環境成為另類「致障」(disabling)環境,而CRPD的可近社區服務並非他們最迫切的需求。

關鍵詞:原住民障礙者、CRPD、泰雅族、社會障礙、社區服務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8-17
DOI:
摘要 Abstract
利用2008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資料,本文實證檢測社會網絡對尋職管道及薪資的影響。本文將尋職管道是否由他人直接推薦而區分為正式與非正式管道;社會網絡則分為求職網絡與日常網絡。考量尋職管道的內生性下,本文估計結果發現:擁有愈豐富的社會網絡人脈的人愈可能採非正式管道靠推薦人找到工作,這些人脈包括幫助人的人數、職位和跨業別多樣性。就薪資的決定而言,求職網在兩種尋職管道中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而求職網中網絡的大小(推薦或幫助人數)不若品質(職位或社經地位)重要,推薦人的社經地位才是關鍵。不同於一般文獻,本文區分不同尋職管道下,弱聯繫效果優於強聯繫效果,僅存在正式尋職管道中。加入日常網下,求職網的估計結果依然顯著,但發現日常網中弱聯繫效果優於強聯繫效果同時存在正式與非正式尋職管道中。日常網的數量和品質對獲得薪資溢酬同樣重要,好友數量愈多愈有利,尤其是在非正式管道,而網路頂端的地位愈高愈有用則只存在於正式管道。整體而言,非正式管道尋職人群的薪資更大程度上是被社會網絡因素所解釋;正式管道人群的薪資表現則更多是由個人特徵和人力資本因素決定。由此可見,關係在中國的勞動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在日常時期就需要多結交好友或提高人脈的社經地位來擴展社會關係,尤其是能力或社經地位低者在求職中將會動用更多的關係幫忙,以提高勞動市場的表現。

關鍵詞:社會網絡、尋職管道、強聯繫、弱聯繫、薪資溢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8-17
DOI:
摘要 Abstract
雖然資本主義是個老的議題,但是將資本主義關聯到文明的發展來加以探討的並不多見。布賀岱《文明與資本主義》,可以說是一部解釋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所具社會認識意義的典範之著。而對於本書中所具有的社會認識意義之揭露,也即是本文企圖有所貢獻的所在。雖然,面對這樣一部包含著三大冊的巨著,要在一篇文章中詳盡的探討其所蘊涵的重要意義,是有困難。但至少透過對本書論述結構的掌握,作者指出了,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發展,同時伴隨的一種經濟生活的層級化,其實也正是西方在其中古以後文明發展土,所具有的一種複雜化與多樣化的過程。就社會認識的意義而言,我們也會看到它所呈顯的社會變遷方式,並非是從某一類型到另一類型的截然替換,而是一種由點到面,由簡單到複雜,以及由慢到快相互搭引刺激的方式。

關鍵詞:經濟生活、層級化、文明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8-17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儘管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以批判為己任的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 / sociologie critique)在當代法國社會學界已取得重大成就,也成為今日舉世公認的當代法國社會學典範,然而若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其社會學並非法國社會學的傳統。由於1968年5月學運,引發了法國的「社會學的危機」,才使法國社會學出現了批判取向的社會學的發展,可以說是時代才創造了思想。布赫迪厄結合了批判與反思(reflexivity)的研究策略,將社會學定位為一種「格鬥技」。批判做為社會學研究的主要任務,這樣的取向無疑在20世紀的法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布赫迪厄的重要弟子之一博東斯基(Luc Boltanski)卻選擇了一條與其師對立的道路,他除了批判布赫迪厄的社會學,也發展自己的「以批判為對象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critique / sociologie de la critique)。博東斯基反對「場域」、「慣習」等社會決定論傾向的概念,他認為行動者具備其自由意志,且行動具備了正當化其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因此,博東斯基的「以批判為對象的社會學」所關心的則是「批判的可能性條件」以及「批判所導致的後果」,即就是「批判如何可能」的問題。他對批判的反省,亦展現了社會學典範轉移的企圖;而這樣的企圖仍具其局限。

關鍵詞:社會學的危機、以批判為己任的社會學、布赫迪厄、博東斯基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口罩成為COVID-19重要防疫物資,是因為中間層的熔噴不織布可以發揮阻絕病毒的效果。疫情爆發初期,各國都缺口罩原料,由於相關熔噴設備製造困難度高,過去仰賴德國、日本等工業大國進口。然而,臺灣廠商卻能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從完全沒有經驗到完成整臺高精密度熔噴設備,自足生產關鍵部品熔噴布,進而達到從原料到設備的口罩供應鏈國產化的在地整合。 跨鏈創新指的是分散式生產網絡中的中間部門廠商,從原本的產業網絡連結到另一個產業網絡,進行技術探索與研發的過程。本文藉由兩個案例說明熔噴設備國產化的開發及技術突破,是臺灣分散式生產網絡中的專業製造商,為了解決其他產業的特定問題,透過技術互賴及技術趨同的機制,驅動群體學習與技術擴散的成果。在這個中小企業網絡實現跨鏈創新的過程中,公共研發機構及產業公會扮演跨產業鏈連結的關鍵角色,有別於既有模仿、代工,或是國家領導論述的技術能力建構機制,兼具實證與理論意涵。

關鍵詞:COVID-19疫情、跨鏈創新、專業製造商、防疫物資供應鏈、分散式生產網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3-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公民電廠是指一般民眾參與再生能源的生產,被認為是可以促成能源民主化的重要關鍵,打破國家或是大資本對於能源生產的壟斷。本研究選取若干臺灣在地的個案進行考察,評估公民電廠運動在臺灣的實際進展狀況。研究結果指出:相較於其他再生能源事業,公民電廠具有克服市場經濟對電力新創事業限制、增強社區參與與認同、促進經濟權力重分配的優勢。然公民電廠亦因為背後支持之公民團體的不同屬性,與民主化過程中公民運動參與的不同程度,相應地組成多種社會技術想像,而綜合地形成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強調參與、學習的倡議/教育模式;與側重經濟民主、能源發展的產業/發展模式。換言之,臺灣的公民電廠呈現出多元化樣態,有些是偏重社會運動的目標(參與與民主化);有些則是較重視經濟效益(發電)。研究發現指出,折衷兩種發展路徑的經營策略最有益於公民電廠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公民電廠、再生能源、公民參與、社會技術想像、能源民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11-23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10-07
DOI:
摘要 Abstract
鄉村社區如何產生拉力,強化認同並轉化為地方發展的動力?本文以美濃為例呈現「以教育做社區」的潛力。提及美濃,很難不從1990年代的反水庫運動談起,運動期間及後續動員的青年返鄉潮下精彩的社區工作表現,使美濃做為社區營造案例自2000年代後廣受討論,但卻少有文獻從教育在建構地方認同的著力談起,論反美濃水庫運動的社會力起源及去向。教育實踐如何成為推動社區改革、創生另類發展的機制?本文以美濃及其中的龍肚國小為例,於四年間進行參與式觀察,訪談社區及教育工作者、龍肚國小成年校友、農友等,並借用批判式地方本位教育學觀點,檢視美濃的地方教育如何增能地方社會力。在反水庫運動期間,社運的動員與訴求,傳播並實踐了對發展主義、城鄉不均、客家族群邊緣化的批判,及對人與自然共生關係之倡議;在運動告一段落後,地方學校取代社運成為常態的行動平臺,學校與社區公私部門基於彼此的認同與夥伴關係,持續透過兼具批判性與地方意識的教育行動,培力學生鄉土文化認同與農藝身體知識,積極向學生與社區傳遞農的價值,開展人們對鄉村經濟與發展的另類設想。肯認地方的多元物質價值,促成農村文化與農村政治經濟樣態的共變,即象徵與物質的鄉村雙重性之間的對話。

關鍵詞:鄉村教育、地方社區認同、批判式地方本位教育、鄉村雙重性、另類發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10-07
DOI:
摘要 Abstract
2018年,蔡英文政府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專責推動轉型正義的工作;促轉會在歷經兩次延任之後,也已經在2022年5月落幕收場。從表面上看,臺灣在推動轉型正義上面似乎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也累積了相當多研究文獻,然而有關轉型正義的實證研究,迄今仍相當稀少。我們並不知道:轉型正義的社會基礎是什麼?一般社會大眾對轉型正義究竟理解多少?是否支持?什麼樣的因素,影響著人們對轉型正義的態度與看法?本研究利用2020年中研院社會所的社會意向電話調查資料,針對一般社會大眾對轉型正義的態度與看法(包含理解、支持、評價、特定議題與參與意願等問題)進行實證研究,透過量化分析來描繪出轉型正義社會基礎的初步輪廓。結果發現:政黨傾向與國族認同,是影響人們對轉型正義態度與看法的兩個最主要因素;性別與世代次之,但世代的影響方向,卻與一般常識性的理解相反。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族群身分在轉型正義的相關問題上完全不具任何顯著影響。換言之,不同族群對轉型正義的看法,並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過去認為轉型正義會挑起族群對立的說法,並未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此外,根據本研究的發現,我們也不免憂慮,在臺灣當前藍綠惡鬥、國族認同處於分裂的狀態之下,以目前的方式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會不會讓臺灣社會內部更加對立、距離和解的目標越來越遠?這是值得深思、也需要實證檢驗的問題。

關鍵詞:轉型期世代、轉型後世代、政黨傾向、國族認同、共識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08-12
DOI:
摘要 Abstract
教育機會公平在國內外教育社會學領域中,始終有著高度重要性。臺灣則在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爭議脈絡下,入學公平議題被反覆檢視。多數輿論認為第二階段篩選不利於資源貧弱學生。然而既有研究受限於資料型態,僅能觀察「已被錄取並就讀大學者」。本研究運用2014至2020年度之大考中心及招聯會串接資料(亦即108課綱實施之前的應屆考生)進行加值應用分析,並利用此類型資料之優勢,將「個人申請入學」的兩個篩選階段區分開來─第一階段(學測分數)與第二階段(書審、面試),以突破既有限制。以下為精簡研究結論:(1)對所有觀察年份來說,中低/低收入戶學生之一階通過率,均低於一般家戶學生。但到了二階,此差異變小,且常出現「經濟弱勢學生之通過率高於一般學生」。(2)控制年份與學校之後,經濟弱勢生一階通過的「勝算」(odds)比一般學生少了18%。這些學生之所以於一階篩選不利,較低的學測分數為主要解釋因素。(3)控制年份與學校後,經濟弱勢生之二階通過率並沒有比一般學生低。進一步考慮學測,在相同級分的條件下,經濟弱勢生於二階獲得正取之勝算要比一般收入戶考生高出了15-16%。本研究顯示:看似六親不認的考試,事實上是造成優勢與弱勢家庭學生之間入學機會嚴重落差的篩選工具;大眾擔憂不夠客觀的二階書審及面試,反而可能成為家庭資源匱乏的學生之翻身管道。

關鍵詞:多元入學、入學公平、行政資料、教育機會均等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05-27
DOI:
摘要 Abstract
監獄及醫療都是重要的社會機構,而位於兩者相接之處的監獄與健康議題,常引起臺灣社會議論。討論多半以法律、醫學和公共衛生專業為主,鮮少有來自社會學視野進行的辯論。本文回顧既有對監獄與健康議題的社會學研究,區分出四種社會學分析取徑,說明其社會學核心議題、研究方法與介入策略。一、監禁與健康不平等,解釋監禁與社會不平等如何影響受刑人的健康;二、致病的監獄機構,批判受刑人所身處的環境與監獄制度,才是造成不健康的主要來源;三、監獄的醫學知識運作,闡明醫學知識對受刑人的分類、評估、與處置,呈現監獄的權力/知識運作;四、監獄照護實作,檢視監獄機構如何進行照護,以凸顯出監獄中懲罰與照護的矛盾,和實作過程的不確定性。藉由提出具有社會學視野的取徑和研究議程,我期許具備社會學取徑的研究,能對監獄與健康提出更周全的討論,尋找到介入監獄與健康議題的有力建言。

關鍵詞:監獄、健康不平等、權力/知識、致病的監獄機構、照護實作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05-27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以「同志家族企業」為例,來理解親密關係跟經濟活動兩者之間如何互相連結。「家」經常被視為親密關係運作(愛最大)的重要場域,而企業則是展現資本主義(自利)邏輯的組織,這兩個非常不同的運作邏輯,如何共存在家族企業這個場域?本研究從Zelizer的「做關係」(relational work)概念出發,透過訪談經營事業的15對同志,來理解人們如何整合這兩個不同邏輯的世界,讓經濟行動跟親密關係兩者可以適配地運行。
本研究發現:一、對於同志伴侶/配偶而言,創業活動是一個重要的關係交換媒介,用來確認、鞏固、發展親密關係,也成為解決親密關係困境的手段之一;二、透過「結清關係」的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看到:親密關係與不同的經濟手段、媒介,是高度相互連結在一起,而不是經濟行動鑲嵌在社會/親密關係之中。

關鍵詞:做關係、家族企業、親密關係、創業、同志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05-27
DOI:
摘要 Abstract
「為何戒嚴時期全面滲透並強力控制臺灣社會的黨國威權體制,似乎無法有效治理異議的長老教會?」限於可得資料僅有教會方的文獻與參與者自述,以往回答多停留在「長老教會是擁有堅定的教義理念與可觀的組織資源的反抗者」的宗教特質來解釋,然幾乎未討論其對手─國民黨政權之角色。本研究主要藉國安局監控檔案並輔以其他資料,呈現黨國如何看待與對待長老教會;我同時援引國家受限領域的理論,將國際因素帶進來分析,反省既有研究對黨國威權體制討論的限制。我將黨國與長老教會互動分成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始自1965年,黨國希望隔絕長老教會於境外「毒素」普世教協及海外異議團體的影響,並監控已被污染者,以淨化長老教會,主要透過黨、政、特來工作。1977年8月〈人權宣言〉發表促生了第二時期,長老教會本身成為黨國認定的問題,故成立「819專案」,一方面運用黨、政協同工作減低宣言造成的負面效應,另一方面用特務全面滲透長老教會,是為大監控時代之開端。最終黨國鷹派掌權,視教會為聯合中共與臺獨之威脅,遂將高俊明及其他教會菁英逮捕入獄。第三時期在1983年後,黨國在美國為主的國際壓力下,轉以搭橋斡旋方式處理政教分歧,並暗中進行導從專案,希望操弄教會選舉以轉化其領導階層。綜言之,黨國的處理始終以軟性、低調、暗中的方法為主,各項嘗試幾都失敗。關鍵在於該會擁有龐大的跨國教會網絡,並在歷史演進及與黨國動態互動過程中,確立了普世教會的認同,而敢於牴觸它眼中失去正當性的黨國,有意願及能力迅速靈活地動員該網絡,以掣肘急需美國為首之自由世界支持的黨國,終使長老教會成為黨國難以治理的受限領域。

關鍵詞:長老教會、政教關係、黨國威權體制、跨國宗教、國家受限領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2-05-27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1-20
DOI:
摘要 Abstract
在臺灣的脈絡下,本文以人民決策、反菁英、庶民誠意,以及強人領導等四種反菁英情緒指標建構民粹主義概念。本文以潛類型分析2019年世界價值觀調查臺灣資料,將臺灣民眾分為低度、中度與高度等三種潛在民粹類型。結果顯示約有1/3的民眾屬於低度民粹,相信政治菁英仍會在意他們的意見。另外有54%屬於中度民粹民眾,感覺自己的政策發聲,不受政治菁英的重視。最後約有1/8的民眾屬於高度民粹,反菁英情緒最為激進。同時,高度民粹與中度民粹民眾總和有2/3,意謂大多數民眾對政治菁英產生反感。其次,本文運用迴歸模型,對這三種類型民眾的人口社經背景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高度民粹民眾與個人主觀感受的經濟不安全感及國民黨支持度有正面相關。最後,研究發現,高度民粹民眾懷有菁英與政府都是貪腐的想法、高度政治不信任感,甚至強烈排斥移民及同性戀團體。民粹主義不僅在政治上產生效應,也會將保守價值擴散蔓延到社會議題。

關鍵詞:民粹主義、潛類別分析、政治信任、社會偏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1-20
DOI:
摘要 Abstract
安寧照護做為現代醫學制度的一部分,反思死亡醫療化,發展出面對死亡的科學知識與照護模式。因應生命末期照顧的不確定性,安寧團隊如何行動?本文使用「預期工作」,來統整醫事人員的核心照護活動,涉及科學預測、情感驅力與照護實作。研究資料包括2019-2020年的安寧病房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23位安寧團隊成員與21位病患家屬。本文發現:安寧團隊照護末期病人時,關注病人的存活期、醫療組織規範與病人的生命軌跡,分別代表臨床性、組織性與社會性時間。三種時間框架出現在安寧團隊的不同工作階段,包括預後評估、醫病溝通與照護實作。首先,安寧團隊以科學計算的方式,預測病人存活期。其次,醫病溝通時,安寧團隊呈現預測資訊,釐清病人家屬預想未來的情感,並規劃當下可行的行動。第三,安寧團隊為了預防病人受苦,進行身體舒適與情感層面的照護實作。安寧照護協助病人家屬預想近期之內的死亡,並在當下行動。安寧照護案例在幾個面向拓展了預期工作的分析範疇:一、社會成員除了寄望新的發展,也展望完滿的結束,也就是「善終」。二、末期照護進展快速且充滿不確定性,提升預測、溝通與行動的挑戰性,是所有預期工作之中最困難的一種。

關鍵詞:預期工作、不確定性、安寧照護、善終、死亡醫療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1-2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養蚵的人工附苗技術為例,藉由探討技術移轉過程中行動者的認知差異和互動過程,分析新技術以正式授權方式進入農漁業現場的可能限制。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技術移轉等制度,來促進農漁業技術創新。而為了因應天然蚵苗日趨不穩定的問題,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推出人工附苗技術取代天然苗,並順利將其技轉。然而,一般蚵農多興趣缺缺;而新進廠商習得技術後,最終在授權期限到期後亦放棄規模量產。本研究透過比較不同行動者的認知和互動,指出被移轉的人工附苗技術,因脫離蚵農身處的地方與市場脈絡,較難形成與在地環境和市場相互連結的社群,促進使用或共同創新。而對新進廠商來說,授權契約雖「構框」了專家與接受技轉者的互動,但卻難以處理「溢出」於構框的實際生產網絡關係,使得新技術(物)難以生根於農漁業現場。本研究從經濟社會學和科技與社會的角度,反思技轉制度和知識創新的限制,提醒國家在推廣農漁業發展和相關發展時,應避免預設實驗室技術可輕易轉換為市場效益,而忽略了各方行動者所處的環境、制度、市場,及風險評估等認知,對技術研發和實際利用的限制;並正視農漁業的產業特性和契約化互動所造成的影響與限制。

關鍵詞:技術移轉、在地知識、轉譯、構框、溢出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1-2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1980年至2006年期間,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不平等現象之變遷,並解析此變遷與不同特性之家庭結構組成變遷的結構組成效果與勞動市場變遷下的收入效果之關聯性。本研究使用行政院主計處1980年至2006年每年蒐集的「家庭收支調查」資料,並以「有子女的家庭」為分析對象。運用Western和Bloome所提出的變異數方程迴歸,針對有子女家庭的收入平均數與變異數同時進行分析,並以家庭類型、主要收入者的教育、年齡及家庭所在地區之都市化作為次群體之分組。不僅分析群組間的所得差異,也探討群組內的所得異質性。同時,分別探討群組間與群組內的收入效果和結構組成效果,及探究各分組變項的淨效果。分析結果顯示:1980至2006年之間,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不平等程度擴大了三分之一。2000年之前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不平等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特性的家庭群組間變異數的擴大,2000年之後則是群組間變異數與群組內變異數同時擴大所致。雙薪家庭增加、教育擴張與都市化等趨勢下的結構組成效果,對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的不平等情形,有抑制作用;至於離婚率上升所造成的結構組成效果及單親家庭所得日漸弱勢、高教育家庭收入增加、以及單親、高教育、中高齡組家庭所得日益異質化(或離散化)等趨勢,則對有子女家庭所得的不平等情形,有擴大作用。

關鍵詞:所得不平等、收入效果、結構組成效果、變異數方程迴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審議民主的倡議者指出,審議風格的討論方式有助於決定品質的提升以及公民品德的養成。對於如何驅動行動者以審議風格進行討論的問題,倡議者經常強調公民參與條件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客觀討論條件能夠鼓勵行動者以平等與相互尊重的原則進行討論。本文指出,這樣的分析取徑過於強調公共審議場域「應然」的影響力,而無法說明「實然」公共審議過程中的變異,在實際的審議中,討論經常是擺盪在審議與敵對風格之間。相較於將討論的進行視為客觀條件的反射,本文指出,討論風格的建立、維持與改變是由行動者的互動所建構。從關係式的分析取徑,本文將公眾(public)界定為一個多重社會關係交會,並且充滿表演性質的空間,在此空間中透過符號互動,行動者在這些社會關係中,彰顯與壓制某些關係,啟動一個讓他們能共時共同互動的基礎。本文以2004年的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為例,說明行動者之間的社會關係,提示了他們應如何進行討論,進而影響討論的模樣:當討論者界定彼此為朋友時,平等、相互尊重、論理與追求共善等原則便被突顯,成為當下討論的規範,使得行動者以審議風格參與討論;若行動者將討論定義為競爭對手間的討論,保障自身的利益變成是討論最重要的目的,在此情況下,行動者以敵對風格進行討論。本文也指出討論風格的建構是一個動態過程,參與者之間的互動不僅會定義,也會重新定義行動者之間的關係,因而造成討論風格的轉換。運用社會技能的概念,本文說明行動者如何建立、改變與維持彼此的關係與討論的情境定義,進而建構我們所觀察到的討論模樣。本文也指出五種社會技能(積極性、言說技巧、文化共鳴、議題設定、與時機的掌握),影響行動者是否能定義與重新定義討論風格。

關鍵詞:社會關係、社會技能、討論風格、公民會議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韋伯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探討馬丁路德於宗教改革時期因個人風格的聖經原文翻譯所帶出來的社會效應。他指出路德由於將「Beruf」的原意翻轉而使得「基督新教─德文地區」的信徒與宗教思維有了新的變化,自此也影響到周遭鄰近語區與其他宗派的神學認識。本文即從韋伯對於路德關於「Beruf」觀念的轉移之描述出發,試圖指出在他特有的分析方法與論述邏輯的特徵。從選定路德這個角色到描述其對聖經的翻譯、再到論述引進神學思想所造成的社會效應,本文欲指出一種理念型的研究方式,其使得韋伯在本研究的主論述得以可能。但,這種詞源式的神學思想考古是否能充分證成他在本書中的主軸論旨?面對社會心態史方面的質疑,是否能過關?

關鍵詞:俗世工作聖職化、理念型、Beruf、天主-基督信仰區、詞源學式考古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既有文獻指出,國語作為一種官方語言,此語言能力可被視為一種語言資本,有利於職業地位的取得。但要證明語言資本的影響,由於適用資料不多,除了蔡淑鈴(2001)的論文之外,相關研究極少。除了國語能力在職業取得上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本文企圖檢視其他語言能力是否也可被稱為語言資本,具有任何優勢?而不同的語言資本,在不同職業取得面向上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此外,由於傳統分析方式在因果關係上的推論限制,本文也將利用工具變項估計法,針對語言的影響力做更可靠的估計。「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涵蓋數種語言流利程度之豐富資訊,利用這份資料的獨特性,本分析得到以下幾項結論:一、國語能力對於脫離勞動階級、取得較高地位的職業確實有顯著正向影響;二、在相同教育程度下,外省族群職業地位較高,但國語能力解釋了大部分差異;三、控制教育及國語程度之後,客家族群具有顯著的職業地位弱勢;四、客家及外省人成為小雇主的機會比閩南人來得低,但閩南語能力是解釋閩南族群之小頭家優勢的主因;外省、客家人一旦掌握閩南語,脫離自營或受雇身分、成為小頭家的機會並無差異;五、一旦考慮到亟需人脈的「大雇主」身分,國語及閩南語都具有顯著正面影響;六、工具變項估計法得到的結果顯示,語言程度的實際影響力事實上要比傳統分析之估計值來得更大。

關鍵詞:語言資本、職業取得、族群、雇主、閩南語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民眾社團參與變遷趨勢是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關懷的議題,民主政治的效率和市民社會的發展都仰賴民眾積極的社團參與。本研究合併1990、1992、1995、1997、2000、2002、2005、和2007等八年的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民眾參與社團的資料,引進Yang and Land (2006)的年齡─時期─世代分析法,企圖釐清台灣社團變遷趨勢的時期與世代的效應。本研究發現台灣在解嚴後,只經歷很短暫的民眾社團參與成長,民眾社團參與便逐漸地持續下降。細言之,1995到2000年間呈現些微下降,到2000年後劇降,2007年有微升的狀況。根據層級線性分析的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台灣1990-2007年社團參與變遷趨勢,時期和世代具有顯著的影響效應。經過控制個人特質的固定效應(性別、年齡、族群、大學畢業學歷)後,時期的效應都顯著的大於世代。1990-1995年民眾社團參與率相對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但2000年以後社團參與下降的趨勢便很顯著。出生於1956-1965年的世代是社團參與最多的世代,其前後兩個世代也是積極參與社團的世代。1980年以後的世代出現顯著地不積極參與社團的現象。大學畢業者在情感性社團參與數目在時期上的隨機效應是不明顯的,但大學畢業者對工具性社團參與數目,在時期上的隨機效應卻很顯著。本研究企圖從台灣民主轉型和高等教育擴張來詮釋民眾社團參與下降的世代和時期效應的意涵。

關鍵詞:社團參與、情感性社團、工具性社團、年齡-時期-世代分析法、民主轉型、高教擴張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過往西方的國家權力形構與教育文獻都傾向分析經歷急劇政治轉變的歷史個案,本文討論香港─一個戰後維持殖民統治的社會─黑市學校的案例,目的是探討在國家權力形構強度相對較弱的歷史場境下國家與教育的關係。戰後香港繼續受英國統治,殖民政府的合法性並非來自民眾的強烈支持,執政者無需打造香港為中心的國族身分認同,當時最能引發社會衝突、威脅殖民地安定的親共及親台陣營的戰鬥性受到客觀條件限制。這些因素緩和了國家權力形構的壓力,也減低了當局發展教育的意願。因為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私立學校成為教育設施的主要提供者。為了避免私校被親共及親台勢力滲透以及因管理不善危害學生安全,當局訂定更嚴厲的法規管制私立學校。政府「提供不足、負面管制」的政策引起黑市學校問題。殖民掌權者面對壓力要對付黑市學校。然而因為殖民地缺乏足夠教育設施,以強硬手段打壓無牌學校勢必導致大量學童失學。這些矛盾壓力使黑市學校問題難以獲得解決。受到戰後香港個案的啟發,本文在結論部分以執政者「有否提供足夠教育機會」及「是否以負面手法管制私校」兩大面向發展出四種國家教育政策的類型,並提出有關四種教育政策與國家權力形構關係的理論假設。

關鍵詞:國家權力形構、教育政策、殖民地國家、學校體系、香港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奠基於長期的田野調查研究資料,本文旨在討論2005年後中國閩北國境邊區中遷移模式的變化、此變化隱含的性別和遷移主體的建構型態、以及這些模式和型態與晚近鉅變中的中台兩國政經形貌與國境管理形式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一,源於上述鉅變中的政經形貌與國境管理形式,已婚女性逐漸取代未婚男性成為助益家戶經濟的跨境勞動者;二,「假結婚」是她們的首要跨境途徑,其入境後的工作形式則逐漸集中於情慾勞動;三,上述的新興跨境打工模式深刻影響了閩北國境邊區的道德經濟實作,並具體表現在性別角色分工和性別意識形態的層面上;四,與國外有關跨境母職的研究發現有異,不少女性報導人(尤以從事情慾勞動者為然)認為母職是可以拋棄的身分和志業。最後,透過上述的討論,本文希冀對於當代人類社會中經濟活動、情感和慾望、以及社會倫理間互相交織的狀況提出更多元的理解。

關鍵詞:閩北、國境邊區、情慾勞動、道德經濟、跨境母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從時間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探討當代社會時間結構的改變,及其相應的時間政治的問題與實踐目標。在確立了「時間」、「時間結構」與「時間政治」等意涵之後,本文企圖指出,當代社會的時間結構已經從「標準時間結構」改變成今日越趨顯著的「彈性化時間結構」。當中值得強調的是,在彈性化的時間結構當中,由「薪資勞動工作時間」、「非薪資勞動事務時間」以及「復原與文化時間」所構成的「三元時間的社會」,已經在某些層面上代替了「工作時間」與「自由時間」二分的社會情境。而在「三元時間的社會」當中,以「時間自主性」為主、「時間協調的平等」與「公平環境」為輔的「時間富裕」,則是最主要的時間政治的目標。奠基在此理論之上,本文也以「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與「無薪假」這兩個例子,粗略考察了我國目前在面對「彈性化時間結構」時,在時間政治方面可能的忽略、不足之處。藉此,本文期待一方面能夠在時間的觀念上給予一些更貼切於當代社會情況的社會學想法,一方面則希望能開啟更多的時間社會學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方向。

關鍵詞:時間、時間結構、時間政治、時間社會學、無薪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10-2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05-07
DOI:
摘要 Abstract
性消費者,在報章媒體與學術文獻裡經常被再現為性交易中壓迫性工作者的加害人。然而,本文藉由貼身跟隨65位臺灣男同志一起旅遊曼谷的移動式民族誌,以及後續與其中42人的深度訪談發現,許多體驗過男男色情按摩的受訪者都自認是這個性消費中的「受害者」,這與社會既有認知存在高度落差,也揭示性交易雙方間的權力關係實際上是高度變動且具備翻轉之可能。
本文援引Bourdieu的場域理論(field theory),嘗試從一個動態有機的「關係性」(relational)觀點,剖析臺灣男同志曼谷買春的受害者敘事,及其背後性交易雙方權力運作的多向度軌跡。本文論證性消費中買賣兩造權力互動的樣態,除了取決於雙方所持有之性資本總量與組成方式這種「個人化」因素,以及跨國色情按摩這個賦予性資本權力價值之性場域的「結構性」因素,更是接合扣連此兩者的各種「關係性」(relationality)彼此交織下的產物。透過不同的田野案例,本文將逐步剖析當性交易牽涉到「男男」的性別組合、「色情按摩」的服務和空間型態、以及「跨國」的人地關係時,這個金錢掛帥之性場域內,發展出若干組不同的關係性。它們改變既有的慾望結構,使得諸項原本在此場域裡中性、無權力/性魅力意涵的個人特質成為性資本,並讓金錢這項最核心、關鍵之性資本的權力價值與施作機制出現微妙的轉變,進而重組性交易買賣雙方的權力互動關係。這個「關係性」觀點既是目前性工作研究尚未觸及的分析範疇,也是既有性場域理論始終忽視的詮釋取徑。

關鍵詞:性資本、男同志、性觀光、權力關係、曼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05-07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臺灣社會輿論關注所得差距擴大、特別是世代之間所得差異的原因與後果。本文採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以內部估計模型(Intrinsic estimator, IE)分離人口學關注的年齡、時期與世代三個時間因素(age, period, cohort, APC)對臺灣民眾所得差異的影響,發現除了年齡、時期、教育、階級、性別等因素之外,有顯著的世代差異。戰後到1972年以前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享有經濟成長時期所帶來的所得優勢,而1978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普遍的所得較低。勞動市場供需結構是可能的影響機制,包括高教擴張提升技術勞動供給以及服務業低薪工作增加等,但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機制仍需後續研究深入探討。

關鍵詞:世代差異、所得差異、後工業化、高等教育擴張、勞動市場供需結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05-07
DOI:
摘要 Abstract
無家者雖與宗教團體有頻繁交集,但一直被認為是只求世俗物質利益、沒有(真實)宗教信仰的一群人。然而,這樣的認定乃源於三項與宗教社會學遺緒相關的分析謬誤所致:觀察限於宗教團體、過度仰賴宗教權威說法、過度重視信念而忽視實作。本文藉為期一年民族誌工作的田野材料,以「實作為中心的信者觀點」切入,討論無家者做為行動者,如何在與宗教團體/權威以無共識共作之方式互動下,藉由宗教實作,將另類實在界與基本實在界交纏在一起,藉此回應現下尊嚴匱乏的處境,也展望另類可能。我先描述無家者如何參與宗教團體規畫、主導的活動,分析宗教權威如何運用各種策略規約無家者的實作,使他們成為理想個人樣貌,以嵌入到權威認可的另類實在界秩序;同時,訴諸無家者有瑕疵道德及低劣能力等個人理由來證成差別對待,遂行象徵暴力,使得實作在權威眼中淪為形式化並造成他們尊嚴匱乏的情況。相對於此,無家者以自身方式在實作中積極共作,以轉化權威與自身的施與受為互惠關係,逆轉被給予的「貧者」地位;同時,援引如武俠小說、布袋戲、通俗小說等媒介內的文化劇目,形塑身為困於世間淺灘之潛龍的半神半人認同,搭配對應的救世實作,如此不但抵抗象徵暴力,也呈現其追求平等關係的能動性。因此,無家者通過實作展示「『同』祂捍衛尊嚴」的宗教,想像在另類實在界中陪同或類同於神明,回應被忽視或無視的社會處境,以追求平等互惠的關係。

關鍵詞:無家者、宗教實作、貧者尊嚴、象徵暴力、基本實在界與另類實在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1-05-07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青年貧窮文獻顯示一項矛盾趨勢:社會福利支出越高、福利政策越完整的國家,其青年貧窮率越高;而東亞國家的福利支出雖然較低,其青年貧窮風險卻低於西方工業化國家。上述的矛盾趨勢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本文使用Luxembourg Income Study(LIS)25國家戶收支調查資料,檢視影響青年貧窮矛盾趨勢的微觀與鉅觀因素。我們的實證結果顯示,家戶組成差異是造成高社會福利支出國家有高青年貧窮率的關鍵機制,一旦控制了家戶特質,東亞青年失去其經濟優勢,反而比北歐青年更可能陷入貧窮。這項發現呼應了儒家式福利體制的一項重要特色,亦即,家庭承擔了個人經濟福祉的責任。在此同時,雖然家戶組成強烈形塑高福利支出與高青年貧窮的趨勢,整體社會福利支出越高、社會支出越年齡中立,越能減低青年陷入貧窮的可能性。總結來說,本文有兩項重要貢獻。首先,本文從多層次的角度來探究青年貧窮趨勢,是極少數檢視社會支出的年齡傾向對青年貧窮影響的論文;其次,既有青年貧窮跨國研究幾乎只專注西方國家,我們將臺灣、日本、南韓加入分析,比較東亞與其他工業化國家青年的經濟福祉,本文指出臺灣是25個工業國家中社會支出最偏向高齡群體的國家,彌補了跨國文獻專注西方社會的不足。文末也對相關政策提出討論。

關鍵詞:貧窮、青年、社會福利支出、年齡傾向、社會福利國家型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通訊技術的革命及社會結構的轉變如何影響個人核心網絡的規模,是近來西方社會學者激烈爭辯的問題。本文以相隔二十年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進行實證分析,發現臺灣人的核心網絡規模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兩種不同網絡規模的測量,包含工具性網絡及情感性網絡,都得到規模縮減的一致結果。本文首先排除規模縮減是調查方法上的偏誤所產生的人為結果,接著討論人口老化、結婚率及生育率下降、離婚率增高、高教擴張、婦女勞參率增加及溝通科技等社會人口結構因素對於核心網絡規模縮減的可能影響。核心網絡規模縮減,除了反映臺灣社會結構的變化,也可能隱含臺灣人在倫常規範、人情關係、社會交換及家庭角色等人際互動模式上的改變,有待後續學者進一步的分析。

關鍵詞:個人網絡、核心網絡、網絡規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為人母親的經驗要如何獲得公共領域的肯定?過去研究傾向認為,母親透過傳統的母愛形象進入公共領域,得將其為母的經驗轉化為論述,與其他團體形成的論述相互競逐;不過,既有研究也指出,靜態的女性傳統形象可能鞏固父權體制。本文借用主體化理論的觀點,補充過去研究略為單向的論述生產觀點,強調媽媽的日常照顧工作本身亦貫穿整個參與過程,並且隨著倡議推進而改變。本文以特公盟為例,透過兩年的參與式田野觀察以及深度訪談18位成員,指出這群當代臺灣都市年輕中產階級媽媽, 透過媽媽網絡,連結照顧工作與公共倡議,形成一個生產論述的對抗性公共領域,進入論述競逐的場域;但與此同時,圍繞著倡議工作的互動,以及基於倡議而須面對的公部門排除之經驗,均回頭重塑特公媽媽的日常照顧工作,並在此過程中浮現出新的媽媽公民主體:向內轉換母親對自我能力的認知,對外改變公領域其他行動者對母親的刻板印象。

關鍵詞:母職、照顧工作、媽媽民主、女性公共參與、對抗性公共領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10-15
DOI:
摘要 Abstract
【論壇】系列文章是針對Covid-19疫情相關現象提出初步的社會學觀察與討論,並於臺灣社會學會經營的《巷仔口社會學》網站同步刊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8-13
DOI:
摘要 Abstract
法國的藝術社會學發展,在其豐富的人文智識沃土上得到了豐富的養分。當代法國藝術社會學家N. Heinich曾經指出,智識界兩個研究觀點上的突破,可說是藝術社會學啟程的關鍵時刻:不再將藝術視為純美學的範疇,以及認為藝術的價值並非是絕對的。本文以世代分野的觀念,闡述現代法國藝術社會學的發展,從19世紀早期將藝術與社會分離開來的認識論,逐步演進成將藝術視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關注藝術的社會史脈絡,至20世紀後期「藝術社會」概念的完整發展,藝術界被視為整體的社會進行實證研究。從兩次在法國Marseille(1985)與Grenoble(2005)舉行的國際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內涵看來,可發現法國藝術社會學的研究方向,已逐日加強對於文藝作品、當代藝術與藝術行動邏輯的社會學解析,並不斷對舊有理論及方法論典範進行檢討。近年來法國藝術社會學界也與公私部門建立更多的合作模式,執行大型的研究計畫,加上學術組織與研究社群的積極耕耘與運作,以及跨領域研究趨勢的活躍,當代法國藝術社會學的發展能量,仍在不斷累積與發揮當中。

關鍵字:藝術社會學、法國社會學、藝術世界、藝術與社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使用總體模擬與人口的組成推計法,本文就人口變遷檢討家戶組成的動態,指出台灣地區於日據期間的死亡率下降使得一般夫妻所擁有的存活子女人數大增,以致於核心家戶的比例於1985年以前持續上漲;光復後生育率下降卻又使得存活子女人數減少,在父母子女同居意願不變的條件下,造成1985年以後核心家戶的比例持續下降的趨向。然而台灣地區的生育率已下降到替換水準以下,迨至低於替換水準生育條件下出生的人口於2010年以後大量步入婚育年齡時,由於當時許多老年夫妻已無足夠的成年子女數量可供選擇同居,核心家戶的比例乃將再度上升。本文同時指出,在高、中、低三組人口推計中,中推計的人口設定略低於替換水準的生育率,減少了因父母已經雙亡或是已經與其他子女同居的家戶仿全體家戶的比例,乃產生最低的核心家戶比例,並同時產生了不同於高、低推計的變化趨勢,核心家戶比例於2040年以後逐漸下降。我們的家戶推計指出人口變遷的客觀情勢已不利於傳統家庭「養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功能,而晚近幾年父母子女同居的主觀意願也似漸發展為不利於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同居就養,則籌劃老年生活照護制度如年金給付、醫藥保險與慢性殘疾之長期療養等,已到了應有完整妥善規劃的時刻。

關鍵字:家戶組成、推計、同居意願、父母(子女)同居的可能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婦女勞動參與率為生育機會成本的指標,檢討晚近生育率下跌的需求面因素。我們使用1965年到1991年的資料首先就不分組迴歸模型估計婦女勞動參與率對生育率的影響,整組模型雖然有統計上的顯著性,但個別係數的影響效果並不顯著,主要是受生育率單峰型態年齡分佈的影響。為反應年齡別生育力的自然現象與驗證婦女勞動參與率對生育率的影響是否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我們就分組迴歸模型以OLS方法與GLS方法進行分析,指出婦女勞動參與率的提高對於晚近生育率的下跌的確有顯著的影響,尤其在生育力高峰點的年齡組上影響力更大。進一步利用Chow test檢驗分組與不分組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顯示婦女勞動參與率對生育率的影響在各年齡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分組迴歸模型是一個較好的分析模型。如果婦女勞動參與率的上升是生育率下跌的重要原因,則有關人口老化的政策就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檢討。生育率的下降是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除了提升生育水準以避免過度的人口老化之外,鼓勵婦女就業也是我們經常強調的重點,在面對勞動力短缺與社會安全制度財務問題時尤然,則如何降低養育子女與勞動參與之間的衝突性乃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

關鍵字:分組迴歸模型、生育率、婦女勞動參與、機會成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取材自行政院主計處之1988年台灣地區青少年與老人調查之5,046個老人資料。分析目的有三,即(1)檢討老人獨居比例遽升的原因(2)探討老人對獨居之反應(3)探究獨居對老人之影響分析結果再度肯定老人獨居比例快速成長之機轉有四,即(1)1950年代的選擇性遷徙,(2)1980年代之選擇性遷徙,(3)居住安排之分化態度與(4)分化的死亡率。分析結果也顯示獨居老人之社經狀況較一般為佳,以已婚、年輕、男性及教育程度較高者居多數。進一步結果指出居住安排之功能會影響老人之滿意與否。如果居住安排能滿足老人之需求,老人就覺得滿意。最後,分析結果也發現,獨居老人比其他居住類型之老人更少從子女處取得財務與起居照顧。

關鍵字:居住安排、老人、生活滿意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運用1992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社會階層資料」,以探究背景因素與教育取得的關聯性之因果機制。研究發現顯示,在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因素對於教育之影響主要透過下列三個中介變項:1.接受補習教育之份量;2.是否唸書時要為家裡賺錢或做工;3.家庭讀書環境,這反映在父母對子女教育之激勵,與教育物資之提供上;這三個變項,可用Teachman的教育資源之概念來涵蓋。然而深具理論意涵的文化資本對教育之影響,卻不是很明顯,這可能是台灣的升學篩選過程,如聯考制度,多以成績的高低為標準,而且成績的評定又多能合乎公平原則,文化資本較高,不易發揮作用所所致。

關鍵字:補習教育、文化資本、教育取得、教育資源、升學階梯機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認為「現代性」具有特定的時空屬性,可以簡單說是「近代西方文明的特性」。「現代性」在個人層次而言指一種感覺、思惟、態度及行為的方式(所謂「個人現代性」),在結構層次而言則是指社會制度、組織、文化以及世界秩序的一種特性。所以從歷史上來說,「現代性」是一種新的全貌(new constellation),包括生活中的重要層面,而以「西方理性」為其核心,其歷史發展和內涵要素本文將會有所論述。本文將「現代性」視為起源於歐洲中古末期,在歐洲近代史上逐步發展,且隨著歐洲勢力的擴張而傳播到全球。所以本文一方面從歐洲近代有關的重大事件追溯現代性的形成及性格,這我稱之為「西方現代性」的階段,主要是在西歐、北美的範圍發展;另方面檢視西方現代性隨著西方殖民主義及帝國主義而傳播的過程,這我稱之為「全球現代性」的階段,此階段一方面代表現代性的進一步發展,另方面則顯示全球性及全球化已發展成為今日之現代性的顯著面向了。這是現代性高度發展的時期。由於全球化的發展,全球已經形成了某種的體系或秩序了。到目前為止,這已經是一個「現代世界」了,此現代世界的形成過程即現代化。全球化也是現代化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國家或地區都自願地或被迫地整合到此「現代世界秩序」中,此整合到「現代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各個地區和國家現代化的過程。所以現代世界基本上乃由西方強權所形塑及主導的秩序。本文用一個漩渦模型來闡明現代性及現代化。「現代性的漩渦」最早發源於歐洲,由於現代性的積累、擴張的特質(和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等的性質相對應)以及歐洲人的活動,此漩渦越捲越大,先是波及非洲、美洲,繼而波及印度、東南亞、中國、日本,終於席捲全世界。所以現代性的形成不但關係著近代西方的興起,也形塑了西方和非西方之間的關係,乃至影響了非西方世界的發展和命運。

關鍵字:現代性、現代化、西方理性、全球現代性、漩渦模型、現代世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9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婦女的家事工作是性別分工與家庭角色規範運作之結果,也是家人關係中權力地位角力(bargaining)的象徵。傳統台灣家庭的父居結構下所形成婆媳家事工作的不平等分工與交換,在快速社會變遷下,到底經歷了何種變遷,又如何影響老年婦女的生活品質,是為本研究的研究目標。為了能夠深入瞭解台灣老年婦女世代所經歷的媳婦經驗與雙邊後的婆婆生涯,本研究採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針對城、擲地區之老老、中老世代婦女進行質性研究之探索。本研究從「自主-控制-支持-依賴」的理論概念出發,探討「燒飯」、「帶孩(孫)子」兩項重要家務的變遷對台灣老年婦女的生活經驗、意義銓釋、和其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資料的分析部份採「言辭分析」法(narrative analysis)。研究結果發現,婆媳的家務分工已呈現巨大的內涵及意義的變化,在家務分工與內涵上受到經濟自主或從子依賴、子媳的遷移、媳婦的勞動市場參與之影響最為明顯,然而對老年婦女的經驗意義詮釋和對其生活適應層面而言,則以其個人的資源以及其對父系家庭文化規範之認知暴動狀況影響最大。根據此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老人及家庭改革、以及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討論與建議。

關鍵字:代際交換、性別、家務工作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以「社會變遷」第二期第三、四次調查,共六千兩百位台灣民眾為對象,針對台灣社會的特性,以性別、省籍、和父母親教育,來描述國初中之後升學與教育分流的差異。整體而言,台灣教育水平不斷提昇,而且性別、省籍、與社經背景的差異也有縮減的現象,其中以性別特別明顯。省籍的差異雖然減緩了,外省人在教育的優勢仍然存在,尤其是外省人進入普通高中比例較其它省籍早已高;本省閩南與客家教育水平雖不斷提昇,但以進入高職比例的增加最為明顯。此外,具有較高社經背景者,不論年齡群,繼續升學與進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也一直是偏高的。經由多變項分析發現,家庭背景因素對教育取得(以年計)的影響力,隨著年輕人口有減弱的情形。然而,除了性別之外,背景因素的影響力對國初中後的升學並沒有減緩;至於分流的選擇,「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所吸引的學生,史和家庭背景有相當的關遠。此外,在給予不同階級背景(以父母教育程度為指標)的條件下,出生於民國四十五年之前人口群,初中畢業後的升學以及進普通高中的機率均以外省男性最高,非外省女性最低。至於出生於民國四十五年之後人口群,圈中畢業後的升學,性別的影響力降低,然外省子女進入普通高中機率仍較非外省為高;無論如何,性別和省籍差異仍不若階級背景明顯。簡單地說,台灣教育的擴充的確縮短了(尤其是性別間)教育機會的不均;然而在分流的教育過程當中,背景因素(按重要性依次為父母教育、省籍)仍然具有相當的作用。

關鍵字:教育分流、功績主義、階級複製、多重類別邏輯迴歸、文憑主義、文化複製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雖然自馬克思以來,理論大師們對於社會流動如何影響到階級意識之發展,此即社會流動與階級形成的因果關係,已談得很多(Goldthorpe,1980),有關社會流動,階級意識各別的經驗研究也都做了很多,但是對於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作嚴格檢證,特別是量化按證的研究,卻做得不多。本研究則依據民國81年社會變遷社會階層組資料,以多元迴歸與邏輯迴歸分析個人的階層流動經驗,如流動或不動,對於階級認同,與勞資對抗之意識,兩項不同層次的階級意識之影響,並探討在這個影響中,社會網絡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此外,本研究並進一步探究“是否各個客觀的階級(或階層)向度,對於階級意識之影響大小,會隨著層次不同而改變”的問題。然而由於本研究所依據的社會變遷資料對於階級意識之測量,除了階級認同之外,都集中在“表現於對勞資對抗之態度”的工人意識,本研究對階級意識之探討乃以工人意識為焦點,這包含了工人認同與勞資對抗之意識;對社會網絡與階層經驗之探討,亦以“是否配偶成最好的朋友為工人”所代表的網絡特質,與“是否有處於工人階層的經驗”為焦點。

關鍵字:社會流動、社會網絡、工人意識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車部原住民佔當地人口的四分之一,成為東部原漢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結構性制約條件。本文參考國外有關族群人口比例以及權力威脅論的研究,依據歷年人口統計,以及「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問卷訪問資料,分析東部原漢互動關係背後的人口結構肇因與社會心理機制。研究發現泉部漢人對原住民明顯的抱持著負面意象。跟其他漢人比起來,東部漢人贊同天生的種族優劣觀,並且認為山地話粗俗、原住民懶惰。負面族群意象所反映出來東部原漢關係的緊張,跟原住民「顯著少數」人口比例所加諸的結構制的力量,密切呼應。本文揭示這種人口比例Z民族群意象之間的可能關聯,並以政治、經濟、教育種種不同情境為例,說,明東部漢人跟原住民之間的種種競爭,都是奠基於「原住民人口佔有顯著比例」這項結構事實,才益發突顯。原住民優惠政策固然引起原漢關係緊張,可是正因為東部原住民人口比倒相對的突出,才能強化這項觸媒的效應。不論族群互動的情境內涵是什麼,都很難擺脫人口結構的基本製約力量;而這種原漢關係的社會心理基礎,得以通過負面的族群意象充分展現。

關鍵字:人口比例、族群意象、台灣東部、原漢關係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劍橋大學社會學教授紀登士是當代英美社會學界著作最豐、聲譽鼎盛的學術泰斗。其國際聲名與德國哈伯馬斯、法國卜地峨與杜赫尼桐頡頑。本文簡要而係統地介紹紀氏生平、著作、學說淵源。特重其引起各方囑目與爭議的「結構兼行動理論」之剖析。此外,對他,有關階級、權力、民族國家、資本主義與現代化之論述有所介紹。文尾對紀氏學說的貢獻及其理論之瑕疵有所論列與評估。

關鍵字:結構兼行動理論、行動、結構、社會實踐、民族國家、現代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探討過去家事分工實証研究中,所面對變項操作定義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與看法,以為未來研究參考。一般實証研究模型中包括自變項及依變項兩部分,而任一部分變項的測量都可能影響到研究的結果,本論文將針對這兩部分,說過去家事分工研究中實際的操作情形,分別加以說明及評論。在自變項方面,最常用來解釋家事分工的理論包括時間可利用論(time availability)、角色理論(role ideology)、及資源論(resources)等三種,然而由於每位研究者操作這些理論的工具不同,以致研究結果產生頗大差異。在依變項方面,家事分工的測量也因研究者採用方式為相對分配法(relative distribution)或絕對分配法(absolute time-use)而影響了研究結果。故本論文除了分析過去相關研究在變項操作上的缺失外,並在方法上及測量上提出若干修正,以改進家事分工研究中變項操作的缺失。

關鍵字: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國科會社會學門人力資料檔、輔以部份調查資料,就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的學衛研究現況、累積與人力分展予以檢討,指出社會學者與社會工作學者在平均產量方面的差別對應著學科與學術社群的特性差異;一般而言社會學者的本務統是教學與研究,並無其他社會任務,而社會工作被界定為一種實務知識,所以實務經驗與實習在社會工作教學中具有支配性的位置,相對於社會學而言,其學術研究的旨趣則較為低落。除了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的學科差別外,我們也發現相當程度的職級與學位差異,在社會學領域內大致符合年資與能力的原則。一般教授職級的學者已累積較多的著作,而取得博士學位的學者則應具備較佳的學衛研究與發表訓練,均可預期有較高的平均產量,雖然個別差異仍然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我們發現學術生產似乎也有性別差異,女性學者的家庭角色可能影響其學術生產,其參與學術社群也多是晚近的發展,所累積的年資較男性學者為短,均有可能影響到女性學者的平均產量。
本文又針對109位社會學者所出版的736篇期刊專書論文,按論文王題所屬領域與自選專長間的關係合併為人口與區位研究、社會組織與社會階層、家庭與婦女研究、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社會理論與社會思想、社會心理學、社會福利、文化與宗教、及其他等九項專長或領域,在合併類屬時著重論文領域與研究專長間的一致性,然而資料也顯示這些專長與領域間有相當明顯的重疊性。國內的社會學做為一個學術社群,其成員間本就有頻繁的互動與溝通,又因其規模較小,每位成員為了研究或教學需要都發展多方面的研究興趣,以致於資料呈現有大量的專長與領域交錯的現象,各專業群體所出版的期刊專書論文中有67%係跨越專長的論文。相對淤領域交流,本文資料也顯示社會學各專長學者專注本行研究的情況,其中社會心理似乎顯現出最高的專業性,其次為人口區位,其餘專長依序而下分別為社會思想、家庭婦女、組織階層、政治經濟、社會福利、其他與文化宗教。此一術業專精的現象似乎關連著各學科專長的學術生產力,我們取各研究領域論文由本行學者撰寫的比例與上述人年約期刊論文產量計算相關係數,得r=0.66顯示兩者間具有中等強度的正相關。

關鍵字:學術生產力、論文領域、研究專長、術業專精、領域交流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篇論文以患有癌症、糖尿病、和肺部慢性阻塞等疾病的四十三位病人求醫歷程的資料,處理醫療使用文獻中的兩個疑點:複向能醫和就醫頻率的增加。求醫真是如「推理行動理論」所示,是信念和態度的體現?病人之所以“逛醫師”是否肇因於對醫師藥到病除的要求,是「一針見效」的易開罐心態作祟?是道德風險的反映?還是尋求解答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四十三位病人求醫的起始動力、最初求醫點的選擇、和轉換求醫點的原因等議題的分析,可以很簡要地以「選擇性的注意與警覺」、「地緣和熟識」、和「釋惑的渴求」等三點為前述議題的主要發現。病人過去就醫經驗、對症狀性質的暸解、症狀部位嚴重陸的評估、家庭生活的時序,交相作用決定就醫的時機。就醫時機的選擇有相當“權變”的意味,除了問題的持續且惡化外,真正能發揮示警作用的,主要還是在明顯可見的症狀,反應出中國人直觀思維方式的影響。這個發現與「推理行動理論」的預測是有所出入的。其次,病人從初級基層醫療資源開始,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錯誤、和選擇,反映在轉折的求醫歷程的是企求問題之得以紓解,是我們稱之為釋惑的求醫邏輯。從這個小規模的樣本和深入觀察訪談的資料得知,醫者的作為關係到醫療資源的使用。從醫療供給面思考民眾的求醫行為,是值得開發的研究切入點。

關鍵字:求醫行為、推理行動理論、慢性疾病、質化研究、台灣社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軸以典範轉移的角度-風險社會學-闡析現代性之正當性危機,特別是在高科技發展下,現代社會秩序和行動的危機。其分為下述五個討論重點:
首先為價值面向,討論從工業社會之線性(目的)理性邏輯至風險社會「反身性」邏輯之轉轍。其次為系統面向,指出由於政治、經濟系統獨大的支配,與在此機制下科技(學)系統盲目樂觀的發展,陡增當代社會行動者的「風險意識」。
第三為人與自然的關係面向,分析傳統「社會」與「自然」對立關係之解消,在風險結構下,(個)人、社會和自然三者被逼迫(建構)為直接而等同的生存體系。第四為制度的面向,批判科技官僚及科技代議權力之缺失,並以商議民主式的公民社會觀點,提出「科技公民權」的社會參與意義。第五為社會認同面向,討論社會行動者所面臨「風險自由」的抉擇難題。

關鍵字:風險社會、反身性現代化、社會系統、風險意識、科技權力的代議結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在犯罪學的領域內,個體偏差是一門跨學門的學科,鑽研此學科的學者,傳統上來自社會學、心理學、經齊學、法律學、生物學家等。意外的亦可說是不幸的,連組織性犯罪集團亦同時變成了一門邊際學科,在社會學裡一直也受到莫須有的排斥。在廣義的界定下,組織性的偏差涵蓋了地下組織(如恐怖份子組織、秘密結社)、犯罪組織、非法暴力集團等。其實,從犯罪組織的某些特質去審視,社會學的理論似更能詮釋有組織性的偏差,尤其是犯罪組織的現象,其實質及其變異。這些特質包括物質資源的統籌,人力資源的運用,以及組織結構的理性化程度。
本文希望透過某些把罪組織的現象,如社會紐帶的型式,權力結構及適應性變遷等,以表出社會學與組織性偏差這學科的親和性。此處僅把上述的社會學古典概念當作導向工具,以表述該二學科的親和性,將不對該些概念的理論性意涵或適切性加以評論。
齊末爾(Simmel)把有組織的偏差視為社會副現象。它可能沒有一般社會現象那麼複雜,但它並不單純。若把這副現象視作另一(或非法)社會體系,則在此另一體系內共存的結合體似具有不同的組成基礎或社會紐帶基礎。若以塗爾幹的紐帶類型去區分,其中有屬於機緘紐帶型的(如地下情報組報),有機紐帶型的(如黑手黨),或居於此兩極中的類型的(如天地會、山口組)。
要是從韋伯簡化的三源權力去分析這些偏差結合體,則可發現有些組合體的領袖和權力屬於神力型,另些則屬於傳統型或理性型的。尤有進者,這些不同權力類型的結合體卻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穩定性,尤其是在權力交移時所產生的衝突。分析的發現是黑手黨因于採用親屬紐帶及傳統權力的組織原理,顯得特別穩定;山口組的擬制親屬次之。
社會變遷的概念不但適用於研究非法結合體,卻更能凸顯它在適應上的難度。這些結合體既身為副現象,必須要調節社會正現象在其變遷過程中所帶來的衝擊。除此之外,為了生存的優勢,各結合體之間亦必須彼此因應。為適應社會變遷好些結合體走上了國際化及現代化之路。亦因此,既有的內部權力分配亦必須重親調整
以配合國際化及現代化的步伐與要求,以便在合法的資本主義的市場中大展拳腳,從而掌握好它在到社會體系的地位、生存空問,以及步向合法社會體系發展的籌碼。黑手黨、山口組,竹聯幫及14k的發展提供了適應性變遷的例子。
本文的結論是,由於對有組織的偏差的實徽性研究已累積了可觀的資料,這應是社會學者對這另一社會體系進行理論化或社會學化的時機了,換言之,有組織的偏差,其行為或結合體,亦應從邊際學科走入社會學的領域了。

關鍵字:偏差結合體、紐帶型式、權力結構、社會變遷、國際化、三合會、黑手黨、暴力團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量化社會階層化研究,大多把分析的焦點擺在“影響一個人所取得的階層位置之因”,就如地位取得研究所作的:而有關“一個人所取得的階層位置之果”的研究,如探討客觀階層位置對於“生活機會或風格”,與相關連的“心理幸福”的影響之研究,特別是後者,卻還做得不充份。固然地位取得研究者很可能也預設著“一個人所取得的階層位置,如職業、對其生活機會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對淤心理幸福也有很大的影響”,不但為社會上多數人所爭取,亦值得階層化研究者詳加研究,然而這項預設是否正確,仍有待探究。
本研究運用已蒐集許多年的“台彎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全國性大樣本資料,針對上述預設作探究:在概念架構上,除了分析客觀階層位置,如職業、收入、教育,以及階級對於心理幸福的影響之外,並進一步探討最近在社會學理論發展上廣受矚目的“社會網絡”,相對於階層的影響,所具有的影響大小又是如何!
研究發現顯示:就台灣地區民眾而言,一個人的教育、職業、收入,以馬派階級位置所代表的本人社會階層,與心理幸福,這包括整體的快樂、煩惱程度以及相關的心健康,可說是沒有多大的關連;低階層的人並不會由於知足而快樂一些,而降低煩惱,並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相對而言,高階層者也不會因為工作的條件較佳,資源較多,而增加多少快樂,低煩惱,以及少心理健康問題。
就灣地區民眾而言,與心理幸福的整體關連較強的,主要是個人社會網絡的社會整合與關係品質。社會整合越密,關係品質越佳,心理越幸福。固然個人的社會整合與關係品質,對於心理幸福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社會階層對於社會整合與關係品質的影響往往不大,社會階層透過對於社會整合與關係品質的影響,進而對於心理幸福的間接影響也就很小。
本研究的發現,與林南在中國大陸的研究發現顯相當一致;相形之下在西方社會所得到的研究發現,較能凸顯出客觀社會階層變項的影響力。在同樣是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台灣與中國大陸所得到的研究發現,有別於西方社會,很可能與兩種不同社會對於“個人主義’的關注程度不一樣有關。很可能在西方社會比較強調個人主義,追求個人成就,因而本人客觀社會階層對心理幸福的影響較為明顯:與中國大陸同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台灣社會,特別強調“他人取向”,因而社會網絡的影響也就顯得特別重要,本人社會階層的影響就小多了!

關鍵字:社會階層、社會網絡、必理幸福、個人主義、他人取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2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9
DOI:
摘要 Abstract
在變遷中的現代社會裡,宗教、巫術和科學之間常存在著微妙的消長和互動關係。科學的理性有效削弱了術數施展的空間,也對宗教產生很大的衝擊。然而科學並不能爲人類社會解決許多本身的問題,加上社會變遷所釀成的不確定感,使得具神祕主義色彩的術數又應運而興。這種趨勢在許多歐美地區發生,臺灣社會近年來術數也有流行的態勢。
從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中,作者指出了諸如教育、職業、宗教信仰,甚至年齡和性別等對民眾術數和巫術行爲以及相關信仰理念的影響,實際上也就在解析社會變遷和術數流行間的關係。教育和職業代表著理性態度的強弱,職業又另外顯示了不確定感的高低,年齡表現了變遷和生涯需求的狀況而性別則在顯示依舊受父權宰制的社會現況。更重要的是從1985-1990-1995三次調查結果的分析,更清楚地看到術數行爲有與時俱增的變遷趨勢。同時,教育做爲世俗人文主義及理性主義的主力,確實對術數行爲有抑制的作用,而有較高不確定感的職業身份者也有顯著的較高的援用術數的機率。從現有的資料,一時還無法檢證結構不確定性造成人們確定感的增加,進而成爲促成更頻繁的術數行爲的直接證據,因此還需針對社會心理與術數行爲之間的關聯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

關鍵字:術數、社會變遷、宗教行爲、巫術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9
DOI:
摘要 Abstract
文獻上指出,評斷分配公平與否的原則大致有三,分別是公正原則、平等原則、與需求原則。而人們運用那一原則以衡量公平,會受到個人特質、資源類型、所屬社群關係、以及不同的社會文化所影響。不過在我們研究中,我們所討論的資源將僅限於薪資所得,並以此衡量整個社會薪資所得的分配是否公平。此外,文獻還指出,在經濟性資源分配上,人們慣用公正原則爲主。因此,我們參考Alves、Rossi與Jasso等人所使用的方法,在略加修正後,以隨機方式設計出虛擬家戶、與虛擬個人,讓受訪者評估其薪資所得的公平性,希望能以此一方面探索、再方面也比較,台灣民眾是否也如國外文獻所述般,男性較以公正原則、女性較以需求原則評斷薪資所得的公平性;以及其運用不同原則的影響因素。而我們主要的發現有:
1.台灣民眾衡量薪資所得分配公平與否的主要原則是「需求原則」,「公正原則」則爲相對較不重要原則。
2.教育程度高、白領職業者較強調「公正原則」女性、教育程度低、藍領職業者較強調「需求原則」。

關鍵字:公平分配、公正原則、平等原則、需求原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是針對社會流動的一個跨國比較的嘗試。社會流動研究的主要焦點是在探求上下兩代間資源與地位傳承的相關程度。基本上,社會階級的流動程度與社會結構的開放性是相對的。社會學家並沒有一個固定又清楚的指標來測量社會流動,特別是社會結構的開放和封閉程度。爲了進一步瞭解台灣近三、四十年快速發展中所展現出社會結構的特殊性,尤其是經濟發展對社會結構的影響,本研究蒐集美國與日本社會流動資料,從事國際間的比較,希望能得出台灣社會流動與其它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性及相似性。本研究試圖利用最近發展出來的對數線性與對數相乘的模型(log-multiplicative models)自的守計量分析方法來解析代間的社會流動的闕連結構,並驗證Featherman-Jones-Hauser(FJH)的工業化與社會流動之關係與工業化國家社會流動匯合的假設。在跨社會的比較上,本研究採取直接的比較,利用對數線性與對數相乘模型分析比較三個社會的社會流動模式,透過設定參數的限制與調整,從事詳細的比較分析。本研究是以1990年代的台灣,與1970年代的美國與日本相比較。在絕對流動方面,台灣的流動情況相當接近於日本社會。在自營業方面,台灣的比例比兩國來的高。但是,這種絕對的流動差異並沒有顯現在相對流動的分析上,實際的結果顯示三個國家的相對流動比例非常接近。這種結果某種程度支持FJH所提的工業化相對流動匯合的論點。

關鍵字:社會流動、社會階級、相對流動、絕對流動、跨國比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台灣地區民眾在遇到人際方面之糾紛時,會採取那種態度來處理問題。人際糾紛之產生是因社會互動中有一方被另一方認作是違反了社會規範。因此處理糾紛之方式就是爲了維持社會秩序之社會控制方式。社會控制方式可分成正式及非正式兩大類。正式社會控制是透過法律制度及資源來處理糾紛,而非正式社會控制則包含不採取任何行動、自行解決、透過他人調解等方式。從法律行爲學派之觀點來看,各種社會控制方式之使用是和涉及糾紛者之社會關係各種面向,如關係距離、階層、組織、型態等有關。本研究即根據Black(1976)及Horwitz(1990)二人在此方面之理論命題,演繹出七個研究假設來探討台灣民眾處理人際糾紛之方式的傾向。
本研究先利用潛在類別分析的方法來分析民國83年「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中八個假設性人際糾紛情況的處理方式。分析結果顯示,不論是在與財物有關或與財物無關的情況中,處理糾紛方式是可分成正式及非正式社會控制方式兩種潛在類別。本研究以潛在類別分析的結果爲依變項,進一步以邏輯迴歸分析來檢證各項研究假設。邏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在與財物有關的情況中,大陸省籍者、主要爲原住民的其它類省籍者與教育程度愈高者,愈可能使用正式社會控制方式來解決糾紛;而年齡愈大者與住都會區者,愈不可能使用正式社會控制方式。在與財物無關的情況中,男性與教育程度愈高者,愈可能使用正式社會控制方式來解決糾紛;而住都會區者,較不可能使用正式社會控制方式。就研究假設所預期的來說,這樣的結果對大部份假設的支持是矛盾的。

關鍵字:人際糾紛、社會控制的方式、潛在類別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旨是對台灣宗教的社會學研究做一全面性的回顧和檢討。作者首先簡要地介紹台灣的宗教研究發展之歷史概況,包括日治時代的研究概況。其次,本文指出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從1980年代才開始急速地展開,並且試圖歸納出這十幾年來所累積的研究成果。最後,提出本土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大體上,存在兩個明顯的缺失:一是過度依賴西方理論而模糊了研究觀察的焦點,二是缺乏對本土歷史的關照。

關鍵字:台灣宗教、中國宗教、宗教社會學、宗教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清代臺灣漢人移民開墾耕作的土地主要取白平埔族原住民。兩者間土地佔有與利用的安排不只是了解族群關係的重要關鍵,更由於清廷意圖型塑與規範族群關係而積極介入平埔族土地產權的界定與保護,因此也是了解畫,灣統治的重要面向。過去有關平埔族與漢人間土地租佃慣習的權威性著作-日治時期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與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的一系列著作-過於概括的從現代產權的概念回溯逆推,從事番租(平埔族地權)的分類與解說。這種做法忽略了番租形成的歷史過程以及社會經濟面向,因此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歸類,也誤導了對番租性質的了解。本文透過釐清番租的類型試圖提供更精確與符合歷史事實的分類,同時帶出番租演變的歷史過程。

關鍵字:地權、平埔族、族群關係、國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針對三十種與社會學、社會福利及社會工作相關的學術期刊進行評比排序的工作。我們根據兩種主觀的指標,即就一百三十位社會學及社福社工學者問卷訪問中,對各列名期刊的主觀評等(水準頗高、水準尚佳、水準平平、水準略差、水準頗差、不熟悉無法評等),和是否可以列名爲夠水準的期刊,以及一項客觀指標,即三十種期刊中彼此在1989至1996年八年間互相引用,每篇的平均次數。根據這三項指標進行因素和群落分析,建構主觀評價綜合分數與排序一,以及主客觀評價綜合分數與排序二。在總體樣本與社福社工樣本的排序分析之後,我們以總樣本的分析爲主,將三十種期刊分成四級,並以社工社福期樣本的結果,調整了二種社福社工期刊的排序。另外本文還以一些有關期刊開放性、評審制度以及出刊穩定性等自變項,與排序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以確定排序的效度。最後就期刊發行的穩定性、學校與機構的學術期刊、引用狀況以及綜合性期刊的一些問題,加以檢討並提出建議。

關鍵字:社會學、社會福利、社會工作、期刊評估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以社會網絡的分析方法,探討快速成長社區居民的社會支持網絡結構。社會支持網絡會影響到居民的社會資源支持體系,因此本研究從社會網絡的分析方法著手,希望瞭解社區一般個人社會支持網絡的組成特質,透過這些特質的描述使我們更能瞭解在社區中的個人如何取得其他所需要的社會支持資源。
研究中個人有三種不同的社會支持網絡,包含個人的財務網絡、日常生活的小幫忙網絡和個人的情感網絡。個人財務支持網絡佔所有社會支持網絡的比例爲百分之27.6。在邏輯迴歸分析中,影響財務支持的各種關係取向上,互動的頻率、認識的時問長短、關係類型、地理的親近性等均會影響財務資源的提供。而在網絡成員個人特質方面,性別、教育、收入和職業亦會影響財務的支持。日常生活的小幫忙網絡在支持網絡中,提供者達百分之48.9,主要的原因是鄰居這一關係類型在網絡中的比例是最高者。另影響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小幫忙的因素,以互動的頻率、住在附近者影響較大,在網絡成員的個人特質方面,只有性別有影響。網絡成員提供情感支持者計有百分之37.3,會提供情感支持者主要來自關係親密者,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類型,另性別同質性、年齡同質性與宗教同質性者亦會提供情感的支持。

關鍵字:社會支持、社會網絡、社區失落論、社區繼存論、社區解放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篇論文認爲陌生人之問往來得以順遂的主要基礎,是透過制度所建立的符號系統以及聲譽和形象。我們提出「制度信任」的三個理論面向:能力、代理倫理與仲裁救濟,並試著從個人在處理金融風險、侵權因應與公民責任等三方面的行爲走向來測量「制度信任」,以檢驗三個理論面向的有效性。本文資料來自1997年12月在台灣北部地區,根據「分層系統抽樣」原則,完成面訪的1,374位受訪者。實證分析的結果發現:(1)由行爲走向測量制度信任是有效且有意義的方向。用以指涉能力、代理倫理和仲裁與救濟效力的六個指標,它對各類信任行爲有一致的解釋方向,民眾愈肯定不同制度的表現,愈會在行爲上表現出正面的做法。能力、代理倫理和仲裁與救濟效力,分別對民眾的行爲,帶有不同的意義。(2)人們在實際狀況和假想情境上,對應方式差異顯著。假設性狀況似乎比較“冷靜”,使用正式的救濟管道,但真正碰到問題時,基於解決問題的迫切性,所採取的方法就比較靠自己。(3)實際處理方式與若再次發生的處理方式之間亦出現顯著的落差“制度由不被採用到被採用的過程,似人們呈現出由「不知道能不能信任」到「願意試著信任看看」的心態轉折。行爲反應的確有一個由嘗試和錯誤中學習的過程。

關鍵字:信任、制度信任、能力、代理倫理、仲裁與救濟、社會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民眾對陌生人愈來愈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感容易發展成多疑心態,侵蝕人際互信的基礎,對社會秩序的維繫有害無益。本文從城鄉環境與就業身份兩項結構背景,探討多疑心態在日常生活各個層面上孕育的運作力量。實証分析依據「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三期二次問卷Ⅱ資料(1996年調查,樣本數2831),探討對陌生人的不信任感如何因爲這些結構背景而異。分析結果証實都市環境特別容易滋生多疑心態,尤其是現居地的環境更加重要。成長地的城鄉環境並不直接引起特殊效應,但是將成長地和現居地兩者交叉分析後,顯示那些在鄉村地區成長,目前又住在都市的民眾,最不輕易信任陌生人。多疑心態的結構背景,也透過就業身份的若干特徵清楚展現。文中分別檢驗就業行業與部門,以及管理監督結構中的位階等因素。多疑心態在次級與三級行業、自僱又僱人、受僱於私部門、服務與事務人員、高階主管這些群體或分類中特別盛行。其中行業的區別最爲關鍵,不但本身的效應鮮明,甚至還有力地制約著其他相關因素對多疑心態的作用。整體言之,城鄉環境與行業別這兩大因素,都獨立於個人特徵之外,代表著從日常生活和工作層面來了解多疑心態結構背景的社會機制。

關鍵字:多疑心態、不信任感、城鄉環境、就業身份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這篇文章檢討了兩個有關台灣工業發展與均等化的理論。整合理論強調台灣工業化的空間分散模式,有效的將農業區域納入,整合到現代化的經濟體系中而產生社會的均等;相對的,國家主義農業理論調台灣國家強制的擠壓並轉移農業剩餘到工業部門,造成農工部門(階級)的不均等。這兩個社會學分析的特色是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以及均等化的社會過程,給予相當適當的關注。以這兩個理論爲基礎,我們提出一個整合的鉅視過程架構,釐清戰後台灣工業化導致社會平等的過程,並指出社會流動體系的塑造,是重要的中介因素。這個中介過程的因果架構也提供給未來的社會流動研究另一個不同的取向。

關鍵字:台灣社會、工業化、均等化、農業、社會流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檢視影響臺灣婦女家庭地位高低之可能因素,並嘗試以夫妻配對樣本爲分析單位,以了解相關理論架構在台灣家庭的適用性。婦女之家庭地位以夫妻間的相對權力關係來評估,除了傳統交換論之動態模型以外,現代化理論和邊緣化理論對此議題的適用性亦一併考量。樣本爲民國八十四年全省隨機抽樣之五百對夫妻配對樣本。
研究結果指出,夫妻共同決定是台灣多數家庭對重要決策的模式,“子女管教問題”以及“家用支出分配”則分別被視爲是最重要的家庭決策。分析結果顯示,婦女人力資本快速累積,對於家庭經濟的直接或間接投入,使得婦女在家庭決策過程之角色與地位不同於傳統社會;家庭生命階段的發展亦會導致婦女決策權的逐漸提高;省籍因素更是重要的關鍵,其中,外省背景的丈夫-不論在一致夫妻或不同配對夫妻的家庭中之妻子都享有較高的決策參與。此外,丈夫有現代化之性別角色態度,較傾向非傳統或非夫權之決策模式。
比較邊緣化理論和現代化理論方面,由於非正式就業對於共同決策模式的潛在貢獻有待進一步的驗證'且資源論可拓展到涵蓋結構性與文化性變項的解釋,故本文支持現代化理論的適用性。至於父權社會的規範以及不同族群的次文化所賦予男性決策權的高低,將是未來探討臺灣婦女家庭地位變化不可忽視的兩項關鍵因素。

關鍵字:婦女家庭地位、家庭決策、婦女就業型態、省籍背景、夫妻配對樣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從相對資源論、時間可得論、及性別角色意識論等觀點,本丈推導解釋家務分工(丈夫相對家務參與)的合理假設,並運用510對夫妻配對樣本的調查資料,來驗證下列可能影響夫妻家務分工的因素(1)夫妻相對教育程度與相對所得(2)夫妻的相對在外工作時間(3)夫妻的相對工資率(4)夫妻的性別角色意識相對態度。
多元迴歸的實證分析結果,支持其中的部分假設,發現夫妻皆高教育者、妻子相對所得、以及夫妻性別角色意識的組合型態,對於家務分工皆有顯著的影響;而相對在外工作時間和相對工資率對家務分工並無影響,結果顯示性別角色意識論獲得最有力的支持,相對資源論部份獲得支持,而時間可得論則與經驗證據相矛盾。
本文結論台灣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的普遍化,在家庭生活中,丈夫參與家務工作的程度,主要還是受到夫妻的性別角色地位平等的理念所影響,丈夫並不因妻子就業的工資率及在外工作時間長,遷就現實的需要而多做家務。至於妻子的所得的份量對影響丈夫做家務也發揮一些影響力量。

關鍵字:家務分工、婦女就業、相對資源、時間配置、性別角色態度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討雙薪家戶夫妻就業,或單薪家戶由丈夫或妻子養家,對於住宅區位選擇與通勤有何影響,並藉此議題驗證住宅區位與通勤的選擇是否符合空間均衡模型、相關資源與決策權力假說、及家庭責任義務的假說。實證分析採用199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台北市的資料,以排序的羅吉迴歸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驗證四個假說。結果發現,在各區位環境異質的台北市,家戶選擇住宅區位,仍面臨房價與通勤成本的取捨。丈夫擁有較多經濟資源與決策的影響力;但是妻子就業,甚至養家並不顯著的影響決策,顯示當時台北市女性就業屬性的影響力較小,相關資源與決策權力假說適用於丈夫,卻不適用於就業的妻子。而妻子負擔養家的責任對於通勤距離沒有顯著的影響;另外照顧學齡小孩家庭責任則會使女性的通勤距離較短,家庭責任義務的假說成立。在全家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家戶的決策與丈夫的影響力皆符合理性的預期,但是妻子的就業與資源可能非關鍵的影響因素。

關鍵字:區位選擇、通勤選擇、房價與通勤成本的取捨、相關資源與決策權力假說、家庭責任假說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音樂會「票房」經常給當作測度音樂活動發展的指標,也是拿來衡量演奏者知名度、評判演出成果的依據,或是檢討音樂會和音樂活動的重要指標。本研究超越這些一般觀點,綜合音樂社會學文獻有關音樂會社會意義的論述,以及都市社會學文獻有關都市生活公私特質的理論觀點,探討票房所蘊涵的音樂會公私特質。實証分析資料取自台北國家音樂廳從1991年到1995年間舉行的2154場音樂會票房記錄,並配合各場音樂會的性質和演出者特徵等背景因素,分析票房的變異情形。研究結果証實音樂會票房隨著自然和社會節律、票價、主辦單位、音樂會規模、演出性質、演出者是國外還是國內、演出者的名氣等背景,而有不同差異。這些差異最關鍵的特色,是在「音樂廳」J(大廳)和「演奏廳」(小廳)之間的區別明顯。尤其是大廳的票房展現出音樂會公共性的一面,小廳的音樂會票房結構,則在在展示出隱藏在社會節律、演出類型和性質、演出者名氣背後的私人性,尤其是演出者個人網絡中的社會聯結力量。研究發現除了揭示音樂會票房背後的公私特質之外,還對現代都市休閒生活的趨勢,以及音樂界對藝文活動的討論有所啟示。

關鍵字:音樂會、票房、公共性、私人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在全球化階段,區域經濟因爲地理鄰近性社會資本以及制度化學習等因素而構成全球競爭的學習型區域。本文將說明台灣在1980年代以後的經濟重組過程中,新竹的科學園區和台中的工具機業,構成了兩個不同的學習型區域。我們指出台中工具機業的發展基本上是自發的地方性產業,在1980年代前後逐漸形成區域網絡,而在1990年代由於公共研發單位積極整合區域內廠商的研究和發展,造就了區域內學習網絡的形成,強化了區域內廠商之間的互動和學習機制。而相對的,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是在國家機器領導之下成立,區域內廠商技術的發展也大都依賴工研院,依賴海外學人與外商所提供。1980年代末期之後園區逐漸形成廠商的合作網絡,以及加強與外國的策略聯盟使得園區建構了有利的學習和創新環境。最後本文也將指出,新竹科學園區比較具有全球連結,開放性較高,是屬於強競爭的類型並逐漸邁向創新型的區域;而台中縣市的工具機區位則對全球開放性較低,是屬於追趕型弱競爭的類型。

關鍵字:全球化、在地化、高科技園區、工具機業、學習型區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會毅等人所建立的多維家戶推計模型,以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爲基礎人口,進行台灣地區的家戶組成推計。推計的家戶頭型分爲一代家戶、兩代家戶及三代家戶三大類,三大類再分出十二小類。考慮的變項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與父母同居型態、生育子女數、與子女同居型態等。研究結果顯示未來一代家戶將大幅上漲,其中大部份爲老年家戶,在中推計的條件下,2050年時獨居老人家戶占總家戶數的17%獨居老人及僅與配偶同居老人家戶古總家戶數的29%。

關鍵字:家戶組成、家戶推計、宏觀模擬、兩性模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建構之原住民族就業安全體系主要有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就業機會促進和失業補償三大次系統,現行有關原住民族就業安全方案相當多,但是主要的問題在執行效果不佳以及宣傳推動不夠。本研究建議政府應在文化性和社會性資本因素上著手,協助原住民族熟悉現代工作概念以及謀職管道。至於外部結構性因素方面,政府應致力消除對原住民族的誤解與差別待遇,同時基於公平與正義的原則,推展更多肯定行動以提供原住民族足夠的工作機會。

關鍵字:原住民族、就業安全、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就業機會促進與失業補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行動者建立跨族群社會交往如何可能受到社會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的促進與限制?我們利用台灣地區民眾工具性社會網絡,分析跨族群社會交往的形成機制,並回答下面三個問題:(1)在族群接觸機會結構限制下,行動者的社會位置,如職業類別、性別、年齡與社會資本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2)行動者的父親教育程度、家庭社會化與早年同儕族群接觸經驗等文化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3)行動者對交往對象所擁有資源的種類、多寡和替代性的評量,如何可能影響其建立跨族群的交往?
研究發現,臺灣社會跨族群交往並不特別明顯,以人口佔少數的客家與外省族群的跨族群社會交往較多。跨族群的人際往來主要是發生在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受訪者本身或父母是跨族通婚、青壯年的人口群,地理空間區域以外省人較多的鄉鎮。工作場所爲跨族群交往關係形成的主要社會場域,而透過他(她)人介紹或共同參與社團活動沒有特別促成跨族交往。影響族群間跨族交往共同因素是居住地族群接觸機會、年齡、教育程度、父親教育程度和父母跨族通婚、除了這些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外,各族群基於理性評量自己所需要社會資源而去建立跨族群交往的模式不同,可能源於各族群所佔社會位置的差異,其意涵於文中有進一步討論。

關鍵字:社會網絡、工具性網絡、社會資本、跨族群連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立場,如何在漢人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當中反映出不同層面的社會心理背景。文中依據1999年的「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調查」與2000年的「社會意向電話調查原住民專題調查」兩筆資料,分析比較漢人樣本(n=3349)與原住民樣本(n=807)各自的特色及差異。研究發現原漢族群在政策立場的背景上有明顯差異:教育程度高的漢人,明顯支持原住民優惠政策,但是收入高的原住民,則不如其他原住民那麼強烈支持這種政策;社會公平感在漢人族群當中有助於支持優惠政策,在原住民族群裡則變成抗拒的來源。最明顯的區別,是跟原住民的接觸經驗或型態,對漢人和原住民產生互異的效果,而在鄉村原住民和都市原住民之間的效應,也不盡相同。在東部多族群環境下的漢人,明顯抗拒原住民優惠政策;這種抗拒難以歸咎於其他相關的主客觀條件,而是由「東部」這項背景單獨發揮強烈的效應。跟其他原住民較常接觸的原住民,則顯然比較支持優惠政策。但是有利於都市原住民支持立場的接觸型態,不是極端的族群聚合,而是中等適度的叢結型態。原漢之間最爲一致的趨勢,則是對原住民社經困境所作的歸因解釋,在政策立場的取向上有強烈而明顯的區辨力。研究發現不但在原漢之間的族群接觸與族群位階論述上富重要意涵,對原住民優惠政策與輔導措施之制訂及檢討亦有所啟發。

關鍵字:台灣原住民、原住民政策、弱勢族群優惠政策、原漢關係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社會運動乃是社會變遷的核心。「資訊社會」聲稱是繼工業革命後重大的社會轉型,要探究它究竟具有何社會意義,檢視社會運動的資訊經驗有其必要。本文針對「社會資訊化下的台灣社會運動的網路經驗」作初步的考察,我們強調它乃是社會差異、網路技術、與社會運動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文分爲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份,我們先以資訊技術的特性與國外社運網路經驗爲經緯,勾勒網際網路對於社會運動發展所承諾的遠景。以此爲背景,我們回顧了近兩年來網路相關的社會運動事件,對比網路社會運動在台灣所面臨的限制與低度發展的實情。第二部份,我們進一步對焦到社運網路分殊的經驗,由五個側面來檢討社會運動經由網路媒介所連結上的各種社會差異,以及這些社會差異對網路社運的影響。

關鍵字:社會運動、資訊社會、社會差異、網際網路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根據新結構論的架構,運用1992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階層組」的資料,以流動表分析,試圖回答下列問題:(1)台灣是否存在界線分明、互相流動程度很低的雙元或多元勞力市場?(2)這些勞力市場彼此如何分隔?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勞力市場的確存在著分隔的現象,不同勞力市場之問有明顯的流動障礙,而其主要的界線在於公私部門之間。雖然在以行業爲分界的核心與邊陲經濟部門、老闆與受雇者的階級分界間,也同樣存在著流動障礙,但不若公私部門之間的流動障礙明顯。同時,我們也發現公司規模並未形成勞力市場分隔的基礎,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仍存在著許多流動機會。本文在理論上呼應了新結構論的觀點,將勞力市場引入社會階層化研究。相信此研究取向,可對台彎傳統以地位取得模型爲基礎的階層化研究予以補充。

關鍵字:新結構論、勞力市場分隔、公私部門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一個協力廠商的角度以及一個危機事件的復原來說明彈性運作的生產組織特質,以及網絡組織及其成員在面對危機災變時的因應與重建。本個案除了具體建構台灣外銷導向的製造產業如何在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的生產組織特質外,也提供了組織網絡研究中對於網絡發展的動態結構的思考架構,並釐清在網絡結憶當中個別成員之間的地位與角色的相互關連,進而凸顯出協力廠商在面對環境變遷時,如何利用網絡組織的優勢,以及在結構的限制下,找出可能的生存策略。

關鍵字:彈性生產、協力網絡、網絡分析、協力廠商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目的爲探討1996年起中高齡勞工的失業現況,及比較1982年起循環性失業潮下,與1996年起結構性失業潮下,兩波失業潮間中高齡失業勞工人口、工作特徵及失業風險的差異與變遷。 (l)經分析官方二手統計資料顯示,現階段中高齡勞工失業人數確已遽增、其平均失業週數較前延長、且再就業益加困難,這些現象應與關廠歇業日漸增加及勞動市場存在對中高齡的年齡歧視有關。 (2)經使用行政院主計處1982至1986年及1996至2000年「人力運用調查」原始統計檔案爲資料來源,分別將各五年之中高齡勞動力資料合併爲兩波失業潮加以比較,研究發現:①1996年結構性失業潮之中高齡失業勞工有相對年輕化、女性化、及高學歷化的趨勢,同時其工作特徵亦相對較多來自工業部門、藍領職業、中小企業、及身份爲受僱用等;②在控制個人及工作特徵等變項下,1996年失業潮之中高齡勞工平均失業風險較1982年失業潮者爲高;③受僱於工業部門的中高齡勞工,其在1996年失業潮中之失業風險較1982年失業潮者爲高,而受僱於農林漁牧業及服務業者,在兩波失業潮中則無差異;同時職業屬於藍領之次要勞動市場中高齡勞工,其在1996年失業潮中之失業風險亦較高,但是對於白領職業之高層及基層主要勞動市場者則無差異;④中高齡勞工失業的決定因素在此兩波失業潮中亦有差異,1996年失業潮中,工業部門的失業風險明顯高於服務業及農林漁牧業部門,次要勞動市場之失業風險亦高於基層和高層主要勞動市場,同時個人人力資本如教育程度與工作經驗亦均有助於失業風險降低,這些特徵則在1982年失業潮中並未出現。

關鍵字:失業、中高齡就業、產業結構變遷、社會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探討蘇南吳江從六○年代以來的經濟與衰過程,認爲吳江鄉鎮企業在八○年代的快速發展並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效能,也不是市場轉型、虛擬產權的非正式私有化、政治權力商品化、與社會網絡關係所推動,而是原有地方經濟制度特性,短缺經濟所提供的市場契機,以及鑲嵌在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制下的投資饑渴價性使然。吳江獨特的地方經濟制度條件-相對富裕的農村集體積累、廉價勞力、與城鎮國營企業的外包生產關係-促使吳江鄉鎮企業起步早於中國其他各地農村,並及早搶占短缺經濟所創造的市場機會,而開啟「蘇南模式」。但當原有制度條件優勢不再.「蘇南模式」爲維持舊有光環則依賴舊體制中銀行軟預算弊病,以大量資源投入的負償經營來堆砌成長,但因爲投資效益不足,不僅造成地區之間缺乏產業分工的惡性競爭,而且企業利潤增長趕不上虧損幅度,故當中央政府緊縮銀恨與市場疲軟之時,吳江的集體經濟便難以繼續支撐,終在上級政府強制之下完成企業產權的私有化。

關鍵字:短缺經濟、地方經濟制度、投資饑渴、私有化、路徑依賴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討論上海從社會主義工業城市轉變到世界城市的過程,以及相對應的城市調節模式的轉型。不同於過去強調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本文從調節理論的角度,指出上海的城市轉型必須從制度轉變的角度來研究,這些制度包括了中央與地方關係、地方政府角色、金融體制、企業形式與勞資關係的面向。我們指出,上海從社會主義工業城市邁向世界城市的過程,是一個制度演化的歷史發展,其中社會主義的中央控制和調節機制逐漸瓦解,而自搭配市場機制的社會制度所取代。不同於社會主義時期的城市調節模式相當程度是相對應於社會主義的積累體系,現今的世界城市調節模式仍在演化中,夾雜著社會主義控制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要素,而有製度的不一致性,未來尋求制度的一致性將是上海發展的重要挑戰。

關鍵字:上海、世界城市、社會主義城市、地方調節模式、制度轉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東台灣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與族群人口組合漢人大量移入的時機比西部晚了兩百多年,原住民在東部所佔人口比例也明顯高於其他區域。近年研究顯示東部漢人對原住民的意象與態度明顯偏向負面,在社會距離和政策立場仁也趨向不友善。木文從弱勢族群立場著手,探索東台灣原住民如何看待原漢關係,對自己族群又抱持什麼意象、作何評價。實證分析資料除了零星的深度訪談記錄外,主要取自2000年「社會意向電話調查」中的原住民專題調查。由於這筆原住民樣本(N=810)其高度代表性,分析結果足以推論到台灣原住民母體。依據多項分析結果,東部原住民(佔樣本43.3%)在勤惰意象和社會距離上對我群的偏好,明顯不如對他群的偏好,和世居西部(佔39.4%)或移居西部(佔17.2 %)的原住民比起來,東部原住民也比較不贊成「社會不公平」是原住民社經困境的主因、不那麼強烈支持「原住民應該受到政府特別照顧」這項優惠原則。這些東部效應,均獨立於人口特徵、而土經地位、族別與居住背景、族群接觸等因素。東部原住民似乎接受當地漢人所界定的族群位階意識,以相當近似的態度立場來看我群和他群。在漢人強勢族群主導原漢仿階情境的東台灣,原住民受制於這種集體情境界定;有歷史發展與族群人口組合背景下,原住民不免也有著結構近似漢人觀點的原漢位階意識。

關鍵字:族群位階、原漢關係、弱勢族群、台灣原住民、東台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拓邊照顧工作是男護士在了解自己身爲女人工作世界中的少數(但不是劣勢)所做的一項爲自己以及護理的重新定義,並利用合適自己性別身分與方便的策略從事〈男性化的情境管理〉,藉此他們得以避免性別與工作角色的不對稱,爲自己以及護理界覓得發展空間,並爲自己的男性身分卻在女人工作職場中覓得安身之處。
拓邊的照顧工作也是一種從既有傳統護理(女性形象的護理)開擴到一種較爲中性,甚至配合男性角色與刻板印象的另一種護理。如此一來,男性護理人員得以在已至飽和(又是女人的)行業裡另闢發展空間有利於自己的前途發展,甚至因爲認出溝通與人際關係技巧是他們日常工作內容,並在此有優勢,他們藉此強調了護理工作由過往女人任職時所未能凸顯的工作任務與所需能力(以爲是女人天生會做而不予重視),在基於男性優勢的社會價值之上,把這些賦予新的價值並強調其重要性,但也因此重新再次鞏固了|生別分工,並爲男護理人員開拓出新的工作領域。

關鍵字:拓邊照顧工作、男性化的情境管理、重新定義護理、互動觀點的民族誌紮根理論研究法、男護士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早期許多貧窮研究都存在一種看法,就是影射一群人口長期處於貧窮的狀態。但「所得動態的追蹤研究」(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的研究卻發現福利使用者雖然有少數是長期的福利依賴者,卻有相當部分的使用者只是短暫的停留。這個論點使得貧窮動態的研究成爲關心的焦點。本研究利用1990-1998年之嘉義縣低收入家戶的追蹤資料,分析貧窮持續時間的動態、不同觀察方式貧窮時間分佈、以及影響脫離貧窮的因素等。以1990年的低收入戶作爲起始年並計算貧窮的持續時間,則貧窮的中位年數爲4.69年。以「貧窮時段」(poverty spell)爲計算單位,貧窮的中位年數爲3.97年半的家戶會在第四年以前脫離貧窮,有四分之一的家戶在追蹤時間結束時尚未脫離。不同觀察方式下的貧窮時問分佈方面,完整的貧窮時段的分配部分,超過30%的家戶會在第一二年以前脫離貧窮。但從某一時間點觀察脫離貧窮者的持續時間分佈,一半以上的福利資源爲持紛續八年以上的家戶所使用。另外從「比例風險模型」的分析,可以瞭解低收入家戶戶長的年齡、教育年齡、健康地位是影響家戶脫離貧窮風險的重要個人特質; 在家戶特質部分,單親家戶和戶內具有工作能力人口則具有顯著的影響。

關鍵字:貧窮、貧窮時段、追蹤調查、存活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統計顯著檢定和多變項模型對量化的社會研究具有革命性的貢獻。然而,即使是偉大的工具也有可能被誤用。本篇研究紀要討論量化研究中對於這兩個基本工具,最爲常見的三類誤用:(1)對統計顯著檢定的誤解;(2)錯誤地依賴淨效果做爲推論的基礎;以及(3)對於控制變項的過度信任。對於每一種誤用,我指出其觀念上的迷思和誤解的來源,並提出補救之道。我會以大學畢業生的虛擬數據資料和近年來有關美國勞力市場性別不平等的辯論爲例,閻明其間的問題以及補救方式。本文所指出的問題與補救方;對直用於任何以統計模型爲基礎的多變項分析(例如OLS迴歸、對數迴歸、tobit、其他受限依變項迴歸分析、以及相聯方程式模型等) 。

關鍵字:統計顯著檢定、多變項模型、統計控制、測量誤差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採用新馬克思主義者Wright的多元剝削探討取向之階級分類探討臺灣階級流動,並與一些西方社會作比較。我們先對臺灣的基本階級位置加以分類,並進一步以對數線性模型進行代間、代內流動表分析,藉以探討階級可滲性問題。在實證層次上,本研究運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計畫於一九九二年蒐集的全國性樣本調查資料以進行流動表之分析。研究發現顯示:(1)就親代階級到子代初階的代間流動過程而言,在三個面向的流動中,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或流動機會最低,有產權(擁有生產工具)與沒產權者間的可滲性居中,有權威與沒權威者間的可滲性最高。(2)親代階級到子代現階的代間流動中,仍以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最低,有產權與沒產權者間之可滲性最高,而有權威與沒權威者問之可滲性居次。(3)子代初階到現階的代內流動中,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特別低,有產權與沒產權者問之可滲性居次,有權威與沒權威者問之可滲性仍最高。(4)在階級流動存有結構障礙之前提下,部份勞工仍有去普羅化的代內職業生涯流動,其過程呈現出「黑手變頭家」的頭家化(尤其是小頭家化)和經理化現象,而無專業化現象。

關鍵字:階級流動、階級界限、階級可滲性、階級多元剝削取向、黑手變頭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多重生命表模型,以1980年與1999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的婚姻動態登記資料,以及1992年「臺灣地區家庭計畫與生育保健狀況調查」之生育資料,建立臺灣的8種家庭生活歷程。結果顯示傳統的核心家庭,也就是依結婚、生育、爾後配偶或自己死亡之順序者,是最普遍的家庭生活歷程,但其比例已從1980年的79%下降到1999年的54%。而經歷離婚者的比例則大幅增加,特別是離婚之前已有生育,離婚之後未再婚的部份,從1980年的2.7%上升到1999年的8.1%。如果按有無子女來分,1980年時沒有子女的家庭佔15.8%,1999年則達33.7%。另外,我們以事件發生的平均年齡來呈現家庭生活歷程的階段分割點,結果顯示有子女家庭其歷程於20年闊的變化並不大,臺灣家庭生活歷程的變化主要來自於無子女家庭。

關鍵字:家庭生活歷程、多重生命表模型、婚姻狀態、生育率、死亡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臺灣消費性金融肇始於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中期以來蓬勃發展。消費性金融初期是以企業金融與抵押性業務爲主,而後期是以開發多元化的消費性借貸和機構授信等爲主要業務。本文企圖解釋此一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涵。
金融自由化政策造成金融體系與市場結構的演變,使得消費,性金融服務對象由企業客戶爲主演變到以個人消費者爲主。從抵押演變到信用的金融變遷是真有社會文化意義的現象。非抵押消費性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與規訓制裁便成爲消費性金融興起的基礎。
本文認爲消費性金融創造出一套新的信貸語言;民間借貸的傳統信貸語言,信用與負債基本上是鑲嵌於人際關係與信任網絡;消費性金融則在去鑲嵌化與制度化之條件下,形成個人化的信用與負債語言。

關鍵字:消費性金融、抵押貸款、信貸語言、負債、信用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都市化程度是研究一國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之一。但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一套百年來臺灣都市化程度的數據。本文任務是彌補這本土研究基礎工程的缺憾。我們將檢討百年來臺灣城鄉人口統計的性質,並利用官方統計來建立一套都市化程度長期數據。本文發現,日據時期人口統計可用以計算1900年至1939年間五千人以上都市的數目與人口比例。戰後官方無城鄉聚落人口統計可據以計算精確的都市化程度。但1951年至1975年間官方都市計畫區實際居住人口統計可用以推估萬人以上都市數與人口比例。 1975年以後都市計畫區實際居住人口統計可用以推估五千人以上聚落數與人口比例。綜合日據時期與戰後資料,若以萬人以上或更高人口數爲定義都市的標準,我們可以重建二十世紀臺灣的都市化趨勢。

關鍵字:都市、都市化程度、城鄉聚落、比較研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從解讀馬爾侯的「阿波羅蛻變記」,本文探討這類貫越兩千年縱橫數大文明藝術形式蛻變的敘事條件,逐一解析馬爾侯所謂「超越館牆的博物館」所指涉的現代性,博物館及其相關現代學科,特別是藝術史,其符號學製作的機制,在過去兩個世紀的社會史脈絡,及其所服務的現代神話,包括國族主義、原始主義、西方挪佔重塑的古典希臘主義。本文進一步探討馬爾侯所展望的「創作神話的現代權力」申論藝術文物的主權,並不繫於國族主權對於文物形體的控製或宣稱,而是繫於神話創作的論述識框與簽署。最後,本文分別解析偶像破壞與神話創作的不同類級,特別著重於偶像破壞與神話創作之間共現辯證的現代形式,質疑聯合國「普世文化遺產」概念的矛盾,並再度申論藝術文物的主權問題。

關鍵字:蛻變、神話創作、偶像破壞、博物館、藝術史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論文主要檢視印尼峇裡島複雜的觀光文化與文化觀光的過程,及此過程涉入當地文化政策與文化認同的相關辯論。本文視峇裡的文化表演爲當地政府與知識菁英和殖民/中央政府進行社會政治協商的舞台,並透過文獻影像資料的反覆比較,以及與田野經驗的對比分析,探討外來書寫與觀光文化兩者的互滲互塑,以及對當地居民認知乃至再造傳統的文化過程的影響。本文並視作者的田野調查爲另一種扮演行爲,一種透過旅行觀察與交談的身體實踐;此研究書寫的意義在於,藉由實際排演峇里文化觀眾與觀視對象的種種互動,闡釋研究者與觀眾的互動,是整體文化過程中另一場重要的「文化表演」。
本論文還企圖將峇裡的研究模式,借鑑分析台灣原住民近年傳統再造與觀光工業的互動。本文選擇台東縣延平鄉「布農部落」爲主要討論對象,作爲個人思考與研究的起步,以及相關議題跨文化比較研究模式的初步嘗試。本文最終目的希望檢討田野書寫、觀光行爲、以及傳統再造三者的辯證與互涉,如何急速地在台灣原住民文化場域上演著,以及不同文化的人們,如何透過表演者的身體參與,共同形構觀者與演者的民族/文化認同,以及此認同論述與當局政策的聯繫(或失聯)。

關鍵字:文化表演、傳統再造、重建行爲、觀光文化、旅行書寫、文化認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傳統西方社會學一向以強調生產面向的政治經濟學做爲論述社會的基架,但是,晚近來,以消費爲軸線所開展的文化經濟學論述,卻似乎有逐漸凌駕而成爲主流論述的趨勢。情形所以會是如此,可以同時從西方社會發展史和社會學史中找到一些足資依循的脈絡。在這些可依循的歷史脈絡中,作者選擇了十七世紀時即出現在西歐社會裡之「舒適」概念的歷史背景做爲討論的起點。繼而,透過以「階級」做爲施爲機制這樣的論述基礎,討論整個現代社會如何從以資產階級做爲歷史主體,轉而以居中產位置之新階級做爲歷史演進的領航者。於此,討論的焦點擺在說明新階級所具之「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的特質,是削弱了過去(特別是馬克思主義者)強調而體現在生產面向(又特別是階級對立)之結構命定格局的重要「潛在」條件。基本上,情形是,在新階級逐漸搶得了歷史主導權之後,這樣的「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特質,對塑造以「舒適」心理爲基礎之消費行爲做爲軸線的歷史場景,產生了迂迴促發作用的可能性。這樣可能來臨的社會場景基本上內涵著,過去生產面向爲焦點所呈現的生與死撕裂對抗格局被衝散掉了。此時,人們把「死亡」予以懸擱,人類文明朝向一種無止境、也無責任負擔之「永生」的「自由」狀態發展。

關鍵字:生產的政治經濟學、消費的文化經濟學、新階級、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舒適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呼籲學界注意長久存在於群體不平等研究中的一個困境:群體不平等的研究問題往往需要做不同模型間參數的比較。然而,當研究的依變項不能直接測量,能觀察到的是二元的指標,此時模型間的參數是不能直接比較的。原因是,傳統二元迴歸模型的參數是不能識別的(under-identified),能估計的是參數的相對值,而非絕對值。針對前述問題,本文的重點有五:(1)指出傳統上用以解決識別不定性問題的方法,實導致了模型間量度的任意變換;(2)指出一般統計軟體所提供的二元迴歸估計值,呈現有系統偏差;(3)提出簡化的程序以執行Winship-Mare所提出的解決方法;(4)當分析群體不平等的來源時,無論依變項是可觀察與否,只要依變項是連續變項,詮釋標準迴歸模型和二元迴歸模型參數的邏輯應該都是一樣的;和(5)利用1998美國General Social Survey和1993台灣社會變遷的資料,以職業取得(是否聲望高的職業)和學校分流(高中和高職)相關研究的數據做爲例子,具體呈現當實質的研究課題的確需要做模型間的結構參數的比較時,如果忽略了識別不定性問題,對研究結果所造成的嚴重偏誤。

關鍵字:隱性變項、邏輯迴歸、波比迴歸、社群差異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個人的教育與其社會經濟成就之間有密切的關係。然而,這種關係係源自於其人力資本的增加與生產能力的提升?勞動市場之篩選?或僅是文憑主義的作用?則為有關社會階層化研究的普遍爭議。雖然,這三種說法對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的關聯性所提出之理由各有不同,但卻未見學界有系統的比較各理論之適用性,也不曾對此等理論進行過決斷性的驗証。我們經由分析各種代表學校教育的量化指標對經濟生產力產生的影響效果,試圖釐清學校教育在勞動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實際操作上,本文使用了近二十年來的台灣人力運用調查資料及各相關的官方統計報告,以產業別為單位,分析了製造業勞工之教育成就與其平均生產力的關係。部分結果呈現出台灣勞動市場篩選的事實,但對人力資本理論的支持程度則更為明顯。

關鍵字:人力資本、篩選標準、文憑主義、勞動生產力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究勞力市場中勞動者的「工作經歷」(經驗和年資)對其職業成就(薪資)的影響。過去的研究在分析薪資取得的過程時,通常把焦點放在個人與結構的特質,因而忽略了勞動者在公司或行業中所累積的工作經歷的作用。本文試圖透過對工作經歷的精細定義來探討這個議題。本文提出四個指標來測量「工作經歷」:先前經驗、職業經驗、公司年資、現職年資,以便解析這些工作經歷對勞動者薪資的影響狀況。本文分析的結果發現勞工在職業上的經驗比在同一公司工作的時間對於薪資來得有影響力,同一個職業的年資可以有持續的效果。這一點顯示出台灣勞工在公司內的年資的累積效果並不佳,但是持續在同一個職業場域的轉業對於薪資有正面的作用。整體而言,大多數受僱於中小企業台灣勞工的處境是,在一個公司待得久,對其薪資的提升並沒有很大的助益,並且轉業所付出的代價並不是很高。

關鍵字:工作經歷、勞力市場、薪資、先前經驗、職業經驗、公司年資、現職年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現有關於勞動結果性別差異的研究主要強調結構性因素對於女性勞動參與和待遇的影響,而較少探討這些因素背後的文化作用。本文試圖指出,組織內結構和製度的建立、運作、和鞏固往往是人為操作的結果,所反映的是性別意識型態和其他類型性別文化的操作。文中的資料是來自於對近五十位現職或已離職已婚女性的深度訪談。大多數的受訪者是受僱於公營事業。作者發現,即使在公營事業中,表面上職務的安排、薪資給予、和升遷都有製度和規範可循,但實際上處處可見男性雇主或管理階層操弄的痕跡。事業組織中的考試、升等、或是人事決策都是在鞏固原有的性別化製度和結構。去身體化既是一種實際的操作,也是一種想像。女人的勞動價值受到一致性的貶抑。在結論中作者指出,所謂「找回文化」的意義是要強調,瞭解職場中製度和結構性別化的鞏固、和規劃有效運動策略的前提,就是分析社會、家庭、和組織層次性別意識型態如何形成和相互強化。

關鍵字:職業性別隔離、去身體化、性別意識型態、升遷、性別歧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台灣不孕男女處境為例,探究污名的性別政治。本文藉由加入分析男性不孕的社會處境,企圖擺脫「污名化的性別等同於女性」這樣分析角度的侷限,強調「性別化的污名」的研究路數,從「性別化的身體」、 「性別化的污名管理」、與「親密關係作為保護綱的性別化」這三個影響污名經驗的重要關鍵,來解釋性別關係如何形塑污名處境。就不孕的身體而言,女性擔任懷孕勞動的生物性,的確促使無子女性成為社會規範的聚焦點,但是本文強調,社會對於男女能孕身體存在著不同的評價,再加上不孕檢查的製度設計,使得女體遠比男體更容易受到質疑。男性藉由女性配偶提供了掩藏的資源,再加上能避免上醫院進行助孕科技的實施,都使得不孕男性得以免除公然受窘的可能性,但也是得能孕的女性伴侶污名上身。女性由於在家庭制度中往往以母職為重,親近的親屬網絡更加重了生殖管束力,在醫療體系中又成為不孕「治療」的主要對象,而在經濟體系中也較難以高報酬高聲望的工作作為主要的自我認同,因此較難逃脫因為不孕/無子所遭到的貶抑。我們看見高學歷的專業女性,處於夫妻平權的小家庭,較有資本抵抗不孕污名。在使用助孕科技來矯正不孕狀態成為「本份」之後,女體也因為助孕科技的性質,以及處理污名的社會壓力,得接受較多的侵入性醫療措施。但是男體的持續生殖力,也讓我們看見男性較女性來得恆久的生子壓力—雖然這個壓力往往要藉由女體來完成。本文強調,將污名概念性別化,更能完整理解污名經驗的來源、過程與衝擊。

關鍵字:污名、不孕、性別、人工協助生殖科技、資訊控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檢視最近政治學者利用Douglass North的「新制度論」對鄉鎮企業變遷的解釋,可以知道他們在理解地方官員控制鄉企的型態的改變上,及釐清不同的產權形式及後來集體產權的私有化因果方面,表現卓越。但是,他們卻也共享了不討論企業主在鄉企中所扮演角色的缺陷。企業主的角色,尤其是他們如何與地方官員互動、形成什麼樣的人際網絡、導致什麼樣的經濟表現,這些問題的解答,似乎可以依賴社會學者闡發North「新制度論」的精微處來進行。即以儒家差序格局的「同」和個人行動的「報」作為關係網絡的運作法則,配合「新制度論」所強調,制度變遷的關鍵在「路徑依賴」的鎖進效果和回饋過程,我們主張,可以比較細膩的處理鄉企經營中官民互動及其經濟表現的問題。

關鍵字:新制度論、關係網絡、同、報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4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3
DOI:
摘要 Abstract
社運組織的重要任務之一,即是將累積的社會力轉化成爲政治力。要達成這個目的,社會運動需要在既有的政治勢力中尋找聯盟者,以建立一套政治交換關係。本文分析美濃反水庫運動與貢寮反核四運動之個案,試圖建立政治交換關係的自主與依賴的理念類型。在自主的情境之下,社運組織較有能力獨立設定自己的策略,而不受到聯盟政黨的限制。相對地,依賴的社會運動則是處於一種不對等的情境中,沒有具有自行擴張與實現目標的能力。本研究試圖提出一套因果解釋的架構,分析自主與依賴的形成過程。(1)社會運動的起源,(2)社運組織所掌獲的資源,此兩項因素是具有關鍵性的。另一方面,不同政治交換關係也表現在動員框架的差異。最後,本文將要重新思考社會運動自主性的意義。

關鍵字:社會運動、政治交換、政黨、運動資源、自主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3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目的在於討論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之間的各種關係類型,以及兩個領域之間的界限與維持的機制,反省經濟行動利用社會關係時的工具化問題。從Karl Polanyi所提出的社會自我保護的概念出發,以及經濟社會學「鑲嵌」概念,本文從不同的文獻與研究當中歸納出互惠與雙贏、衝突與矛盾、以及隔離與迴避等三種經濟與社會的關係型態,指出這三種關係類型在日常社會生活中都有可能同時存在,幷且顯示社會的整合連帶本身在面對市場經濟發展擴張的過程中不一定是完全被動地爲其所支配,而是可能相互迴避或在經濟行動彼此互惠,會在各種經濟與社會邏輯衝突的場域産生各種社會自我的保護形式作爲回應,也因此限制了經濟邏輯對社會領域的完全征服,以及對社會關係的全面工具化。最後,本文建議只有從社會關係整合的觀點重新看待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的互動,才能理解當代資本主義體系運作的全貌。

關鍵字:市場經濟、鑲嵌、社會自我保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解釋吳江作爲經濟後發展者,如何相對成功的從計畫經濟時期本土「進口替代」工業化走向九○年代末期外資「出口導向」經濟轉型,幷進而解釋外資在中國呈現的地域分佈差異。透過對吳江、新密、安平三地經濟開發區比較研究,本文強調吳江之所以在三地當中最具外資吸引力,在於吳江地理區位優勢帶來的外資群聚效應,使吳江扮演台資高科技産業生産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零組件供應商角色。此一區域優勢,不僅爲吳江經濟開發區帶來相對充裕建設經費,幷使吳江相對容易建立與台商的人際關係,更易於引進出口導向經濟的製度建構,配合外資企業出口需要。同時吳江開發區的財政自主與後發展優勢,使開發區軟硬體建設相對完整,提供較寬廣發展空間,採用較先進的出口導向制度設計,增強吳江外資吸引力。此外,吳江享有長期絲綢出口傳統與政府主導的外貿出口壟斷,使吳江本土企業不僅習於産品外銷的商業文化,也爭取外貿出口自營權,與外資企業共同推動吳江經濟轉型。相較之下,河南新密與河北安平經濟開發區,或者因爲缺乏地理區位優勢或財政自主或出口傳統,以致開發區建設經費不足,外資人際網絡淡薄,開發區制度創新不足,故而外資卻步。透過三地比較研究,本文顯示外資流入中國,不僅未減緩中國區域發展的貧富不均與收入差距,反而更加劇區域發展的失衡。

關鍵字:進口替代、出口導向、人際鑲嵌、生產網絡、地理區位、後發展優勢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女性主義思想傳佈的過程中,大眾媒介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早期的研究中,大眾媒介通常被批評爲是「反女性主義」的,尤其是流行文化更被視爲歧視女性、鞏固父權價值的文本。從這個觀點而論,流行文化是女性主義的「敵人」,因爲媒介中所建構的是最符合主流意識型態(dominant ideology)的性別刻板印象。然而在最近十年,由於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和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的崛起,他們發現流行文化不只是附屬於資本主義和父權體製而已,流行文化的文本其實存在於競爭的社會、政治、經濟的脈絡中,因此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是相互競逐的,而主流意識型態也可能受到騷動。所以就此觀點而論,流行文化可以是女性主義的「盟友」。本文以文獻回顧的方式整理女性主義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其中從具有敵意的貶抑關係、到歡慶流行文化的盟友關係,這是一個充滿戲劇化、且具有意義的過程。瞭解這個過程,牽涉到女性主義對於「性別」定義的轉變。經由這樣的瞭解,才能討論女性主義對流行文化的文化政略(cultural politics)爲何,這也是面對近十年來流行文化的轉變、和再現日常的社會關係時,一個重要的反省。最後,本文提出一個新的脈絡與物質的研究途徑(a contextual and materialist approach),並且建議以女性主義的教育學教授流行文化的課程。

關鍵字:流行文化、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媒介識讀、文化政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討論全球化對後進國家的影響,首先,我將指出1980年代之後全球化有利於後進國家的工業化,但是整體而言,他們與先進國之間的所得差距卻在增加。其次,我將討論在後進國家中,東亞國家的表現比其他地區優異,這主要與發展型國家的介入、以及區域經濟的整合和發展有關。第三,我將討論東亞發展型國家的轉型與先進國家轉變為競爭力國家之間的異同,以及這樣的轉變將會面對哪些新的問題和可能的危機,同時我將簡要的討論在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發展所遭遇的特殊困境。最後,在結論部分我將討論東亞是否可做為其他後進國家發展的模仿對象,並指出雖然國際和國內政治經濟環境不同,但國家對後進國家的經濟發展仍有相當的重要性。

關鍵字:全球化、東亞、後進國家、發展型國家、競爭力國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透過既有社會流動研究累積的見解,檢視最近一個以教育同質婚配的跨時與跨國分析用於衡量社會開放性的學術辯論。由於辯論雙方在方法論上均存在若干問題,本研究質疑他們對教育同質婚配分析的效度。其中較有疑義之議題包括雙方在教育分類上並不一致,也不相容;教育類別歸屬上的偏誤,以及跨時分析在研究設計上不夠適切。本研究分析台灣從1976年至1997年婚配同質性的趨勢,分析的結果進一步挑戰上述雙方的研究發現,同時也對教育同質婚配的變遷研究提供新的洞察視角。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教育同質婚配模型的各個參數間,存在著非同步性的變異。而且,在教育同質婚配模型中,內在關聯參數的變化呈現一條平滑、細長的U字曲線,意味著地位封閉之論點獲得資料的支持,而不是相關研究所認為的-呈現一個倒U字曲線;一個線性趨勢;或是一個不變模式的各種變化形態。

關鍵字:
社會流動、婚姻、教育同質婚配、比較研究、台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了解民間信仰在都會區中的轉變情形。舊加蚋地區位於台北市西南一角,在整個台北市中此區的宮廟神壇成長快速,研究此區有其代表性。從2000年3月至2002年8月進行宮廟神壇的實地訪談,一共訪得113間。加蚋地區是中南部移民北上的落腳處,大量湧入的外來人口使得具有公廟性質的宮壇,無法扮演傳統村廟的地方整合功能,反而是由私壇向公廟發展的宮壇,比較能擔負起整合人群的功能,但是這種整合已脫離地緣關係。爐主頭家或是重要的委員,絕大部份不是當地人。此區宮壇大都是自行到佛像店雕像開光,絕大部份會提供辦事服務,經由辦事的媒介,結合一批社會背景相似的信眾,其組織運作類似社團。宮壇提供信眾情感或財務上的支援,甚至是休閒活動。另外,對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及職業經常流動的信眾而言,宮壇是幫助個人成長的團體,並藉由籌備活動,學習組織、計畫、採購的能力。台灣以往並未有社區營造的積極做法,因此宮壇是弱勢移民因應都會生活的一種方式。此外,宮主若較年輕,教育程度稍高,就會做一些大幅度的改革,譬如,不燒金紙、鼓勵打坐自修等;改革的宮壇已具有新興宗教的雛形。總之,都會生活型態促使民間仰轉變,脫離了地緣關係的信仰形式。

關鍵字:宗教變遷、社會變遷、社區信仰、台灣宗教、乩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企圖從風險社會理論的角度,思考全球化到底帶來哪些問題視域,構成哪些基本的風險?同時,全球化本身構成風險之內在動力邏輯為何?同時,本文將嘗試性的思考在地學者面對風險問題實踐之認識觀為何,這個面向包括了討論全球在地化意義,並衍生分析全球(普遍)與在地(特殊)相互交盪的全球在地化風險,探討其在方法論上應加以關注的地方。
同時,本文討論比較了解工業革命與當代知識/科學(技)/資本所造成相當不同之巨大社會變遷與變動、衝擊與影響,進而指出當代人類進入高科技全球化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控制革命新危機」。在這個分析架構下,進一步嘗試勾勒全球化風險的動態面向與其之間的動態關係。
最後,對全球在地化風險的研究認識討論上,本文指出研究者面對不同地區或國家,應注意到非西方社會在長期政治殖民解放後,結構上仍存在新的一波文化、經濟或高科技的殖民,對這些社會而言,論述全球化風險時,豈不應有自我的reflexivity。

關鍵字:工業革命、知識、科學、科技、全球資本、普遍與特殊、控制革命新危機、全球化風險、全球在地化風險、高科技殖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自1990年Gosta Esping-Andersen提出「福利體制」(welfare regimes) 概念,並歸納出自由的、組合主義的、與社會民主的三種西方福利國家體制,引發不少學者的後續研究。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即東亞國家的福利體制特性為何?能否歸入前述三種西方福利國家體制?為解答這個議題,本文以日本、韓國、台灣為研究對象,探析東亞作為一種福利體制的核心特性,並進一步以跨國比較的資料來呈現日、韓、台在福利提供與輸送的特性,以突顯這三個東亞國家與主要福利國家的差異及獨特性。初步發現,亞洲四小龍中的台灣和韓國,不但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存有所謂「發展/累積的」取向的結構,同時這種「發展/累積的」的取向也成為一種核心要素特性,其表現在福利制度與產出中,形成一種「發展型」的福利體製而異於西方諸國。而日本雖表現得與台韓不同,其特性不限於「發展型」特徵,而同時具有各種體制的部分特性。本文發展型福利體制的主要特性為:較大的差別待遇、較高的家庭福利能力、偏低(低與中低)的社會安全支出、中高(中與高)的福利階層化,以及高的個人福利承擔責任與低的年金涵蓋率。

關鍵字:福利體制、東亞、發展型體制、比較社會政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2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1992年台灣首次通過引進與管理外國基層勞動力的法令,確立了客工計畫的體制,引進東南亞國家勞工,並且排斥資本家與雇主希望引進的中國勞工。相較於對外勞政策的社會科學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對勞動力市場此一經濟面的分析,本文企圖關注外勞政策的政治面,將外勞政策視為台灣國族政治的一環。因此,本文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藉由國族政治來理解外勞政策,另一方面用外勞政策來瞭解台灣國族政治的內涵。本文希望理解台灣外勞政策的行成與起源背後的國家動機與理由,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台灣在引進外國低階勞動力之初以短暫性移工來定位這些外勞?我們如何將外勞政策定位在台灣對其他外國人(尤其是不同階級身份)的政策脈絡中?為什麼台灣低階外勞都來自東南亞幾個特定國家?為什麼台灣沒有引進被許多雇主視為「同文同種」的大陸勞工?我將論證外勞政策制訂者(包括行政與立法)在製訂相關政策的過程中,納進有關民族主義、國格、國籍、國家定位等議題,也就是國族政治的重要考量,形成製訂外勞政策時所依循的規臬。本研究主要關心台灣外勞政策開始建立前的辯論,資料以1992年前對就業服務法中聘僱外國人管理辦法的政策辯論為主要的資料蒐集內容。將有關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理念帶入思考低階外勞被引進的政策,我們看到,政策制訂者一方面將外勞視為挽救本國企業出走、避免「國民經濟」受到威脅的生力軍,一心「重返」國際體系的政策制訂者更將外勞視為與移出國政府推動正式外交的籌碼,但是,另一方面,作為產業生力軍與外交籌碼的外勞,陷於種族與階級的夾縫,被一個帶有階級區分、以種族同質性為基礎的國族建立原則,排除在長期居留的成員之外。

關鍵字:外勞政策、客工計畫、國族政治、國族主義、階級、台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自二○○三年春起,台灣公部門與公共領域開始有關移民署當如何成立的頻繁討論。這整個討論均視「解決外籍新娘帶來的社會問題」為移民署的未來核心業務。換句話說,全球化、國家權力與國境管理間多重複雜的關係被國家理解為婚姻移民帶來的「問題」。 「大陸新娘」在這個國家的分類系統中佔有特殊的位置。這篇論文引用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的田野調查資料,試圖說明年輕一代的「大陸新娘」多基於渴望現代性的想像故而與台籍配偶結縭,但此想像初受挫在台婚姻家戶的父系傳承規範,復因國家有關這些女性的公民身分規定,故而強化了剝削她們社會能動性的合法性。

關鍵字:大陸新娘、跨國遷移、移民署、全球化、現代性想像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過去的認為華人的跨國事業只是侷限於華人圈的族裔經濟活動。然而此研究應用Adler與Kwon所提的社會資本概念,分析38家矽谷受訪台商,發現他們擅於運用跨族裔網絡的資源,打入美國經濟的主流市場。這些受訪廠商僱用華裔美人從事「後台」工作如工程師,僱用白人從事「前台」工作,如負責人與行銷經理。同樣的,這些廠商通常將類似「後台」工作外包華人所經營的公司,而將類似「前台工作外包白人所經營的公司。這些發現顯示,矽谷台商擅於運用華人員工或華人公司所具有的內聚功能的(bonding form)社會資本,從事運籌帷幄的後勤營運工作;以及運用白人員工或白人公司所具有的聯外功能的(bridging form)社會資本,從事拓疆拉生意的工作以便打入美國市場。
此外,此研究有三點發現:(1)由於具有雙語及瞭解雙文化的技能,華裔美人對矽谷台商也能發揮聯外功能的社會資本。(2)矽谷台商通常透個人網絡來僱用美國白人,或者傾向於僱用年長穩重、有與亞洲人共事經驗的白人,因為這些白人可能具有符合台商文化的內聚功能的社會資本,較能適應台商文化。(3)矽谷台商內部員工的族裔組合比例,以及最高負責人的族裔屬性不但是鑲嵌於公司的社會網絡中,也受公司對於多元文化管理的態度與能力所影響。

關鍵字:社會資本、鑲嵌、關係、人際網絡、跨國企業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長期以來公務體系中「男性職等偏高,女性職等偏低」的現象,頗受各方矚目。本文從組織角度探討兩性職場差異。在取得20%之1986行政機關公務人員資料後,本研究鎖定教育、訓練與進修等人力資本條件、初任職等和年資等內部勞動市場特性和職系和機關層級等起始點的三類因素,對兩性職等取得差距的解釋能力。主要的發現為(1)即或公務體系強調唯材是用,仍有顯著的兩性職等差距是無法由個人條件和組織資歷所解釋;(2)兩性現職等差異很大部份來自於兩性在初任職等和年資的差異;(3)兩性在初任職等取得上的差異是顯著的,且無法由教育程度、職系和任用資格以及行政層級和初任年齡來解釋,致使無法排除因性別而有差別對待的說法;(4)男性比女性更致力於教育的提昇,而訓練和進修確有助於高職等的取得,但,女性因訓練或進修所獲致報償要低於男性。兩性在訓練和進修上的差異比初任時的教育程度更能解釋兩性現職等差異;(5)教育程度愈高、初任職等愈高、年資愈長和機關層級愈高,現職等也愈高。職系之間和任用資格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但是,女性因上列因素所獲致的報償顯著的低於男性。甚且在某些職系上女性還承受額外的現職等劣勢;(6)女性在現職等和初任職等的取得上的劣勢有世代差異。雖然「資深組」的性別差異最大,但「資淺組」的性別差異不是最小的。公務組織對教育、初任職等和初任機關的行層級,以及年資的累積,隨著時期而對職等取得的影響固然不同,這些因素對性別差異的解釋能力也因世代之不同,而有不同。

關鍵字:內部勞動市場、公務人員、職業生涯發展、性別差距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討論同居的生育意涵,並利用台灣2000年戶口普查與戶籍登記之婚姻狀況分佈差距,以及普查資料中的家戶成員關係,來估計台灣的同居概況。我們總共提出來三個同居人數的估計值,分為別203,720人、379,776人、與440,508人。即使是最高估計,就目前的社會狀況來說(晚婚、婚前性行為、離開父母家庭的比率增高),似乎偏低。我們檢討各種可能的原因,同時提出未來相關調查的修改建議:在婚姻狀況變項上「有偶」與「同居」分開,在與戶長關係變項上將「配偶」與「同居人」分開,而如果顧慮同居者不會據實回答,則乾脆取消同居與同居人選項,而在與戶長關係上增加一類「男/女朋友」。

關鍵字:同居、生育、參照者、伴侶、普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在既有攝影研究的領域中,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研究討論關於女性豐富且複雜的經驗如何牽絆在照片的生產與消費之中。到底照片的擁有者,尤其是女性,是如何地觀看自己的影像?本文質疑在視覺文化中預設女性的影像只是餵養男性凝視的被動物品,這樣的視覺理論不足以解釋女性如何從觀看自己或是其他女性的影像中得到視覺愉悅。舉例而言,當代台灣的婚紗照特別展現新娘的美貌和個人風情,然而是女性而非男性一再翻閱婚紗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說所有女性的影像都是為了取悅男性凝視?作者認為男性凝視的概念以男性為主體來討論男性觀看的愉悅,因此不能夠解釋在影像消費時代,女性觀眾的觀看經驗和女性想要製作自己形象的渴望。以台灣婚紗照消費的實證資料探討女性的觀看經驗,以及剖析視覺影像解讀的複雜性,本文認為在當代影像消費社會中,「被看」不是一定與被動/弱勢聯想在一塊,反而應該被看成是一種展示權(Power of display)的體驗。影像的消費可以被理解為人們/消費者自主的參與一場「可見性的政治」(politics of visibility)的假扮遊戲。肖像攝影是人們自主性的消費行為,其目的是為了展示自我所認同/認可的自我影像/形象(image),而這個影像/形像不可避免地會受所處社會的意識型態或是審美觀的影響。自我影像與認同的關係乃是依賴觀者在學習「看」、「被看」與「自我展示」的複雜辯證的過程中所建構出來的。

關鍵字:男性凝視、肖像攝影、視覺文化、婚紗照、認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嘗試以「身體」做為一種理論角度出發,並以此做為連結微觀行動者與鉅觀社會的橋樑。作者藉由36位由初期到末期癌症病患的田野資料,所呈現的「新的身體管理技術」、「身體心像與自我認同的改變」、「病痛的身體與醫療專業權力」、「安寧病房內的身體政治學」,思索這些癌症病患如何面對病痛、死亡與醫療專業權力的相關議題。
透過癌症病患身體經驗的田野觀察,筆者指出,社會、文化的因素如何作用在這些不同性別、年齡、診斷的癌症患者身上,以及實證醫學面對現代人病痛的限制與盲點。本文希望透過受訪者病痛的經驗進一步反省醫療專業權力的不足與濫用,期待有助於台灣醫療專業有更多的反思。筆者認為,身處當代社會的行動者,唯有意識到病痛的身體為何會受這些外在力量所左右,理解到社會、文化加諸在身體的外在規約力量與現代醫療的限制,在面對不可治癒的疾病時,才有能力轉化身體限制,並重新賦予病痛意義,進而使我們對自身生命的存在有新的理解方式。

關鍵字:身體、身體心像、病痛、醫療專業權力、安寧療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醫師人力多集中在大型醫療機構,醫師想在大型機構如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中取得醫療主管職相當困難。什麼因素構成醫師取得主管職的機會結構未有具體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在控制個人背景因素後,醫學系背景、進階學位、或醫師生涯選擇(優勢科別與生涯路徑選擇),以及工作經歷(轉換不同任職機構次數)對醫師取得正副院長職是否有關。以台灣90家醫學中心與區域教學醫院歷、現任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骨科之科部主任及正副(醫療)院長為對象,以衛生署所提供之「醫事人員執業異動資料檔」,取得醫師生涯路徑流動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在大型醫院擔任科部主任與正副院長職醫師以男性為主,平均年齡約50歲。醫師取得大型醫院正副院長職與下列因素有關:年齡、名校文憑、進階學位、外科背景,以及選擇公立醫院體系為生涯路徑。醫師擁有名校文憑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然其部分導因於名校與勞動職場的製度性連結。醫師勞動職場呈現區隔化與集結化特性。在不同的醫院市場區塊中,醫師由科部主任升任正副院長職的條件不同,顯示組織的市場位置會與組織內人員升遷機會有關。

關鍵字:醫師職場、主管職、生涯路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以往社會運動研究者重視動員結構與政治過程,在九○年代以來,社會學家開始注重社會運動與文化的關係。在既有分析途徑中,構框理論是廣為普遍運用的一種。構框是指建立一套詮釋外在世界的架構之過程,亦即是社會運動如何生產出文化的意義。本文探討,Snow等人一開始如何以互動論的理論預設來提出構框理論。在早期的看法中,構框是訴諸於支持者,而其主要作用在於形塑動員共識。相對地,構框的策略性與組織性面向則是較少討論。本文贊同構框理論應該擴展其研究範圍,納入策略與組織的考量。因此,構框除了強化參與者的動機以外,其策略性運用更可以用來(1)利用政治輿論、(2)維持參與士氣、(3)減少反對阻力。組織性構框方面,構框過程是受到組織動態所影響,包括競爭、合作、學習等因素。本文接受策略理性的預設,但是也主張應該避免過度的志願論立場。社會運動的理性是高度受限的,是受制於當事者的傳記背景、政治文化、構框劇碼等條件的限制。基本上,本文認為構框理論的發展潛力仍值得開發,如果能夠有系統地處理當前研究的一些歧異,社會運動的文化分析將會更有累積性。

關鍵字:構框、文化、社會運動、策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在西方社會學及經濟學分析中,比較日誌與直接詢問法對勞力時間的估計已有二十年歷史,這類研究卻未見於台灣。本文以已婚花農婦女為例,分別比較時間日誌與兩種直接詢問法,在估計無酬勞力時間的差異。此比較著重在確定時間日誌法之有效性,直接詢問法的高估情形,與高估現象的可能解釋。面訪調查資料輔以深入訪談質化資料的分析結果顯示,時間日誌法適合於估計已婚花農婦女的農務與家務工作時間。工作時間的高估與婦女所回答的工作時間長短息息相關。儘管在時間高估的社會心理解釋上仍分歧,且研究對象侷限在特殊產業的農家婦女,本文的研究架構與分析方法卻適切的提供台灣社會科學領域中時間測量方法研究的重要參考,尤其是時間運用、生活型態、兩性無酬勞力分工等相關研究。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包括修改社會讚許性的測量方法,重建對高估時間的模式分析,更多時問日誌的信度與效度的研究,多元方法綜合運用於時間測量方法的比較分析,鼓勵對其他自營職業婦女與其他學科領域從事類似的時間運用研究,以及從事具代表性樣本與追蹤樣本的反覆檢驗。

關鍵字:時間日誌、直接詢問、社會讚許效應、時間壓力感效應、迴歸平均效應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種族化」指的是將特定社群的生物或文化特性標示、界定爲自然本質的社會過程。本文檢視台灣仲介對於不同國籍的家務移工所賦予的種族化論述,以及仲介如何透過招募機制、訓練過程來強化族差異的建構。經驗資料的收集針對菲律賓與印尼藉家務移工進行比較,探討何以兩者在近年來呈現數量相對消長的情形。本研究發現,仲介業者藉由類型化的刻板印象,建構出階層化的種族他者,並且在移工勞動市場中創造市場利基,以及工作內容、勞動權益上的區隔。仲介業者在向雇主促銷印尼女傭的同時,必須折衷化解移工的「控制形象」上的矛盾,要把不文明、落後的移工形象,轉化爲有紀律、服從、專業的僕人。本文指出,仲介透過在三項具體的組織作爲來製造「理想的女傭」:(1)經由選擇性的招募管道,仲介刻意尋找溫順的、從屬於地方監控網絡的年輕農村女性;(2)經由規訓性的訓練課程,來「文明化」、「現代化」這些鄉下女孩;(3)經由服裝、髮型與個性的管理,來呈現出一種去女性化、符應雇主期待與理像的僕人樣貌。

關鍵字:種族化、他者化、外勞/移工、家務勞工、仲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分析台灣醫師處方決策的製度與組織的脈絡,探討藥商與醫院的管理暨採購制度對台灣醫師處方決策構成的限制與誘因。有許多因素會影響醫師的處方決策,本文的分析焦點是兩個藥商有關的脈絡:醫院採購系統與藥商介入藥品採購的方式對處方決策權的影響;藥商按醫療機構的特性對醫師採取差別化的關係建立策略,讓不同機構層級的醫師在進行決策時面對不同的參考架構。在醫療機構管理權上升的趨勢下,醫師間需協商使用藥品的品項,並接受院方的監督。藥商會針對醫療機構規模的差異,對醫師採取不同的關係策略。在大型醫院中,藥商通常會藉提供資訊、研究經費、無酬勞動力等方式影響醫師的處方用藥。在較小的醫院與診所中,交易主要是透過市場進行,藥商藉財務誘因影響醫師的處方決定。總結來說,台灣醫師的處方決策不必然以專業知識做為參考基準。台灣的醫療體系和醫管制度容許甚至無鼓勵藥商在各級醫院中使用非專業的手法;藥商得提供醫師許多滿足自利動機的選擇。政府推行各項政策以提高醫師專業知識、提升醫療品質的同時,與應留意這些政策在執行上是否過度依賴量化指標,反而擴大了藥商促銷活動的影響範圍,讓醫師面臨更多非專業誘因,對醫師的處方品質産生負面的影響。

關鍵字:處方決策、代理理論、專業規範、製藥業、組織規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運用性別角色論、時間可利用論、及相對資源論三種觀點來解釋家務分工的現象,並進一步探討性別展現或偏差中和的機制是否影響個人經濟依賴程度與參與家務的關係。資料來源是採自全國性調查之隨機樣本,有效樣本數爲1,874人,包括已婚男性977人,已婚女性897人。研究結果顯示:(1)當控制個人及家戶特質變項後,三個論點所增加的解釋力皆達顯著水準,其中以相對資源論對已婚男性及女性參與家務比例的相對重要性最高,其次爲性別角色論,時間可利用論只對已婚女性參與家務的比例具有解釋力;(2)已婚男女性的經濟依賴程度與其參與家務的比例呈線性相關,而非曲線相關。亦即,台灣已婚者大致上依循交換原則的行爲模式:擁有經濟資源者,在家務分工上較有協商的權力;經濟依賴程度較高者,較容易以勞力來換取維持生存所需之資源。因此,經濟依賴程度與台灣家務分工之間的關係並未呈現性別展現或是偏差中和的現象。

關鍵字:家務分工、經濟依賴、性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目的在根據既有文獻回顧二十年來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相關的社會及經濟問題,重點涵蓋四大議題:(1)遷徙衍生的區域及都市發展問題、(2)內部遷徙及邊際勞工流動問題、(3)跨國遷徙問題、及(4)「門戶開放」後的衝突和矛盾問題。首先,由於1980年代末台灣勞工流動發生重要的「逆轉」情形,人力由傳統南北分流變爲至北部的淨移轉,致使台灣的區域及都市産生進一步極化發展的問題,因此區域人力資本的質與量不平衡的問題比以前更加嚴重。有關內部遷徙的問題,政策應設法促進市場資訊開放及流通,以減少不必要的重複遷徙;台灣的失業勞工流動在促進失業者再就業的效果似已出現失靈的情形,該現象令人憂心;如何防止被迫離職者潛在問題在未來進一步惡化,有賴主動積極的勞動政策;而原住民勞工流動在提升原住民個人或家庭社經地位效果似乎不大,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在跨國遷徙的問題部分,對台灣內部影響最爲深遠者爲合法及非法外藉勞工問題;最後,門戶洞開後的衝突和矛盾問題主要源自外藉勞工對本國勞工就業已産生部分取代效果,且外藉勞工對低技術本國勞工的就業取代效果有部分反映在低技術本國勞工的內部遷徙裡面,外藉勞工對本國勞工流動雖沒有全面的排擠作用,卻有全面的阻礙作用。

關鍵字:人口遷徙、勞工流動、內部遷徙、跨國遷徙、區域及都市發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在1980年代中期之後發展的高科技産業,成爲當前帶動成長的新經濟。本文回顧並檢討台灣新經濟的研究,特別是製度取向的研究所累積的研究文獻。制度分析的研究者指出,台灣新經濟的重要成長機制是組織的規模化、企業之間綿密的學習網絡、生産組織與研究單位形成的特殊地方知識體系,以及國家産業政策的支持。本文利用新經濟的理想型做爲對照台灣個案的概念工具,比較歐美工業化國家的新經濟,指出台灣的新經濟並未能掌控突破性的基本科學知識,創投資本所扮演的與業角色與較有限。新經濟是台灣的資本主義生産模式演化的新階段,它重視利潤的累積,但是在社會分配效果的影響頗爲有限,政府對於新經濟産業的分配效果應加以檢討。

關鍵字:産業、科技、社會制度、發展政策、台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的學術評鑑制度引起諸多爭議,此一學術政策建立在特定知識觀之上,譬如假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並無二致,皆可透過論文於期刊發表的數量,來評鑑研究的績效等等。本文從社會科學的反身性談起,一方面探究社會科學在當前製度環境下遭遇的困境,另一方面論述社會科學知識應具有「開放性」和「公共性」的特質,方足以重建社會科學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本文亦針對前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會長布洛威(Michael Burawoy)大力提倡的「公共社會學」(public sociology),進行不同類型社會學知識的討論。本文指出,無論專業社會學、政策社會學、批判社會學、或是公共社會學,都奠立於社會脈絡之上,因此「開放性」和「公共性」意味著共通的普遍質素,讓知識可以更為靈活地與社會交織,並產生改善人類生活的效益。本文認為,開放性是使學術自由成為可能的條件,如果沒有足夠的開放性,知識像是處於封閉空間之中,不能令想像力盡情飛翔;而「公共性」則是使學術責任能夠落實的助力,如果缺乏豐沛的公共性,知識像是鎖在私人倉庫之中,不能發揮造福人類的效益。而台灣的學術界想要擺脫「知識代工」的宿命,須從誠實的自我批判著手,一步步解構不合理的權威、不必要的管制、不公平的遊戲規則,如此才能眞正激發台灣學術發展的潛能。

關鍵字:社會科學、開放性、公共性、合法性、正當性、公共社會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W. Arthur Lewis勞力無限供給的雙元經濟模型作為參考架構提出一個米糖雙元經濟模型。此模型指出,在糖(產品)市場的獨佔與甘蔗(要素)市場的製度性控制下,維生米作收益決定了出口部門原料供給者蔗農的收益,從而影響到日本糖業資本與蔗農間的利益分配,並因此導致米糖利益的對立。本文接著討論以蔗作相對面積作為米糖相剋指標的「爭地論」內部所存在的問題;此外,並透過數據與歷史事件澄清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蔗作耕地面積微幅下降的主因並非受到蓬萊米的排擠,而是市場需求有限以及生產技術的影響。 「米糖相剋」的真意乃是日本糖業資本與本地農民的利益衝突,而非米蔗爭地。

關鍵字:米糖相剋、不平等分配、殖民支配、雙元經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目前製度信任的實證研究,無論在統計分析方法、資料相容性、和匯合研究發現的能力上都遇到困境,不僅限制了研究者的分析想像,更導致制度信任文獻資料、理論和實證研究之間存在著嚴重落差。本文針對以調查資料來研究制度信任所出現的困境,提出一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以等級邏輯迴歸模型為核心之測量和分析設計,有系統地回答以敘述統計所不能回答的問題。本文以台灣為例,運用前後含蓋十四年,三十五個資料檔的資料,闡明此一分析設計對拓展制度信任理論之潛力。模型分析所得之主要發現如下:一、1990到2003年間人們對制度的信任程度持續下降,且下降的速度在增加中;而同期間人際信任的走勢並不明朗。二、民眾對制度的信任程度依高低順序為:專業角色、非營利組織、營利組織、體制、政府組織、職位角色。三、制度失靈風險的因素考慮進來後,有助於推斷,相對於政府組織,為何民眾比較信任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組織;相對於營利組織,為何民眾比較信任非營利組織。四、民眾以血緣、友緣和地緣形成的信任排序,固然明顯,然而陌生人則排在製度之後,成為最不受民眾信任的對象。

關鍵字:制度信任、人際信任、等級邏輯迴歸模型、台灣社會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根據許多理論,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由族群所構成交友的封閉性或階層界限將會減弱;然而事實上,在許多社會裹,族群間教育、職業分佈不同的隔離增加,族群交友界限也增強。而台灣可說很特別,族群間教育、職業與居住隔離減弱;不過三十年來台灣地區的族群交友界限確實有明顯減弱嗎?這是族群間居住、教育與職業隔離減弱的鉅視結構變遷,增加族群接觸機會所造成的嗎?這些問題雖具有重要社會學意義,相關研究卻非常有限,仍有待於進一步的嚴格量化研究來探討。本研究則運用兩份分別於1970年與1997年進行調查的全國性樣本資料,採用對數線性與相乘分析,探討上述問題。研究發現顯示:族群交友界限有明顯減弱,這可歸因於族群間居住、教育與職業隔離的效應減弱;不過比起外省與閩南的交友,客家與外省、閩南交友相對機會一直偏低,這可歸因於客家居住地一直集中於桃竹苗地區,而與外省、閩南有較大的隔離。這些發現都可用Peter M. Blau所強調的「鉅視結構因素」做解釋。

關鍵字:族群交友界限、居住隔離、鉅視結構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是以「諾那華藏精舍」92名皈依信眾的訪談資料,來瞭解參與密宗的信眾特質,並且以質性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方法,試圖找出一些社會結構性因素來解釋這一波新興宗教的興起。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受訪信眾的出生年主要分佈於1961至1970年之間,皈依精舍的年齡集中於26至35歲之間;教育程度專科以上者佔全體的二分之一;職業分佈是以白領工作為主;父親籍貫為外省者佔全體將近三成;(2)外省信眾的信仰變遷主要來自族群融合的影響。外省父親輩的信仰受到本省籍配偶的影響,從「無信仰」轉變到能接受供奉祖先,到大廟拜拜,甚至晚年也願意持誦佛號。而子女因受到本省籍母親的影響,也容易從「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的基礎上,轉向制度性佛教;(3)本省信眾的信仰變遷主要受到都市化的影響:一是遷移使個人和原居地的信仰脫節;二是都會生活方式對傳統民間信仰形態所形成的衝擊,較有利於制度性宗教的發展。遷徙使得本省信眾的信仰呈現「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在台北都會中很容易加入製度性宗教。在都會中出生成長的本省信眾,其父親輩信仰早已有「淡化」民間信仰的跡象,年輕輩這種「淡化」民間信仰和「淡化」佛教的情形比起父親輩更為明顯,也很容易加入製度性宗教。

關鍵字:密宗、台灣宗教、都會宗教、宗教變遷、族群融合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嘗試從教育改革當中極富爭議的「九年一貫課程」,尤其是其中的「社會學習領域」,探討其對台灣的公民社會可能帶來什麼影響。公民社會作為一種現代群體生活的組織原則或「可欲布景」,已為多數論者所預設或接受。公民社會的存在必須以成員所具有的「模組性」與「公民性」為前提,而「模組性」與「公民性」很大一部分是在教育過程中養成。以國民義務教育為骨幹而發展出的現代大眾教育體制,與資本主義及民族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同屬理性主義「現代性計畫」之一部分。在這個現代性計畫之下,公民社會的形成與運作才有可能。相形之下,台灣當前的教育改革,包含九年一貫課程在內,其「後現代性格」是十分明顯的。雖然後現代主義並非九年一貫課程的全部,也不能與教改直接劃上等號,但後現代主義許多成分與特質,例如不再獨尊理性,去中心,反權威,反後設敘事,強調差異、在地、愉悅、欲望等,程度不一地反映在當前的體制改革與教材內容當中。後現代所嘗試召喚的是一種迥異於「現代人」的新主體,其背後隱含的非理性與無理性主義不利公民社會所需的模組性與公民性形成,使得群體生活的道德基礎受到深遠的影響。所謂「教改亂象」反映的其實是一個難以為繼的現代性計畫,未來的群體生活將呈現何種風貌,值得省思。

關鍵字:教育改革、模組性、公民性、道德生活、現代與後現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工會運動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戰鬥性男子氣概。男子氣概是一種關係性的社會組織,特定男子氣概的展現也是立基於特定的環境,並且因而產生性別政治的效果。本文提出兩個層次的解釋,以說明為何台灣的工人需要依賴這種高度性別化的文化資源。(1)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工人缺乏其他批判性的傳統可以援用。在長期的威權主義統治下,工人階級喪失了原先激進主義的集體記憶。因此,工人不得不借用最原始的共同男性身分,以強化彼此的凝聚力。(2)從勞動組織的角度來看,以往的國營事業體制下,父權主義的男性角色期待與工廠內部的階級支配是處於矛盾的狀態。階級體制閹割了工人,喪失尊嚴的工人無異是「女性化」的存在。因此,工人階級期待他們的集體行動能夠表達他們被壓抑的男子氣概,工會運動也進一步鞏固了既有的性別不平等。

關鍵字:工會運動、男子氣概、父權主義、階級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新時代運動是西方社會新興的靈性追求模式,包含多元的思想體系與實踐模式,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與折衷性,其組織型態不同於一般宗教的層級組織運作,而是以鬆散的網絡組織形式來傳遞訊息與整合資源,並藉此連結各種團體成為具有類似訴求或宗旨的運動,台灣新時代運動亦呈現這種網絡組織的特徵。本文建構了連結台灣新時代團體的四種關係類型(個人聯繫、團體聯繫、網際網路聯繫及跨團體參與聯繫),並應用網絡分析的概念及方法檢視、比較四種關係類型所產生的連結效應,勾勒出台灣新時代團體的整體網絡圖像。本文分析的結果顯示:(1)台灣新時代團體的網絡是一種多重、多中心與分散的網絡組織形式;(2)團體聯繫的出現僅限於兩類新時代團體,並且與其他聯繫有高度的重疊性,意味著去組織化的特質;(3)其他三種聯繫網絡的重疊性相當低,發揮了外擴性的廣泛連結效應;(4)跨團體參與聯繫特別彰顯了新時代團體與一般宗教團體及社會團體的鑲嵌性,證實「個人與團體的二元性」在台灣新時代運動中的普及性。

關鍵字:台灣新時代運動、網絡組織、網絡分析、跨團體參與、宗教社會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臺灣在日治殖民中期開始,就出現大量的觀光設施與旅遊活動;但這種看似「現代觀光」的表象,其實摻雜著濃厚的殖民性格。也就是說,這段觀光勃興的歷史,蘊含雙重的社會意義:一方面,由於殖民者的觀光需求,臺灣在殖民時期出現大量具有現代意義的觀光設施;另一方面,在殖民主義式的被建構意像下,1930年代臺灣卻又出現不少本地人的旅遊現象。本文試圖對此二元現象提出分析,說明日本本國在昭和時期「新文化」帶動之觀光熱潮下,殖民者開始建立臺灣的觀光設施、開發觀光論述;而這個殖民觀光的硬體基礎,卻在日治中期造就了臺灣本地人民獨特的觀光樣態,既富含節慶性格、且以農民為主。透過對歷史資料的重新分析,本文指出,日治臺灣被日本殖民政府建構為「觀看對象」,而發展出一條早熟的、但朝向現代觀光的路徑。

關鍵字:現代觀光、殖民觀光、鐵道、風景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社會學界應該更積極進行政策社會學的研究,以提升社會學的公共影響力,避免因爲過度追求專業化而將這門學科銬上自我規訓輿社會隔離的鎖鍊。本文討論公共社會學輿強勢專業社會學兩個範型的問題,並指出社會工程學的可行性。政策社會學在台灣所面臨的經濟學霸權輿官僚情境的限制,文中亦加以分析。社會學家可以積極的跨越實證研究者的角色,在合理的理念基礎上,提出規範性的製度創新。最後提出新政策社會學的六個命題,作焉倡議政策研究的願景。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協力外包制度是廣泛存在於我國制造業的組織方式。國内目前封協力外包制度之研究主要有兩種取向,首先是由强调社會關系基礎的網絡式組織之角度來著手,其次是從强調績效的管理實務之角度来探討。道兩種特定取向使我们無法以整合性觀點来分析協力外包制度,且導致我們封協力外包制度背後連作機制的她自己認知有所偏頗。本文則採用整合社會舆經濟觀點的新分析模式,先從探討使用協力外包制度的根本原因著手,逸而探討協力外包體系中企業人力配置舆連用,然後再探討中鋼協力外包體系是如何建構起来的,以及體系中不同生産單位简互勤遇程背後的經濟及社會連作機制。我们以中鋼協力外包體系作焉研究的封象。一方面封中鋼公司及其協力廠商進行訪談及参舆颧察,另一方面則封所有協力廠商進行問卷調查。然後,我們再搭配質化舆量化資料進行分析。我們發现在中鋼協力外包體系中連作的廠商,其實是先從舆其生存攸關經濟的考量出發,待經濟關係建立後,再思考如何搭配社會機制来落實經濟利益,並鞏固層經濟關係。此外,舆經濟機制搭配連作的社會機制是多元化的,並非只有非正式的社會綱絡關係,其中還包括可以建立制度性信任的正式社會機制。

關鍵字:協力外包制度、彈性企業、勞動彈性化、社會網絡、社會機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從家庭策略的顴點探討家庭企業內女主人榮動參與撰揮的影響因素。作者利用一個全島性的抽樣調查中335個家庭企業樣本的資料,根據新古典經濟學派奠基於資本主羲生産模式的利潤極大化的家庭經濟策略,分析小型家庭企業女主人榮動參與撰揮機制。分析結果發現家庭企業的生産組織、家庭組織、勞動市場及人力資本因素會影髻家庭企業女主人的勞動參輿撰擇:企業工作性質偏向女性特質、家庭結構爲擴展家庭、有學齡前子女或企業的場住家時,女主人較可能在企業內就業。而外在勞動市場的就業機會則對於女主人在家庭以外就業有正面影響,教育程度較高的女主人傾向於出外就業及不就業的兩極化選擇。此外,個人的性別角色熊度傾向自主的,無論在家庭企業內或企業外的就業機率都含提高。
研究結果指出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利潤極大化的家庭經濟策略只能部分解釋企業女主人的勞動參與機制。本研究業討論台灣小型家庭企業採取存活經濟策略而非利潤極大化策略的可能性,指出在台灣家庭企業的特殊經濟臟絡下,存活經濟策略對於女主人的勞動參與選擇可能有較大的解釋力。後續的研究可進一步系統化的比較不同的家庭經濟策略與女性勞動參與或經濟地位之關係。

關鍵字:家庭企業、已婚婦女就業、家庭經濟策略、非正式部門、無酬家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就有關死刑民意本身就國際之相關研究追究問題的根本,再根據2006年台灣社會意向調查較為多量而有系統的一組有關死刑的問卷題組,包括各種對死刑是否應該廢除的態度、對不同重型犯罪行爲是否應該判死刑、對廢除或堅持死刑的理由、以及對法律處置犯罪相關者的態度等,進行分析探討。結果顯示民眾對廢除死刑的意見是很複雜的,雖然台灣民眾有76%的民眾表示不贊成的態度,但相對於十餘年來的調查,贊成者卻也大幅上升到21%同時,贊成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取代死刑者則有53%,超過不贊成者,有62%贊成死緩,而只有24%贊成暫時停止執行死刑。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對死刑是否具有遏止重大犯罪作用以及是否認爲生命是尊貴的,是影響民眾對死刑態度的重大因素。然而包括教育、宗教、年齡、性別等因素則多無顯著的影響。

關鍵字:死刑、廢除死刑、民意、政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以潛在類別分析方法來瞭解台灣社會的階級認同結構。分析資料來自1997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三個以不同方式詢問階級認同的題項。這三個題項除了可供選擇的階級類別不同外,其中一題沒有“勞工陪極”的答項。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的階級認同結構包括六個潛在階級認同類別。其中五個類別可分別命名爲:潛在中上、潛在中層、潛在中下、潛在工人,以及潛在下層等階級。第六個潛在類別則與無清楚階級認同意議者有關。
由於在榮力市場及工作場所的不同經驗,男性與女性受訪者的潛在階級認同結構有所不同。客顴階級及身份位置對於男性與女性的階級認同,也有不同的影響力。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設計主顴階級認同的題項,應該提供“榮工階級”的答項供受訪者選擇。勞工階級的認同者主要爲目前正參與勞力市場,且其職業技術層級爲非技術工、技樣工與服務工作人員。

關鍵字:階級認同、潛在類別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鑑於消费研究在歐美學界已經備受關注,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台灣的人文社會學界它還是屬於邊緣尚待開發的領域,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評介西方學界關於逛街購物的研究。本文從三方面來說明,首先,本文指出‘shopping’這個英文字在台灣有成爲“英語中用”的流行外來語的趨勢,但是shopping是一個挺複雜的概念,如何精確的翻譯,或是定羲shopping是值得討論的。第二,本文將從性别的角度来探討逛街購物是否男女有别,並且破除都是女人愛逛街的迷思。第三,逛街購物與社會關系,逛街花錢是一件隨性快樂的休閑也是一件理性又累人的工作,逛街購物是一項社會實踐,逛街購物就是生活。

關鍵字:逛街購物、性别與消費、消費、社會實踐、消費文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市民社會的討論,主要目的不在於提出論斷來認定某個社會是或不是市民社會,而是在經由這個概念的觀照,有助於瞭解某個社會中之外在權威和個人私人場域間動態性的複雜關係。本文的主要宗旨,即在於以當前台灣民問規模最大的志願參與組織-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爲例,說明其社會實踐背後所隱含的對於社會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其中所帶有的對於社會公眾利益與個人私人場域問的文化邏輯認定,同時,希望以此文化邏輯來和西方市民社會的運作邏輯相對照,說明其間的差異和其間有無可能相加以連結之處。和西方社會七○年代以來所出現的公共宗教相對比,慈濟在台灣的發展,的確與當代世界所出現的公共宗教有某種類似性,不過不同於西方社會的宗教先經歷私人化的擠壓後,再重回進入公共場域的歷史背景,慈濟的發展,它更接近於在全球化結構中各種西方力量衝擊下,本土民間社會自發性力量經自我重整後,由社區到社會的再生產與擴張。也就是就性質而言,它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產,而非市民社會的浮現。考察其內容,慈濟的運作模式所代表的公眾性社會實踐是一種「身體性的模型」,而非類似於西方公共領域中的「論述式的模型」。而出於華人「中央與地方雙軌統治/道德一元化意識形態」之治理邏輯,慈濟的「身體性的模型」,與其它「論述式的模型」的合作與聯盟,在地方社區層次裡的發生,會比其在全國性層次裡的發生來得更易出現。

關鍵字:慈濟功德會、市民社會、公共場域、公共宗教、新興宗教、公概念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鄉鎭「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程序爲中心,參與觀察案件的調解,還有這些案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以探討法律介入地方習慣的程度,以及法律與習慣混合的規範系統如何形塑民眾的公平與權利觀念。本文同時分析法律與習俗不斷遭遇所蘊涵的文化意義;以及法律宣稱的客觀理性在當事人策略運作時的工具性。一方面,本文說明在「鄉鎭調解委員會」裡的法律程序其實是在建構地方知識。我們可以從這個「準」法律訴訟的調解場合―法律領域和社會領域間的轉換-分析民眾如何將自己對法律的期待建立在地方裡大家認可的價值系統上。另一方面,本文探討法律觀念例如規則和公平是如何被實踐的。本文認爲規則不是一組外在、客觀的法律條文,它們的意義也不完全是清楚明白的;反而是,規則是在一連串的衝突和調解之中被「引發」出來的,甚至是在雙方當事人引用規範來強化自己的立場挑戰對方立場時,規則才不斷被敘述,被重新確認起來。

關鍵字:法律人類學、調解、程序研究、地方的正義觀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醫師執業生涯路徑類型,以及醫師由醫院受雇身份轉爲診所自雇所涉風險程度及其決定因素。本文探討在考慮專科別的自我選擇效應後,醫師職場在長期政經勢力影響下形成的階層化結構,如何透過醫師生涯初期的「地位取得」變項,影響醫師在中、後期由醫院受雇轉爲診所自雇的生涯轉換。以行政院衛生署所提供2002年全國醫事人員執業異動資料檔,選取進場時間(初次執業證照核發時間)爲1988年至1995年的內、外、婦、兒、骨科專科醫共6,111位醫師爲分析對象,檢視其於自1988年至2002年間的工作異動歷程,並利用對比涉險COX迴歸模式分析醫師由醫院受雇轉爲診所自雇自雇所需時間及所涉風險的決定因素。結果指出,醫師平均在醫院工作5.3年後(標準差爲2.43年)即會選擇診所自雇。醫師的生涯異動型態主要分爲四種類型:一、穩定型;二、流動型;三、轉換型;四、零亂型,其中以流動型爲主要型態。醫師生涯初期的地位取得對中、後期生涯路徑轉換有一定的解釋力,反映出醫師專業職場以學校派系、學制與組織位階化所鑲嵌的階層化結構,影響醫師中、後期的的生涯路徑選擇。

關鍵字:醫師、醫學教育、生涯路徑、生涯轉換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1990年的台閩地區人口普查資料爲基礎,使用九○年代的登記與調查資料估計標準年齡組成,並設定未來的總體參數,以多維家戶推計模型推估台灣至2050年的家庭結構變遷,同時以2000年的戶籍與普查資料比對推計結果,以評估此一推計程序的有效性。在2000年的結果比較方面,由於基礎年釋出資料的限制,使得推計的人口數量與2000年的戶籍登記資料有一些差距,但誤差率在1%以內,準確率相當不錯;家戶組成則是推計所獲得的結果可能較2000年的普查結果值得信賴。人口與家戶組成變遷方面,不論哪一種推計,均指出生育率長期下跌使得三代家庭的比率將先增後減,未來主要的家戶型態仍爲核心家庭,只是屆時的核心家庭內容與今日的核心家庭大不相同,一半是由老人所組成的一代家庭。在中推計假設條件下,2050年時65歲以上老人占全部人口比例爲38.83%,依賴比爲74.14%,獨居老人占全部老年人的15%。另外,由於離婚率逐漸攀升,單親家庭的比例將愈來愈高,特別是女性離婚後的再婚率較低,使得女性單親家庭的成長更爲明顯。

關鍵字:家戶組成、多維家戶推計模型、基礎人口、標準年齡組成、總體參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30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戰後外省大量移民改變了台灣人口結構,使台灣頓時成為多元族群的社會。過去文獻指出,僅管族群差異逐漸縮減,本省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仍較外省人為低。有些學者提出政治排外的論述來解釋族群不平等, 另有學者從家庭背景(如父母社經地位與父母教育程度、語言文化等)來討論影響不平等再製的因素。本文首先運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匯整資料來分析外省與本省族群在教育年數與初職職業聲望上的長期趨勢,發現兩者差異急速縮減。由此引出本文的問題:「何以外省人 作為一個優勢外來移民,無法持續其優勢地位?」奠基於蔡淑鈴等國內學者在族群不平等的先驅研究,本文試圖提出一個本省/外省差異縮減的可能解釋架構。從「79年戶口及住宅普查」資料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外省人有集中在公部門的情形,且外省人就讀文組或從事語言媒體相關職業的比例偏高。我們進一步運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針對中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分析,推論語言能力在聯考中的相對比較優勢及職業文化上的親近性,可能是導致外省人就讀文科或從事文職比例偏高的原因。這些實證發現指出,外省人移民初期在職業上的類聚與分佈,對於其後代的志向選擇及市場競爭能力有長遠的影響;由於語言上的比較優勢、文化上的親近性、及職業類聚的影響,導致外省人比較可能任職於公部門等較難累積「創租資才」、且不易透過代間移轉來繼承優勢的職業。這種在機會結構及競爭場域中的差異性人口分佈,可能是導致外省與本省族群社經地位迅速平等化甚至逆轉的重要結構性因素。

關鍵詞:族群不平等、族群類聚、文化資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是對台灣戰後人口政策的一次傅科式考察,焦點集中分析從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末期,台灣家庭計畫為何成為一個功效卓著的權力-知識綜合體之歷史形構過程。本文首先從形式人口學的「客觀定律」開始,說明台灣的人口轉型是一個「被壓縮的」過程,而人口學文獻對這一被壓縮的人口轉型所提供的解釋不足,國家的強力干預並沒有被很好地考慮進去。因此,我們挖掘當時國府制訂節育政策的轉折,指出家庭計畫的主導力量事實上是美國當時的地緣政治經濟考量,美國政府一方面透過台灣的政府單位制定人口政策,另一方面則訓練人口學者、組建「民間」團體,來形成一個有效執行家庭計畫的權力-知識綜合體。最後,我們對家庭計畫「生產性」的正反面進行評估,說明這個權力-知識綜合體的有效性範圍,以及它的負面衝擊─生育率加速下 跌帶來的快速人口老化,台灣社會對人口老化現象感受的鈍化,使得一個「生產性」的鼓勵生育政策無法誕生。

關鍵詞:權力-知識綜合體、人口轉型、家庭計畫、東亞地緣政治、人口老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在1980年代台灣茶主要市場從國外轉向國內之後,內銷價格迅速上漲,不但遠高過外銷價格,更超越國際高級茶葉的售價。台灣茶在國內能夠具有高價的基礎為產地獨特性宣稱,這不但使得進口茶無法取代之,更進而創造出專屬於台灣茶的壟斷租,讓台灣茶作農家可維持生存。本文即是探討台灣茶壟斷租的創造,發現這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產物,來自於各時期的不同社會行動。這個社會建構過程大致可區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為1980年代的「台灣烏龍茶」,特徵為選擇性歷史的建構,涵蓋喝茶為台灣日常文化、悠久的茶葉產地、台灣茶即是烏龍茶。在1990年代則提升至「高山茶」,特徵為實體差異的建構,涵蓋高山產好茶、獨特的高山茶口感。不過具有台灣高山茶特質的境外茶葉已經出現,台灣茶的獨特地位正遭受強大挑戰,新的產地獨特性建構成為當前課題。

關鍵詞:壟斷租、社會建構、台灣茶、烏龍茶、高山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戰後台灣雖然處在金融壓抑環境下,卻在短短幾十年間創造驚人的經濟發展成就,曾被譽為「經濟奇蹟」。這樣的現象令人好奇,在欠缺正式金融有效滿足或支援相關金融服務之餘,當時台灣主要的經濟行動者,究竟如何解決日常資金運轉的難題?本文認為戰後自上海傳入台灣社會的「遠期支票」,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從單純的支付工具,支票的「遠期化」產生支票「信用化」的質變,成為一般工商(特別是中小)企業非常重要的信用工具,潤滑、驅動著企業日常運轉所需的資金交換流通。本文嘗試從當時的相關法令規範(票據法、票據刑罰)、制度設計(銀行甲存戶、票據交換所、司法體系)、產業條件與市場關係等面向,闡述此一台灣經濟學習使用「信用工具」的過程。在本文看來,因為遠期支票的普及使用,使得台灣經濟交換的層次,得以從現金交易升級進入期票信用交易的層次,具有某種程度的信用革命意涵,對台灣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遠期支票、刑罰、票據交換所、信用、融通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當一個國家提高班級內學生數學表現的同質程度時,是否會增強家庭背景對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研究使用2003年的TIMSS資料庫,共包含47個國家區域的八年級學生與26個國家區域的四年級學生。筆者首先跨國家與跨年級分析家庭背景對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家庭背景對台灣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從四年級到八年級遽增,約增加了兩倍。台灣八年級學生的數學表現高度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影響之大,居47個國家區域的前幾名。最後,筆者以同時有四、八年級學生參與的25個國家為分析樣本,運用雙重差分迴歸模型來控制未觀測到的國家間差異,結果發現班級同質程度的提高,會增強家庭背景對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

關鍵詞:家庭背景、能力分班、數學成就、跨國學習評量、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運用事件史分析的研究取徑,勾勒出小學校長生涯晉遷的貫時性樣貌;探索小學校長生涯發展的性別差異面向,並思索其中的社會結構性因素。研究者以現任校長過往生命過程中的婚育事件及職位晉遷等事件的年代資料為基礎,分析其擔任主任、校長行政職的事件分別是在何種狀態之下發生?受到那些因素影響?是否受到婚育因素或家庭照顧工作責任的影響?
本研究探究性別權力運作如何具體展現在男女教育工作者的職位晉升過程,發現每一位女性校長「成為校長」(從教師到主任再到校長)所花的時間,遠多於男性校長。在教師到主任升遷階段,女性升任主任的機會值只是男性教師的0.635倍;而從主任升遷到校長的這個階段,女性升任校長的機會值仍低於男性,但與升任主任階段比較已有改善。 男、女校長在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中,大多數都會經歷婚姻與為人父母等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但是這些事件對於男性的職位晉遷卻影響較小。本文從照顧工作及其相關連的責任負擔切入探討其箇中梗概,希望能喚起政策與大眾對此議題之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性別與生涯、照顧工作、國小校長、事件史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十餘年來西方國家重視兒童貧窮現象,且已經有許多的相關研究與政策因應。然而,台灣地區官方至今並無針對兒少貧窮的相關數據,學術界也尚無正式的估計。基於此,本研究採用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1991至2005年原始資料,以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一半作為貧窮線,分析具有18歲以下兒少家戶的貧窮現象。研究發現兒少貧戶率低於總家戶的平均,更明顯低於老人貧戶率。若根據老幼貧窮比的計算,也未呈現「貧窮兒少化」現象,反而在2002年之後具有「貧窮高齡化」的傾向。若觀察「單親戶」與「雙親與未成年子女戶」這兩類「有兒少家戶」的貧窮率,相對於全體家戶也沒有發現惡化的趨勢。進一步檢視「有兒少家戶」戶長性別差異,發現女性戶長家戶貧窮率明顯偏高,並經多變項邏輯迴歸分析,發現「戶長性別」淨影響較「家庭型態」為重要;具體來說,兒少生活於「女戶長家戶」比生活於「男戶長家戶」多了60-70%的機率會落入貧窮。雖然在台灣兒少貧窮不論絕對或相對水準尚未形成重要議題,但了解過去15年兒少貧窮的主要因素,有助於政策擬定方向,可避免步西方工業國家之後塵。

關鍵詞:貧窮、貧窮比、貧窮兒少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9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針對學界對朱天心作品表現高度研究興趣而形成的「朱天心現 象」,本文以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之社會學關係主義為方法,試圖探究此現象的成因與內涵,並嘗試理解其與當代台灣認同議題與族群關係的發展,有何關聯之處。本研究認為:「朱天心現象」的重要社會性意涵在於,作家的主體行動與書寫,被當成具代表性的外省人認同理念型,是一個可與不同行動者參差對照的重要參考點。這個參考點不斷地被「拿來參考」,以定位行動者自身、定位外省族群、定位國族政治。 其間複雜又密切鑲嵌的對話過程,展現了認同議題在當代台灣社會的不可迴避性,及認同辯證過程中所產生的強大張力與緊張關係。

關鍵詞:朱天心、朱天心現象、認同、外省人、參照點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應用「年齡─時期─世代」觀點,探討台灣民眾的心理需求、疏離感及身心困擾程度的變遷,並檢驗此三類變項間可能存在的關係。使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在1995年、2000年、2005 年的調查資料,採取Yang and Land(2006a)的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Cross-Classified Random-Effect Model),從個人層次、時期層次及世代層次分析心理需求、疏離感及身心困擾程度之所以出現差異與變遷的原因。主要發現如下:(一)台灣民眾的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隨著時期有顯著變化,心理需求隨時間降低、身心困擾隨時間增加、 社會疏離感則成U型改變。(二)控制人口變項的效應後,心理需求、 疏離感與身心困擾的世代差異並不明顯。(三)身心困擾隨著年齡成U型變化,40歲左右的台灣民眾身心最健康。(四)自我實現心理需求愈高,身心困擾愈少;疏離感愈高者,身心困擾亦愈高;但加入疏離感後,自我實現心理需求對身心困擾之影響消失。

關鍵詞:心理需求、疏離感、身心困擾、年齡─時期─世代效應、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補習是學校教育體制外一種補充性或補救性的學習活動,被視為有利於教育成就取得的一種手段。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三學生參與數學科補習是否有效、效用多大,以及什麼類型學生補習的效益最大等三個研究議題,為了回答這些議題,我們也會瞭解誰會去參與補習。
本文分析資料取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TEPS)第一波和第二波國中樣本資料,經整理後共得11,373個有效樣本數。運用邏輯迴歸,以及「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從事「反事實」的分析後發現:(一)除了社經背景因素外,學習環境愈佳和個人先備能力愈高者,愈可能在國三時參與數學補習;(二)數學補習有其正面功效,但對於國三參與補習者而言,其效果值並不大,約為0.125個標準差;(三)國三參加補習者中,如果補習的傾向分數越高、先備能力愈好,或是父母教育程度愈高者,其數學補習的平均效果比較小。

關鍵詞:補習、教育成就、教育階層化、反事實、傾向分數配對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聯合國人居署的研究顯示,人類正跨越一個新的歷史里程碑:全世界的都市人口於2008年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然而,在這個都市化的過程裡,都市貧窮問題卻益發惡化,貧民窟,甚至是巨型貧民窟的出現與蔓延,已蔚為當代奇觀。本論文討論了晚近都市化,及其政治經濟背景,並批判當前主流對於解決貧民窟問題的對策與預設。當面對這樣的全球新情勢時,不只是傳統的都市理論、階級理論與發展社會學都有再更新的必要,同時也應該在這個宏觀脈絡下,注意到中國都市化經驗的特殊性。

關鍵詞:都市化、貧民窟、新自由主義、結構性調整計畫、非正式部門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有三:(1)探討台灣跨族群婚的代間影響及其族群間差異,(2)探究跨族群婚的代間影響隨世代和子代教育的變化,(3) 比較「娶媳婦」與「嫁女兒」的跨族群婚代間影響之差異。分析資料取自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共九期的合併檔資料,總分析樣本數為11,275組婚姻配對的兩代資料。娶媳婦資料為婚姻配對中先生的族群婚配與先生父母族群婚配的組合,嫁女兒資料為婚姻配對中太太的族群婚配與太太父母親族群婚配之組合。使用表列分析和邏輯迴歸分析,並驗證六個研究假設。分析發現:在控制了族群、世代和教育的影響後,親代跨族群婚家庭的子代跨族群婚的機會比較高,不論是娶媳婦或嫁女兒都是如此, 不過跨族群婚的代間影響會隨世代而下降,但子代的教育本身會增加其代間跨族群婚的機會。娶媳婦的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效果有族群間的差異,且其代間影響強度也隨世代減弱,但沒有隨子代教育的上升而減弱。相對的,嫁女兒的跨族群婚雖也有代間影響,但影響沒有族群間的差異,同時其代間影響強度也沒有隨世代減弱,卻隨女兒教育的提升而減弱。總之,台灣社會跨族群婚代間影響會因族群、子女代教育、子女代的出生世代和娶媳婦與嫁女兒而不同。

關鍵詞:跨族群婚、跨族群婚代間影響、族群、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似乎是許多休閒活動的普遍現象。而「眾樂樂」到底是透過什麼類型呈現,通常又會隨著休閒時對社會性的主觀需求、客觀休閒行為、實際接觸對象而有變化。本文綜合休閒研究、社會性、社會網絡這幾項研究的傳承,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07年的「休閒生活」調查資料(n=2147),分析眾樂樂的內涵。研究架構參考社會網絡的分類,依據「休閒時和親朋好友在一起的傾向」來區分無伴或結伴式休閒,並以「休閒時接觸總人數」辨別接觸對象的數量和廣泛程度,然後再分別根據這兩項指標來剖析台灣民眾的休閒滿意。不論是從「純粹的休閒趣味」或「綜合性的休閒滿意」來衡量,「休閒時是否經常結伴」、「和其他共同參與者接觸人數」兩項都和休閒後果有正面關聯,其中又以綜合性的休閒滿意更容易隨著社會性而有變化。一般來說,「無伴或結伴式休閒」可以有效區辨休閒趣味和廣泛的休閒滿意;「休閒接觸對象的人數」則能夠更強而有力地辨別生理、教育、美學這些廣泛的休閒滿意。這兩項社會性的指標進一步產生交互作用,顯示出 「結伴休閒者」如果能夠同時「多接觸其他的休閒參與者」,則休閒的各方面後果更加令人滿意。

關鍵字:休閒、社會性、社會聯繫、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根據台灣全島性的抽樣調查中314個家庭企業的樣本,檢驗存活策略理論解釋家庭企業內妻子勞動參與選擇機制的適用性。以台灣家庭企業部門為例,本研究發現邊緣部門的家庭中已婚女性的勞動參與機制並不符合過去普遍應用的新古典經濟學派理論,卻符合奠基於家庭經濟生產模式的存活經濟策略理論。在流動經濟策略與家庭存活經濟策略為相競理論的前提下,本研究使用關鍵檢定(crucial test),檢驗相競理論的互斥假設,包括家庭組織、生產組織、以及人力資本因素對於家庭企業內妻子勞動參與的影響。檢定的結果顯示,家庭企業的妻子的就業選擇機制,符合存活策略的預期,而不符合流動策略的假設預期,肯定存活經濟策略對於小型家庭企業已婚女性就業選擇機制的解釋力。本研究的發現透露出在邊緣部門的家庭,面對不利的市場及制度環境,傾向於採取家庭存活經濟策略,有別於主流部門追求最大生產效率的運作邏輯。

關鍵詞:家庭企業、已婚婦女就業、家庭經濟策略、邊緣部門、相競理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台灣關於性別、族群關係、階級等差異與不平等的教科書研究,已經累積了顯著的成果,但對教科書中障礙者意象批判性的反省卻十分缺乏。本文運用內容分析,檢視1952到2003年間國小教科書中障礙者的意象,包括身心障礙者的角色出現的數量、類型與詮釋的方式。同時,本文將從障礙研究的角度出發,探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台灣身心障礙者的意象在國小教科書中的社會建構。並從障礙研究的角度,針對教科書中障礙者意象的再現提供批判性的反省。針對國小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中,我們指出台灣國小教科書中身心障礙者再現的幾個特點:(1)身心障礙者在課本中出現的比率非常少。在包含障礙者的課文中,障礙者的意象以肢體障礙為主,心智障礙者幾乎不存在;(2)指稱方式從 「殘廢」,轉變為「(身心)障礙者」;(3)兩極化的障礙者意象:課文中身心障礙者的論述不是可憐的、需要幫助的、就是勵志的,可以鼓舞一般人的;(4)「障礙」被定義為個人問題,忽略了社會環境所造成的障礙;(5)缺乏身心障礙者的聲音與世界觀,也缺乏障礙者的異質性及多元文化觀點的討論。

關鍵詞:障礙研究、內容分析、教科書、社會模式觀點的障礙、健常能力偏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6
DOI:
摘要 Abstract
逛街購物(shopping)在西方社會學科中已經被充分探討,但是台灣卻少見社會學門的關懷。本文的目的是將看似平凡而且瑣碎的女性逛街購物的經驗,納入消費文化的研究範圍,逛街購物不是一個屬於自我陶醉的個人行動,它是現代人必須參與的社會實踐。本文以社會的時間觀與自我為軸線來呈現台灣女性逛街購物的面貌與經驗。本文以獨行俠、從眾者、賦權者和精算師來凸顯其特性,表示女性是如何的支配時間與金錢,同時也呈現女性自我認知和與他人互動的關係。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為了「命名」之便所做出的區分,任何一位女消費者可能同時擁有多重的形象,例如獨行俠也有可能就是逛遊者、賦權者。也就是說,四者之間並非是相互排斥的關係,很多時候這四種逛街購物的特質是可以排列組合在一起的。女性享受獨處的時間,同時也滿足了視覺的觀賞和身體感官的愉悅。當她們在看流行,比較價錢和貨比三家的時候是精打細算者,然而她們也不自覺的陷入商品規格化的制約,在商場中努力找尋的其實是和廣大眾生一模一樣的東西,而非單獨為個人量身訂製的產品。但是消費者還是願意花很多時間逛,就是在尋尋覓覓、搭配出一絲表達自我獨特性的創意,磨練和展現個人的消費判斷能力。逛街購物的社會實踐中包含對既有的社會價值的抗拒和妥協,女性就是在這樣的辯證之中,認識自我、定義自我、肯定自我。

關鍵詞:逛街購物,女性消費者,時間觀,自我認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6
DOI:
摘要 Abstract
東亞新興工業社會如台灣,是否已經走向後工業化或者全球化的趨勢?本文比較了新馬克思主義、後工業主義與全球化理論等三派主要的社會轉型分析,發現三派理論在社會轉型的動力、階級結構的改變、階級流動的變化、勞動市場性別分工的變遷、收入分配的趨勢與階級政治的後果等方面各自做出了不同的假設。根據台灣的官方統計數據與1992-2007年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樣本,以及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類型劃分,本文的分析發現:首先,在過去近二十年間,台灣的階級結構發生了相當的轉變,自僱者與無酬家屬勞動者快速減少;專業技術人員擴張,「黑手變頭家」與 「頭家娘」現象則在消逝中。其次,在階級流動方面,父母的階級位置對子女階級繼承的影響有限,階級流動越來越依賴文化資本的代際傳遞。第三,隨著高等教育擴張,女性勞動力大量進入專業技術位置,男性體力工人與自僱者的收入相對下滑,可能縮減了兩性之間的工資差異。最後,台灣的所得分配不平等主要來自資本主義的階級分化,但非技術工人與技術工人的差異也在擴張,資本與技術擁有者的利益提升, 可能是貧富差距惡化的兩個主要來源。台灣過去二十年來的階級結構與社會不平等的變遷,雖然仍具有無產化的特徵,但後工業化才是主要的轉型軌跡。

關鍵詞:社會階級,社會階層化,新興工業國家,所得分配,社會變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探討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發展和創新模式。我們認為解釋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演化過程,必須考量全球商品鏈、國家機器角色和廠商技術能力之間的搭配關係。本文指出,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發展有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在1990年代以前,全球製藥產業被少數公司壟斷,台灣政府雖欲推動生技製藥產業,但缺乏對該創新型產業的理解,且政策規畫未掌握全球商品鏈的分工狀態,致使國家介入方向不明,無法與廠商緊密結合而成果有限。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的第二階段,由於國際生技製藥產業朝向將藥物的商品鏈切分開來,並開啟了委外研製模式。在此階段,一方面台灣政府開始大力扶植生技製藥產業,同時放棄以衍生公司主導產業的作法,代之以建立平台來推動;另方面廠商也逐漸切入產業商品鏈的不同區段,而呈現出新的創新類型。不過我們也將指出, 此類生技製藥產業的創新模式,雖能成功的與台灣中小企業結構特性結合強化廠商能力,但是這樣的模式卻僅有利於受國家資源支持的廠商, 而無法像過去一樣可以「創造」產業和就業。

關鍵詞:生技製藥、全球商品鏈、產業升級、創新、台灣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6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26
DOI:
摘要 Abstract
審議民主的支持者認為,審議民主一方面可以通過公民們集思廣益的辯難來避免專家政治的知識獨斷(民主原則),另一方面又能夠經由 公民們追求「共善」的理性論證來提升民主決策的品質(知識原則), 審議民主因此是通過「多元」與「審議」來兼顧公共決策中的民主參與 與專業理性。本文首先從審議民主的文獻爭論中指出,知識原則與民主 原則其實存在著矛盾,主要是因為審議民主的理論爭議中,對何謂「理性審議」欠缺一個知識論的說明。第二部分本文論證,專業知識之所以被認為比常識優越,是因為傳統上認為它是邏輯有效與經驗客觀的,但是「客觀的」經驗事實其實是滿載理論意義的(theory-laden),而理論的邏輯有效性是跟其它配套理論形成一種網絡式的互相解釋。因此知識真值的成立存在一種內在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各種可能的理 性觀點平等地浮現。因此,一個共識或公共決策得以做成,必須依靠某種超越這些同等理性的觀點之決斷,這個決斷本質上就是一種權力的支配。因此,審議民主一方面雖然可以解釋為決策權力的民主化,但是同時也是倚賴知識為工具來進行的權力支配活動。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則以高雄跨港纜車公民共識會議為例,說明它的舉辦、爭議過程與最後的共識是如何在各種知識與權力的歷史條件中互動產生。
 

關鍵詞:專家政治、審議民主、知識的不確定性、公民共識會議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過去50年來台灣剖腹產成因的學術研究作為分析對象,試圖描述其知識變遷特性,解釋其為何轉變,並分析其後果。主要資料為102篇相關研究論文的內容分析,並輔以檔案資料、國際文獻、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本文提出「醫師不再研究臨床因素」,作為台灣剖腹產研究的重大轉變。自1960年代開始,產科醫師以醫院病歷進行調查,在自己的社群進行發表與討論,以胎位不正、前胎剖腹等臨床因素,作為分析重點,並針對產科的技術面提出改進方案。1990年代開始,剖腹產擴大為公共爭議,在知識位階與研究標準的改變下,產科醫師不再從事相關研究。公衛、醫管與健康經濟學家轉而以健保資料庫作為主要分析對象,並著重以婦女行為與制度因素作為主要解釋模型,臨床因素僅為控制變項,並且受到黑盒子化。研究成果的政策意涵也轉為強調檢討健保制度、機構因素以及民眾行為。本文主張打破產科知識作為鐵板一塊的分析模式,看重產科研究對於生產改革的潛在貢獻。本文建議改造知識生產結構,將臨床因素重新納入台灣高剖腹產率的研究重點。才更可能為台灣10多年來高居不下的剖腹產率,建立更清楚的解釋圖像,鋪陳對焦的改革藍圖。

關鍵詞:知識生產、科技與社會研究、臨床因素、剖腹產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相較於過去對障礙兒童親職的研究,經常使用心理病理學的取向,來關注家長的壓力與適應過程,本研究提出「運籌行動」(logistic action)來概念化參與早期療育的家長,如何扮演積極形塑照護軌跡的行動角色。經由訪談24位主要照護者,以及分析網路上詳細記錄孩子早療史的部落格,本研究發現這些家長為了回應台灣當前多頭馬車式的早療服務體系,以及孩子發展遲緩高度變動的問題軌跡,必須在各種療育服務的生產端與孩子作為消費端之間,發展出細密運籌的能力,透過密集的訊息工作、連結工作與身體工作,規劃出全面性的療育計畫並付諸 實踐,讓表面上唯專業主導的療育工作得以進行。這種運籌式的醫用者行動,將增益過去文獻中對醫用關係的理解。因此,遲緩兒的家長不只是作為醫療服務接受者,需要專業者來照顧他們的需求,也不僅是擁有對孩子的專屬個人知識,需要專業世界加以傾聽,而是應認可他們作為運籌師的角色,相較於只從事片段工作的個別專業者,更具備為孩子統 籌治療方案並適時調整的資格與知能。

關鍵詞:發展遲緩、照護軌跡、運籌行動、醫用關係、早期療育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研究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三地社會關係的不同模式,及由此導致個人獲取社會資本差異的影響過程。我們採取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測量社會資本,並呈現社會關係在三個社會所呈現的模式差異,如親屬關係、工作關係、機構關係、朋友關係等。經濟結構(工業化及市場化)、文化與社會制度、政治經濟體制等因素,可能可以解釋這三地社會關係的類型差異以及因此導致的社會資本取得的過程。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美國、中國大陸具有不同的社會關係類型。在美國,工作關係、朋友、親屬關係在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中,基本上彼此分立、涇渭分明;其中,相較於工作和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對於獲取較好的社會資本有最強的作用。中國大陸的社會關係顯示多重關係交織的脈絡:朋友、親屬、同學、同鄉等關係相互交織,且值得注意的是,朋友並沒有成為獨立的社會關係類型。台灣的社會關係類型介於美中兩者之間:朋友是社會關係的獨立類屬,但還是和親屬關係存在某種程度的交集。研究資料顯示,經濟結構(工業化及市場化)的解釋觀點,相較於「文化/社會制度」或「政治經濟體制」的解釋,比較能解釋我們所呈現的社會關係類型及作用的跨社會差異。同時,它們也揭示了華人社會文化的持續影響力以及文化與社會變遷的緩慢過程。另外,本文也呈現華人社會的「關係」內涵以及「同質互動」(homophily)社會機制的影響力。

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網絡、關係、跨國比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從「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的概念架構出發,探索溫州、無錫、建始三地農村基層政府從企業家轉型為收租者的過程。本文強調「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中「幹部目標責任制、上級政府財政支出責任下移、社會主義父權制」的制度安排,不僅降低國家科層體制的監督能力,而且敗壞基層財政紀律。「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進一步形塑幹部個人理性思維與行動選項,壓縮鄉鎮基層與上級政府在財稅分配中的議價空間、降低鄉鎮負債的交易成本、提高幹部任期的政治折扣率,因而促使基層幹部只顧追求個人短期政績而犧牲地方長遠發展的理性抉擇, 並使農村基層幹部從企業家走向資源掠奪的土地收租者,甚至負債,從而導致中國農村基層政府陷入赤字預算與債務的軟預算病態。

關鍵詞:準計畫行政體制、軟預算弊病、收租者、幹部目標責任制、社會主義父權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探究,位於世界經濟與政治體系邊緣的越南中小企業台商,如何運用和越南女性締結親密關係取得「彈性身分地位」,以實現跨國資本的積累;作者發現台商在挑戰民族國家的紀律以求跨國資本積累的同時,也影響了他們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越南台商原是以男權制對女性的從屬性想像,讓具有越南公民身分的妻子/女朋友作為企業人頭,來突破固著的民族國家與公民身分之間的必要連結,也就是說,以此作為「在地化的策略」來游移於不同的民族國家之間尋求經濟利益。但是,此時的越南女性並不只是以她的性別身體,更是以她的公民身分和台商建立親密關係;當她成為台商的人頭後,經由國家賦予了男性台商無法擁有的公民權益,越南女性進而取得相對於台灣男性的性別權力,這是在原先男權制親密關係想像中的非意圖結果。

關鍵詞:公民身分、台商、越南女性、親密關係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在1959年約有13,000位西藏人追隨達賴喇嘛流亡到印度,其後仍有許多西藏人陸續翻越喜馬拉雅山,到達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等西藏鄰國,尋求政治庇護,成為流亡的政治難民。在流亡印度屆滿50年當中,流亡藏人透過集體的努力找到在印度安身立命所在,建立了一個自給自足的流亡經濟典範,其中季節性的毛衣貿易生意成為他們在印度維 生的重要經濟活動。從事毛衣貿易必須離開藏人定居點到印度人所在的城市長達數月之久,建立市場並必須在個別販賣所在地成立毛衣協會, 執行與印度地方政府交涉的任務,提供藏人毛衣商互助的組織,此外更 集體發展出價格策略與經營紀律的作用,使得流亡藏人能夠以公平合作的方式維持市場運作,而不會產生因彼此競爭而危及共同利益的結果, 所表現出來的是集體實作所展現的「道德經濟」。根據在印度各城市所 蒐集的藏人毛衣市場與協會的田野調查與訪談資料,呈現一個族群如何在流離的處境中發展出「社會性」、「道德性」的經濟過程,維持族群的集體生計行動,同時展現了道德經濟的發展機制。

關鍵詞:流離、流亡藏人、毛衣貿易、市場競爭、道德經濟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台南府城民間廟宇宗教論述的生產模式以及它們所處之廟際場域的公共性建構。本研究強調神蹟特質的偶發性事件是宗教領域建制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具體反映在廟宇的經營運作就是「超越的公共認知」與「世俗的公共認知」兩者共生共構的建制化過程。本文據此提出了「超越性論述/世俗性論述」兩者間存在有一種雙向轉譯複寫的運作機制,並說明它是民間宗教公共性論述生產的重要特徵。在這個分析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台南府城的廟際場域自民國60年以來,逐漸出現有社團化的發展。此社團化發展具體表現在廟際場域的現象就是(1)宗教論述所體現的公共觀由「境」朝「勢」的內涵轉向;(2)廟際場域中出現有公共性的多元建構,並分別展現在三個不同的面向上。 文章最後延伸反省了民間宗教廟宇的動能與現代各地出現的文化在地運動(如社區總體營造)兩者整合的困難及可能性。

關鍵詞:民間宗教、公共性、廟際場域、廟宇交陪、雙向轉譯複寫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大型市場組織中存在已久的親屬關聯之現象,並藉著回顧主要的理論傳統、推論研究假設,並進行統計測試以尋求適當的解釋機制。本研究根據2008年中華徵信出版之臺灣集團企業名錄500餘家樣本,大規模蒐集並比對各集團企業之間的分家、聯姻以及合夥經營所產生的親屬網絡資訊,並建構分析模型與分析。研究發現家族控制越鞏固、集團規模越大,政商關係較佳、以及具備壟斷或寡占經驗之集團,產生親屬網絡頻率越高。經驗分析肯證家族論與政治經濟論的觀點,而挑戰後工業化理論的論點。本研究探討此發現在組織研究、 經濟社會學、階級分析與經濟發展等相關理論之意涵,並建議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詞:集團企業、親屬網絡、親控集團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探討街頭抗議暴力產生的影響因素。政治機會結構的開放與否,為街頭抗爭事件的多寡以及抗爭中暴力行為是否出現提供了一般性的解釋架構,但卻無法對特定抗爭行動中暴力發生的可能性作一有力的解釋。本文指出由抗議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抗議民眾、警察、抗議目標─的特性、作為、與互動所共同構成的「抗議情境」是導致抗議活動中集體暴力發生的主要因素。以1997年至2006年的台視新聞影音資料中的501個街頭抗爭事件為分析資料,二元邏輯迴歸的結果顯示:針對企業、人數中等的群眾(100-999人)、以集會為主要方式的街頭抗議行動,增加了集體暴力發生的可能性;高組織程度與以勞資關係為訴求的抗議行動則較不容易產生暴力;若將現場作為納入觀察,則發現,抗議群眾對媒體發言的安排、警察的舉牌行為,兩者與是否發生暴力事件也有著高度的相關。

關鍵詞:抗爭、抗爭目標、警力、暴力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健康測量是研究健康不平等課題的核心,長久以來,學界對自陳評量的效度,保持某種程度的批判,並用以反省健康不平等的研究發現。 然而,因著就醫紀錄的不易取得和複雜性,學界仍以受訪者自陳資料,作為衡量個人健康的主要根據,甚少使用就醫紀錄作為健康測量指標。本文建議運用潛在側圖分析法,分析就醫紀錄,從行為面推測健康情況,以解決就醫紀錄過於複雜的挑戰。本研究使用的資料有二:具全國代表性的「2000年全民健康保險承保抽樣歸人檔」及「2001年國民健康調查」。「承保抽樣歸人檔」近93萬樣本於2001年全年的就醫紀錄之側圖分析,結果顯示四組的分類是最適模型,依其就醫特徵與疾病診斷,其健康等級依序為「零就醫組」、「門診使用組」、「短期住院組」和 「重度使用組」。文中除了討論分組結果的信度外,並將此分組與疾病診斷、就醫文獻相比對,以檢驗其效度。最後,受惠於全民健保資料和調查訪問資料的串連,將分組結果與調查所得之自評健康進行比較,彰顯本分析結果在理論和政策應用上的潛力。

關鍵詞:健康測量、醫療利用、健康不平等、「承保抽樣歸人檔」、潛在側圖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將市場社會學中對市場秩序的討論帶入發展型國家的討論,提出國家結構/政策-廠商(資本)-市場的分析架構,解決以往無法解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結果關連的問題,並以臺灣大型造船業的失敗經驗作為負面案例,檢證這個觀點。本研究指出,發展型國家理論儘管強調國家與市場的互動,但焦點集中在國家結構以及國家與資本關係,對市場所面臨的協調問題缺乏足夠的關照,以至於無法分析產業政策的成敗。本文指出能否解決市場的協調問題是產業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而國家結構與產業特性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詳細分析中船的歷史,指出中船失敗的主因在於臺灣國家結構與造船業所需的市場秩序並不相容,因此中船雖然在創立初期成功跨過技術門檻,但遲遲無法與臺灣主要航商建立協商機制以克服景氣波動、穩定市場秩序。政府雖然提出國輪國造政策,保守的金融體制以及公私部門間網絡的匱乏導致國輪國造政策失敗,進而導致中船錯失臺灣貨櫃船隊擴張的歷史契機,每逢景氣波動即陷入大幅虧損的困境。這個研究突顯出將市場協調問題整合入產業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同時也協助理解臺灣經濟發展軌跡。

關鍵詞:造船業、發展型國家、市場社會學、國輪國造、市場協調問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炒股票是臺灣最普遍的投資活動,但卻少有文獻討論此市場的社會空間和結構。本文認為股市的社會空間由資訊所啟動,投資者透過它瞭解市場、買賣股票或相互溝通,它是一個訊號快速流動並脫離原有社會鑲嵌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會依行動者的社會位置差異,將生活世界的實質資源投入此空間。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與螢幕為基礎的訪談,分析散戶、中實戶、大戶、基金經理人、記者與交易員的訊號認識過程。我們認為此市場結構有三項重要特徵,第一,資訊認識是一種存在狀態,當行動者接收訊號時,涉入知識體系的動用過程,就開啟這個訊號構成的空間。第二,此空間的訊號判斷奠基在行動者的市場和產業知識上,運用知識的能力決定行動者所見之市場視野;第三,行動者的資訊取用能力和社會網絡穿透共構一個環狀的層級結構。一旦投資者不再涉足股票時,流動空間也即被關閉,退回原來的實質世界。與傳統經濟社會學相比,本研究提供臺灣金融社會學認識論的新架構,也彌補Knorr Cetina在投資者知識基礎的理論不足之處。

關鍵詞:資訊、股票市場、金融社會學、社會空間、市場結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
摘要 Abstract
從音樂社會學視角探究臺灣歌謠作為「時代盛行曲」的可能,挑戰目前1950-60年代「台北是上海的影子」、「上海─香港─台北單一流傳路線」的「國語流行曲中心」論述,本文以音樂文本分析、質性訪談、空間製圖分析三方面進行追溯。從音樂文本發現,戰後紀露霞「中歌台唱」跨越時空的上海─台北的連帶,在日治時期甚至更早的清領時期已有所交流:日治時期流行小曲的盛行,更展現臺灣歌謠在發展之初,強烈的「臺灣主體意識」而又「混血」的現象。然而,不可忽略的 是,即使有著與上海密切城市交流的過往,臺灣歌謠在日治時期在「台北三市街」的建立下呈現族群差異的分布─日本文化也與上海文化, 以及歐美文化同時對臺灣歌謠產生影響。至於在深入進行空間的分析之 後,發現台北三市街所蘊含的交錯縱橫的權力運作與文化分布,正是產生以「臺灣歌謠」作為流行歌曲中心的支撐。而臺灣歌謠就是在「台北 三市街」以艋舺、大稻埕和西門町「流行音樂三市街」的活潑作用下, 成為臺灣的「時代盛行曲」。而這「時代盛行曲」的特質背後,就是無所不在的「混血」魅影,本研究更認為,多方面吸納各國的音樂曲目, 且以台語唱出的混血現象,乃「準全球化」下的產物。

關鍵詞:臺灣歌謠、流行小曲、紀露霞、混血歌、上海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3
DOI:
摘要 Abstract
當社會科學研究者依理論或經驗,將調查訪問資料的拒答或不知道等答案歸到既有的回答類別中,以減少資料流失造成的估計偏誤時,這些插補方式的適當性通常缺乏進一步的檢證或統計模型予以支持,因此本研究以葛特曼量表中之「拒答」為例,比較不同的插補方式,包括簡易插補、多重插補以及最鄰近插補法,並考慮不同拒答率的條件下,調查資料品質的改善程度有無差異。本文對大型學術調查資料中,四道態度題目的「拒答」進行插補,將其中符合葛特曼量表的資料視為「黃金標準」,探討各類插補法的正確率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簡易插補法的正確率可以公式推導而得,且以實證資料為例,各類簡易插補法的正確率皆約三成左右。各種插補法的正確率表現,以最鄰近插補法最佳,其次為多重插補法的模式一。然而若考量效率,當研究者受限於沒有太多的共變項或有預測力較強的輔助變項來進行插補,而且資料符合葛特曼量表之特性時,簡易插補法的表現未 必較複雜的插補法遜色。

關鍵詞:簡易插補、多重插補、最鄰近插補、葛特曼量表、拒答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組織、仲介性交易的第三人在女性主義書寫中經常被視為性剝削者。透過深度訪談中國移民/性工作者,以及組織、仲介兩岸性交易的第三人,本文將指出主流「人蛇集團」的論述一方面誤導了這類地下經濟網絡的性質,另方面也錯失了揭露此地下經濟網絡背後的物質基礎。 在本文的分析中,兩岸底層階級男女是這類網絡的主要勞動力來源,而罰娼的性體制與移民體制則塑造了中國移民/性工作者易受第三人剝削的結構性關係。然而,本文的資料顯示,中國移民/性工作者並不必然在這些地下網絡中感受到剝削或淪為毫無能動性的受害者。相對的,她們和第三人之間經常充滿著矛盾的關係─ 他們彼此間既合作又鬥爭,勞務所得分配不均的表象下潛藏著互利共生的互惠性。

關鍵詞:兩岸性交易網絡、性別、移民/性工作者、性工作、交織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根據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分析1991-2001年之間的社會轉型的脈絡下民眾的性別角色態度變遷。研究結果發現十年間民眾傾向 非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有顯著的增長趨勢,然而性別間有差異;男性支持女性就業的趨勢增長幅度較大,而女性對於家庭內性別區隔傾向非傳統趨勢的增長幅度較大。透過世代變遷分析,本研究證明1990年代的社會轉型中男女民眾性別角色態度傾向非傳統的變遷同時來自世代人口的交替及同世代內人口態度的變遷。然而男性的態度變遷更多歸因於同世代內人口態度的變遷,較少由於世代的交替;女性態度的變遷則較多歸 因於世代交替。
檢測民眾性別角色態度與人口特質的關聯,1990年代男女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符合象徵互動論的預期。女性的態度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形態基礎。男性的態度較多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處境,與社會集體意識的關聯較弱。男女民眾的態度變遷與集體意識形態的關聯,闡釋了性別角色態度變遷之世代歸因背後的動態機制。
本研究進一步比較人口特性群的變遷,發現1991-2001年民眾的非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的增長趨勢是全面性的,而且不同的人口特性群的 變遷速率相當一致。唯一例外的是女性較高教育程度者的變遷速率較緩慢,可能是增長的趨勢衝高後的天花板效應;此效應亦顯示1990年代平權的性別意識已從高教育者逐漸散布到不同階層。

關鍵詞:性別角色態度,世代變遷,世代分析,社會變遷,女性就業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臺灣高等教育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20世紀後半期起,各國高等教育相繼擴張,男女學生高教入學機會漸趨平等,但是男性集中於理工領域、女性集中於人文藝術領域的性別隔離現象仍十分明顯;臺灣亦不例外。關於女性持續低度參與傳統男性領域的現象探討,國外研究成果豐碩,但探討影響男性低度參與傳統女性領域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從學生科系選擇的角度切入,探討跨越性別疆界選擇非傳統性別科系的男女學生的特質,及影響他們跨界抉擇的因素,並特別考慮臺灣分流學制與升學考試的制度性因素在性別科系抉擇過程中的作用。本文運用「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2005年大一新生調查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制度性因素對學生的跨界選系抉擇有顯著的約制作用,技職體系學生的路徑依賴現象尤為顯著;關鍵學科成績對於綜合大學學生的跨界抉擇有顯著影響;而家庭背景、重要他人建議、興趣與未來就業考量的作用則因性別而異,顯示技職體系與綜合大學學生之間、男女兩性之間的性別跨界選系抉擇過程皆有所差異;研究假設大致獲得男性樣本的支持,卻多與女性樣本分析結果不符,本文亦對此發現進行深入討論。

關鍵詞:性別隔離、高等教育、科系選擇、性別角色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既有文獻指出高等教育之結構分化與性別隔離程度密切相關,另一 方面,國內文獻則指出就讀人口的女性比例及學科領域發展,是臺灣科系性別隔離的兩大影響因素;然而,在探討相關因素時,教育體系之結構因素卻不曾被納入考量。關鍵影響因素對層級不同、取向不同的教育部門未必有相同的影響。本研究分析1982至2009年「教育部統計資料」 中,高等教育各層級各系所之畢業生人數資料,試圖針對既有結論做一修正。一方面,在區分學術與技職取向教育之後,我們呈現了高等教育 各層級的女性比例歷年變遷,以及具性別色彩之學科領域的長期變化趨勢;另一方面,本分析進一步發現,「女性比例變化」與「性別色彩科系擴張(或縮減)」這兩項因素對不同取向的教育部門,具有相當不同的影響。兩點結論簡述如下:一、雖然女性所占比例增加可降低性別隔離程度,證明女性教育機會之改善具有外溢效果,然而這項效應只出現在學術取向的教育部門中,對技職取向教育並無作用。換句話說,即便女性於技職取向教育中的所占比例增加,也無法降低整體性別隔離程度。二、較具性別色彩的學科領域之擴增,只有在技職取向的教育部門才會提高整體性別隔離的程度,對學術取向教育並沒有影響。由於技職取向教育與勞動市場連結緊密,科系較容易呈現濃厚的性別色彩,對關 鍵影響因素(女性比例)的抗拒較強,其性別隔離也更容易受到領域相對規模的變化所影響。本文次要貢獻尚包括:完整呈現各層級高等教育 的性別隔離長期趨勢,文末亦針對科系選擇的性別差異做跨領域的文獻整合與綜合評述。

關鍵詞:高等教育、性別隔離、女性比例、增權、技職教育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1986-2005年間,行政院主計處與內政部共十次老人生活狀況調查資料,就歷次老人居住狀態分布的關連建立馬可夫模型,估計前後期居住狀態間的移轉參數。老年人除了與子女同居之外,僅與配偶同居、獨居、居住於養護機構等皆是可能的選擇,到目前為止各項調查卻顯示與子女同居仍為臺灣老年人的主要居住型態,雖然歷年來與子女同居的比例顯有下降,代之而起的卻不是老年獨居的生活型態,而是老年人僅與配偶同居的生活型態。文獻指出,日本與臺灣老年人的居住型態相當穩定,與已婚子女同居是最常見且穩定的型態,其次為僅與配偶同居與獨居;獨居人口有相當比例從其他幾種居住型態移轉而來,主要是從僅與配偶同居移轉而來,而且後期居住型態受前期居住型態的影響很大。本文目的不在於這些移轉機率的調查與分析,而在於將橫斷面的老年人居住安排參數化,也就是建立模型說明各類居住狀態的比例分布及其變化,指出模型估計需要考量的幾個重要條件,提出參數估計及參數設限的方法與結論。
我們的估計程序顯示,在適當週邊條件的控制下,如果參數估計值落在適當的範圍0≦mij≦1內,馬可夫模型中不同等式對應參數累加為1的設限並非必要,自然累加為1;但是由於初步結果指出某些特定參數需要調整數值,則不同等式對應參數累加為1的條件就成為參數調整時的重要考量。調整參數當然就偏離最小平方法的結果,但是我們所設立的計算程序不但取得收斂結果,而且其差方和並不顯著不同於最小平方法所產生的差方和。參數估計的結果顯示,「與子女同居」表現為最穩定的居住狀態,其次為「僅與配偶同居」,「獨居」與「其他」居住狀態則穩定度較差;由於「其他」居住狀態包含高比例的養護機構老年人口,一般而言健康狀況較差,產生偏高的死亡率。與子女同居不但是最 穩定的居住狀態,也是移出所有其他居住狀態者的主要流向,仍然是老年人的首要歸宿,晚年生活的可靠依據。

關鍵詞:老人居住安排、馬可夫模型、移轉機率、參數設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建立在社會行動者是強互惠與考量公共利益,而非完全自利的前提下,探討依據平等、互惠與合作的社會治理模式得以生成的微視面和鉅視面的作用機制,並且闡釋強互惠的社會稟性是在社會互動和特定 歷史及社會情境中逐漸發展出來,且持續被社會建構的。社群治理在市場或層級組織以外,被當成一種調節管制社會關係的理念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涵。面對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與代議民主所面臨的困境,社群治理模式讓我們有了創新替代方案的理論基礎,並且進一步打造出不同的社會經濟組織和制度設計之可能性。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的連結企圖彰顯理論思考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理論反省提供社會實踐可能的創新構想,社會實踐則回饋理論發展的方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靈驗,是和漢人民間信仰操作與發展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概念,但至今尚缺少基礎性的理論探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就理解漢人民間信仰最具普遍性也最具關鍵性的文化概念「靈驗」,進行系統考察與理論初探。考察的步驟,先由漢人父系社會的「結構化」原則中,說明超自然世界與社會世界之間的「相互定義」與「相互再生產」關係,進而 說明該超自然象徵結構中,如何內在性的預設了靈驗的存在。接著,我討論了由「單純性靈驗顯現」到「互動性靈驗顯現」的歷程,並討論了 人與神明之間短期或長期「交互對等性關係」中,所產生的各式各樣的靈驗模式,尤其是社會集體與神明進行長期結盟關係中所建構出來的靈驗觀,是靈驗現象背後特別鮮明的社會學面向。最後,我也提到了關於靈驗生產的問題,以所謂的「做靈驗」為考察焦點,揭示出社會資源動員,如何可能創造出更持續而具感染性的靈驗。本文相關概念中所討論到的靈驗基本象徵結構與後續相關的社會結盟原則,是目前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理論中所最缺乏卻也是最需要的基礎性知識,本文的提出,或許有助於在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社會學知識上產生可能具理論累積性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靈驗、民間信仰、結盟、交互對等性、結構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透過一個地方社群的派系、廟宇和國家結構的交手過程,本研究企圖理解地方社群做為主體,和做為客體的外在政治結構的協商過程,實是一個文化建構的所在。當Bourdieu以個人的實作(practice)和場域(field)的概念,來說明文化慣習(habitus)的形塑,本研究以地方社群為主體,國家政治結構為客體,闡述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社群文化界線,如何提供一個緩衝空間─即本文所稱之縫隙,和既有的象徵貯存庫,讓前者得以類似手工藝式的創造手法,轉換外在的結構為地方的象徵建構,因而免除了一個政治風暴,也進行了社群自我的文化建構。本論文借用De Certeau與Paul Willis之日常生活政治相關的概念,說明在小群體或個人與外在結構相遇時,並不是簡單的文化抵抗的論述可以詮釋,而是操作或協商的過程與布局。這個操作布局的過程,是在本身的文化體系、外力的強度以及歷史契機等各種力量折衝下,主體的抉擇,並從中進行文化建構、形塑認同。因此本文也將借用Geertz的論點:模糊文類界線才得以表現地方知識形構的特殊方法論,因為文化的相遇不是機械的累積過程。也因此文化認同不可能形塑於歷史之外,歷史、政治與信仰也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建構和競奪。

關鍵詞:日常生活政治、地方社群、界線、國家、象徵建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解析近年臺灣單車風潮下的品味政治。本文以Bourdieu資本、品味區隔概念出發,結合Hennion品味實踐角度,闡述單車群體中萌生的區隔。以新竹市各類型單車社群與個體為案例,我們由不同社群組織與維持、單車論述、技術層次、活動型態區分出五種「單車—人」 網絡,探討不同單車群體的品味構成。
本文認為不同單車社群的多元實踐中,不但存在Bourdieu所區隔的經濟、社會、(鑑賞式)文化資本型態,由品味實踐的角度,我們進一步提出「技術資本」與「體驗式文化資本」探討多樣化的單車社群。藉此,希望有助於理解這股新興單車風潮的品味政治,並有助於拓展嗜好與品味研究的實作理論視野。

關鍵詞:騎車實作、中介、品味實踐、Bourdieu、Hennion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2
DOI:
摘要 Abstract
過去研究曾發現就臺灣學生自陳父親職業問卷調查而言,Ganze- boom與Treiman的「國際四碼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建構效度明顯比不上「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至於在面訪成年民眾的較詳細職業調查中,「國際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與「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的建構效度相較究竟如何?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評估。本研究採用面訪成年民眾的2005年「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全國代表性樣本資料做分析,比較「國際四碼、一碼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與「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這三項職業測量的建構效度。研究發現顯示:整體而言,建構效度以「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略高,而「國際一碼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與「國際四碼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相近。

關鍵詞:國際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建構效度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近二十多年來,有逐步增加的臺灣學生前往中國大陸就讀大學或研究所,本文以這個特殊的經驗案例來和學生遷移的文獻進行對話。透過對旅中台生的深度訪談以及相關制度與文獻的蒐集,我們試圖從鉅觀制度、中層組織與微觀個人等三個相互構成的層次,來分析旅中台生的前端(入學)與後端(就業)的遷移軌跡。本文歸納出三種類型的旅中台生,分別有著不同的遷移動機、入學管道與勞動市場後果:學位導向、工作導向以及家庭引導。我們認為,旅中台生案例的特殊之處在於,中國政府的招收台生政策以擬似「國內遷移」的制度框架,影響著一群在實質位置上近於「國際遷移」情境的台生群體。一方面,留學國政府採取「再疆域化」的政策工具,來證成其照顧「臺灣同胞」的具體作為與身任「領土祖國」的政治宣示;另一方面,留學生利用政治優惠的教育機會,來施展「去疆域化」的空間流動與彈性資本積累策略。兩者的相遇,既形成彼此的互惠關係,也造成了潛在的矛盾。台生在兩岸的教育空間與就業市場上,都面臨「夾在中間」的曖昧身分定位。

關鍵詞:學生遷移、華僑、僑教政策、再疆域化、兩岸關係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關注災後重建期間,不同的政治體制如何塑造社會不平等,理論上,民主體制保障了言論自由與結社自由,公民社會透過社會網絡的資源動員與媒體監督限制國家分配救災資源時所造成的委託代理問題;反之威權體制限縮了言論自由與結社自由,在災後重建過程中,國家幹部將會取得更多的資源與權力,並且壓制公眾或災民對制度重建的參與以及對政治責任的追究,非但無法減輕災區內的社會不平等、甚至可能擴大貧富差距。以中國512地震災與臺灣921地震災重建的經驗為例,透過兩岸不同政權型態下的民間捐款分配、房地產權利配置與重建財政分配、還有損害賠償責任等多方面的比較,本文證實了與民主體制相比,威權體制較容易導致災區的社會不平等與災民的抗爭。

關鍵詞:災難、地震、社會不平等、民主、威權主義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論證中國福利制度階層化乃是根植於它的國家發展策略,因此 我們需要對福利制度進行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為了保持Esping-Andersen對福利資本主義分析架構的優點,而同時也能將該架構運用到中國案例,我們對他「三個世界」的分類進行理論上的修改,並提出制度動力的歷史分析才是分判體制的主要依據。在這樣的理論修正下,本文論證中國戰後福利體制一直都是國家領導下的階層化保守主義。這個保守福利體制是在追求超趕的重工業化發展策略下被建立起來的。文革之後勞保條例的廢除使得全國層次的社會保障統籌功能盡失,身分與職業區隔的階層化體制被進一步零細化切割到個人所在單位。改革開放雖然逆轉計畫經濟的邏輯,但是區域與城鄉之間工資差異的擴大,使得「統帳結合」社會保險呈現階層化,政策試點的實施方式也使得社會保險實施範圍只被限定在地級市或縣以下的地方行政區。我們以新農合的發展作為案例,檢驗中國階層化福利體制是否可能改變軌道。新農合一方面緩解了因為商品化而來的農村基礎醫療問題,但它的制度設計在實質上也是將農民限制在戶籍地接受較差的醫療服務。醫療保險的城鄉統籌要能實質成功,要不就是讓農民所得趕上城鎮職工的水準,要不就需要政府大量的財政投入來補足農民的弱勢,二者都不是目前我們所能觀察得到的現象,也因此中國福利體制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會保持在國家領導下的階層化保守主義。

關鍵詞:福利體制、統帳結合、新農合、城鄉統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採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視角,分析變化中的農民工抗議行動。 1978年以來,當中國的新工人階級在重新形成時,勞工研究卻拋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不再將社會生產關係作為分析的出發點。當下的主流研究將資本主義的生產體制下的中國農民工抗爭理解為市民運動的一部分。作者認為這一點理論視角無法理解和解釋近年來農民工抗爭模式的新轉變。因此他提倡重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從社會生產關係的分析視角出發,並與工人在特定的社會文化和歷史政治處境下的具體抗爭模式相聯繫,分析當前中國的外資和私營企業中日益嚴重的勞資矛盾。

關鍵詞:中國、勞工、階級、衝突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外省籍民眾的經濟社會地位明顯高於本省籍民眾,這項族群差異一 直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由於教育成就是影響社會經濟地位最重要的因素,解釋外省籍民眾的高教育成就乃成為學者研究的重點。過去學界對此議題的研究,曾有大致相同的結論:因父母集中任職於軍公教部門而獲得的學費補貼,是外省籍民眾高等教育成就顯著高於其他族群的原因之一。范雲和張晉芬的研究以新的資料為基礎,以不同的發現挑戰了這個傳統的智慧。
然而兩位作者的研究有兩個值得討論的地方。第一,它忽視快速經濟發展而導致的世代差異。臺灣在70年代之後因為經濟繁榮帶來國民所得的快速提高,使得大學學費對中低收入的家庭,不再是沈重的負擔;軍公教家庭的學費補貼因此也失去原有的優勢。學費補貼對教育成就產生的優勢,因此應比較顯著地作用於高年齡層世代上。第二,兩位作者的研究將本省籍和外省籍樣本分開分析,因此偏離了這個議題原本的問題意識:外省籍民眾之教育成就高於本省籍民眾是否來自學費補貼?兩位的研究因此未能賦予這個重要議題結論性的發現。
本研究使用范、張研究的同一筆資料,將世代差異列入分析,同時也將兩個族群合併分析,以評估學費補貼是否讓外省籍民眾在教育上具有優勢。研究發現:學費補貼確實讓外省籍民眾的高等教育具有優勢;這項優勢在高年齡層世代上,更為顯著。同時,如同先前研究所指出的,學費補貼並非單一的因素;軍公教的職業情境應也是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代間流動、教育成就、世代差異、學費補貼、軍公教補助、族群政治、社會經濟地位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時間」無疑是社會學當中相當重要的研究範疇。然而,時間社會學在發展過程當中始終存在著一個問題: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之間的斷裂。社會學的時間理論往往太過抽象,既無助於開創經驗研究範疇、也難以透過經驗研究加以檢視。在經驗研究方面,社會學的時間研究也始終缺乏一個適當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因此研究常僅是描述性的,無法給予批判性的分析。有鑑於此,本文旨在發展一個導向經驗研究的時間理論。本文首先將從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出發,重新將時間界定為一種透過對諸行動者的社會行動加以協調,使行動者彼此的互動能依其意向在需要的時間點得以發生的參照機制。藉此定義,時間便可視作一種能透過經驗觀察加以研究的社會事實。接著,本文嘗試援引生態學的觀點,提出「時間生態學」此一概念,強調時間在根本上牽涉到行動者彼此之間行動協調的公平性問題,因此人們需要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讓當中的行動者可以互惠地滿足自己的時間需求。而時間生態學的研究任務,即在於透過對時間的經驗觀察,進行批判性的分析。最後,本文試圖奠基在時間生態學的構想上,進一步建立一個時間生態模式,以作為時間社 會學未來可能的經驗研究框架。

關鍵字:時間、時間社會學、時間權力、時間需求、時間生態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以臺灣戰後典當交易發展為例,從其制度環境的歷史考察, 來說明非正式交易存在的機制,以及其與國家法律體制互動所衍生的變形。國家長期以來以「防止銷贓」的政策,嚴格管制典當交易。當今臺灣典當交易具有「正式經濟」與「非正式金融」的雙元特性,是在這種防禦性的政策環境中形塑而成。本文將典當交易區分為「以物為信」(合法)、「以法為信」(合理化非法)、「以暴力為憑」(非法)三種交易形態。屬於正式經濟的「以物為信」借貸,其交易基礎是建立在物的交換價值,這一類傳統交易正被政府嚴格地監控。「以法為信」與 「以暴力為憑」屬於非正式交易。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以法為信」的借貸,業者以非正式交易架接在合法的法律體系,讓交易同時處在臺灣民間舊慣習以及國家法律之中,以合理化這一非正式交易。「以暴力為憑」的借貸,背後是一套逐漸系統化的懲罰系統,並且讓法律邊緣化。本文將典當交易類型的考察,放在金融雙元論、非正式經濟以及非正式金融的文獻脈絡中討論,進一步探討如果市場機制無法處理非正式金融的問題,國家扮演的角色以及限制。

關鍵詞:當舖、典當交易、非正式金融、金融雙元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國人因旅遊、商務、求學等出國的情形日趨普遍;而經濟發展狀態的落差使得臺灣成為中國籍和東南亞籍移民及移工的重要移入國;本地人和移民的互動關係也愈趨頻繁。跨國人口移動及與不同文化的接觸既是全球化的特性,似乎也預設了文化的趨同性。分析臺灣人對於國際遷徙的態度可反映諸多社會意涵,包括對於國境開放的想像、全球化經驗的效果、族群印象的作用、及人口社會特徵影響的穩定性等。使用2008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資料,本文探討民眾對於增加移工和不同國籍婚姻移民來台人數的看法。作者發現,臺灣人對於不同類型或國籍移民的進入人數的變動呈現出差異性的開放態度。等級邏輯迴歸與彷彿無相關邏輯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全球化定義下的社會接觸經驗對於移民政策態度的效果並不顯著,或出現負面影響。而不論是個人人口特徵、社經成就、或既有的族群印象的影響力,幾乎都沒有因為加入個人與多元文化的接觸經驗而改變。就民眾對於移民政策的態度而言,本文顯示全球化效果的侷限性,在地的社會與政治發展脈絡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關鍵詞:婚姻移民、移工、全球化、社會接觸、族群印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工作權威(job authority)一直是社會階層研究中的重要議題。在東西方社會裡,工作職位上的男尊女卑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然而,過往的相關研究多數是利用橫斷面資料或是單一組織或產業的個案分析,因此欠缺從生命歷程的觀點,以動態的分析方式來驗證家庭生命週期如何影響兩性工作權威流動經驗。本研究利用2005年「東亞社會階層與社會動研究計畫」所收集的回溯性工作史資 ,藉由事件史分析法,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如何影響男性和女性員工獲得公司內工作權威晉陞的機會。本研究發現男性工作者在結婚之後,獲得公司內權威晉陞的機會開始上升,而且在妻子懷第一胎時達到高峰。相反地,女性的工作權威晉陞機會則是受到結婚和養育學齡前子女所限制。女性在剛結婚之後,便明顯增加退出職場的機會,而且是在懷第一胎時最容易退出職場。當最小子女0到6歲的時候,照顧幼兒的責任會增加女性退出職場的機率。因此,兩性工作權威落差的擴大是以結婚為開端,而懷第一胎的時候是加深兩性權威落差的關鍵期。面對職場普遍存在男性婚育溢酬的情況下,女性謀求工作權威晉陞的關鍵在於需要具備高學歷、進入私人大企業、和累積職務歷練之外,同時要避免因為婚育而退出職位晉陞的競賽跑道。

關鍵詞:工作權威、公司內職位晉陞、家庭生命週期、婚育溢酬、事件史分析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探討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建構「桃米生態村」的過程,從它的蘊釀、討論,到具體成型與運作,再到轉型,一直到晚近社區重新組織再出發,所呈現出來許多和公共性(publicity)有關的面向。一般認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提出與實踐,可以從地方逐漸萌芽出如Habermas所描述的現代溝通公共領域。本文則認為上述的說法,對於社區居民在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培養以及實踐自己的權利意識,太過於從「應然」的層面去論述,其中假設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討論,就會產生公共意見,形成公共領域。筆者認為研究分析者應該找出不同的語言來描述我們看到的是甚麼、居民參與的是甚麼公共空間。人類學家Michael Herzfeld「文化親密性」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概念,他指出居民原有的經驗、習慣、行為,成為接合不同規模社會空間的共同元素。本文將描述桃米的公共領域泰半是熟人的組合,他們溝通互動方式是建立在熟悉的元素,桃米居民將其推到公共的層次,作為社區的精神和特色。掌握公共性的關鍵之處便在於了解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等不同規模社會空間連接的方式,文化親密性正是提供了這樣的途徑。

關鍵詞:公共性、文化親密性、社區總體營造、桃米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如何理解晚近從日本移植至臺灣的一個新興消費空間:「女僕喫茶(咖啡館)」?媒體輿論多半採取兩種極端態度:一方面是嚴厲的批判,認為這是一種歧視/剝削女性的工作場域;另方面則寬容以待,單純將之視為一種動漫迷群次文化的商業衍生行為。本文認為研究這個經驗案例,將有助於我們發展一個鑲嵌在次文化框架中的性別與勞動社會學分析。據此,兩位作者分別以不同身分進行了前後長達三年的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透過圈內人觀點深描「女僕」工作者的規訓過程、勞動實作、認同協商與人際互動;進而提出「表演勞動」的新概念,嘗試與情緒勞動概念進行對話並作出增補。本文認為:表演勞動並非只是既有情緒勞動的一種次類型,而是在新興服務業與都會後現代消費主義等發展脈絡中所孕生的一種獨特勞動形式。而表演勞動的實作,是有可能賦權於女僕,使之在性別化結構及其情緒勞動之外,依循迷文化脈絡而得以進行各種日常戰術、甚至凝聚群體共識,找到另類的能動性出路。

關鍵詞:情緒勞動、表演勞動、女僕喫茶、性別化空間、ACG迷文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肥胖(症)」議題為具體的現象,進而考察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與ANT三種取向,在身體與社會的關係、存有論觀點問題上的差異。本文以Crossley於2004年發表的〈肥胖是一個社會學議題〉文章作為批判實在論的肥胖研究代表,分析此文所提的「肥胖是社會事實」、「能量比科學」問題,並從社會建構論取向進行兩派的分析。辯論指出,批判實在論將肥胖症與能量比視為獨立於社會文化之外的「生物事實」,而社會建構論卻直指了「肥胖作為疾病」本身牽涉到特定社會群體的利益與醫療化的結果。社會建構論的問題,是將文化、論述(或語言)視為真正的「行動者」;批判實在論卻容易忽略身體與科學知識之社會建構性。本文最後以ANT的視角指出,「能量比的科學」與「肥胖身體」,應該於知識生產脈絡與行動者的異質網絡中進行檢視。 肥胖身體是透過促成、展演而轉為「事實」與特定的存有。本文最後指出,三種取向的比較分析讓我們看到更多異質知識與政治介入的可能性。

關鍵詞:肥胖/肥胖症、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行動者網絡理論、身體/自然與社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民主化過程中的民眾社團參與、信任規範和政府效能之間的因果關係,始終都是西方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關懷的議題,但社會學家應該探索出更適合解釋民主化過程中的東亞市民社會的路徑。2012年的東亞社會資本調查中提供了臺灣、日本、南韓及中國民眾的個人接觸網絡、社團參與、政府效能及社會信任等資料。在和其他東亞三地資料比較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臺灣民眾在公民社會參與、政府效能及社會信任上獨特的現像。臺灣社會民眾社團參與的比例特別低,但日常生活每天接觸的社會資源量多,且異質性的個人社會資本特別豐富;民眾對政府特別地覺得無力影響政府的作為,故對政治極度地沒興趣,也對政府各類制度代理人信任度特別低;但卻對社會與鄰里有高度的關懷且願意為社會付出。從這次東亞社會資本的調查比較描述性分析所勾勒出來的圖像來看,臺灣和日本是公民社會組織層級化的軸線的兩個對立的端點,臺灣社團參與的組織社會資本對於人際信任、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都沒有任何作用,但臺灣民眾的個人接觸網絡的社會資本對於人際信任和一般信任的形成產生影響力。反觀日本民眾高度的社團參與(四國最高,八成以上民眾)所生產的組織社會資本是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的基礎。 2012年東亞社會資本調查提供了東亞社會學家發展一條對東亞公民社會 建構的一條可能的理論解釋機制。

關鍵詞:組織社會資本、個人社會資本、信任、東亞社會資本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父母離婚是否會影響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國內利用長期追蹤調查資 料來探討這類與「家庭過程」有關的問題之研究極少,且在探討父母 離婚的影響時,未曾同時探討父母婚姻品質(或衝突互動)在其中究 竟扮演何種角色。有鑑於此,本文利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TEPS)來探究這個問題,並將樣本範圍限制在第二波調查時來自完 整家庭的國中生,得到以下五點結論:一、青少年的焦慮、憂鬱等負面心理症狀的出現頻率,與父母婚姻品質高度相關。父母感情不佳,子女心理健康就差。二、對父母感情不佳的家庭來說,稍後幾年父母若離婚,子女負面心理症狀顯著減少;但對父母感情不佳但始終維持著婚姻的家庭來說,子女平均來說一直處於高焦慮狀態。三、父母離婚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乃視原先婚姻品質差異而定。對父母感情不睦的家庭來說,雙親稍後完成離婚手續,可顯著減少子女的焦慮、憂鬱等心理症狀。對原先父母感情無異常的家庭來說,本分析則顯示離婚的負面影響未達顯著水準。四、對婚姻品質不佳的家庭來說,父母離婚後,劇烈爭吵的頻率並未減少,但最重要的是,離婚後之父母衝突不再對子女心理健康具有負面影響。相較之下,持續的婚姻內父母衝突,對子女心理狀態具有顯著負面影響,此因素乃為「離婚正效應」提供了部分解釋。五、對這些壓力鍋家庭來說,父母離婚可減少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親子衝突,也因而改善其心理健康。

關鍵詞:離婚、婚姻品質、青少年心理健康、婚姻衝突、親子關係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不同於先前社會政策研究強調內部國家與社會關係的面向,本文企圖加入「全球商品鍊」的視角,以台資鞋廠作為分析場域(firm-level),審視三者之間的權力不對稱關係如何形塑中國兩次勞動法(1995年與2008年)的執行結果。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正在進行一個嶄新的國家建構過程,在以東亞發展型國家作為範本,全力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中國政府主導制定的兩次勞動法被認為是對市場力量的制衡,並且進一步回應日漸頻繁發生的勞資爭議事件。然而深究兩項政策的執行結果,卻發現跨國資本(台商與國際買主)竟弔詭地成為影響中國兩次勞動法「能否執行」的主要行動者,只是這種受到全球商品鍊影響的勞動法在廠商與地方政府執行層面上卻呈現出一種差別的選擇性現象,特別是在第二次勞動法上更是如此。於是藉由檢視「國家-工人-資本家」各個角色範疇下的內部行動者對於兩次勞動法執行成效的影響,本文提出「差序壓制型勞動體制」(differential labor regime of repressiveness)這個概念,來說明解釋中國勞動社會政策的治理結果為何會出現低度管制以及差序的情形,而這種經驗現象不僅凸顯對於中國社會政策的研究,需要從多重複雜制度形構的角度出發,同時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現階段社會福利體制的轉變意涵。

關鍵詞:中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全球商品鍊、企業治理、差序壓制型勞動體制、福利體制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過去廿年間,原漢通婚家庭的子女在族群身分的選擇上越來越具彈性。在2001年《原住民身分法》通過前,原住民認定標準幾經變革,不同制度時期的通婚子代的族群認定與從屬現象,但卻少研究對身分法通過前雙裔子女的身分認定問題進行探討。本研究運用2000年普查資料親子配對資料,重返決定原漢雙裔子代族群身分的家庭與社會脈絡,分析原漢通婚家庭中雙裔子代族群身分之歸屬,檢視夫妻協商過程中相關結構性因素的作用。研究發現如下:(1)在1991年更具選擇彈性的身分法通過後,雙裔子女從母親承繼原住民身分的機率反而下降,當社會氛圍對原住民依舊不利時,父母對於讓子女承繼原住民身分仍持觀望態度。(2)在父系社會從父姓、從父之慣性的脈絡下,雙裔子女從父親處承繼原住民身分的機率遠高於從母親處承繼的可能;但當原住民母親有強勢的資本時,子女從母承繼原住民身分的可能性將提高。(3)相較於都會區,原鄉的通婚家庭一方面因社會支持,一方面因同儕壓力,雙裔子女承繼原住民身分的可能性較高;(4)社經地位低的原住民家庭有較強的從屬原住民身分的傾向,但總體比例不高,子女因利益導向承繼原住民身分的情況,並不如預想中那麼嚴重;(5)原住民菁英族群的通婚對族群認同與內部凝聚力的衝擊,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的關注。

關鍵詞:原漢雙裔、族群通婚、原住民身分認定、普查資料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在Polanyi批判的鑲嵌視野下,道德經濟一直是與主流經濟學相抗詰的重要研究傳統。本文認為它最有力的貢獻在於,提供市場經濟的核心衝突一個以倫理認知轉換為中介的因果解釋;具體而言,揭櫫常民如何在經濟衝突中看穿「自律市場」的不義,繼而發出以社群倫理為本的抗爭。然而就在大量的消費衝突展示了(即便在高度個體化的消費社會中),倫理感知作為抗爭動力的持續存在,道德經濟因自縛於「實質 vs.形式」爭議中的實質論立場,卻逐漸失去與此當代經濟核心衝突的關連性。另一面,主流經濟學的霸權卻已跨過形式分析,藉著以對價的交易理性為本的實質倫理框架來掩蓋、模糊、甚至扭曲消費者的社群倫理 訴求。對此,本文提出一個符合道德經濟初衷與優勢的理論重構提案:(1)在後設的道德視域中擺置道德人的理論先設;(2)確認「交易理性」作為一規範聲稱的實質認知架構;(3)發展足以與「交易理性」並置觀察兩者間折衝動態的「社群倫理」形式表述。我們藉著重訪Scott道德經濟經典著作,展示實質與形式分析雙軌並進如何早是道德分析的優良傳統。此提案將使得道德經濟在「消費如何由不滿轉轍至抗爭」的關鍵課題上發揮其聚焦倫理認知轉換的分析優勢,並藉著填補Miller的日常化商品消費與Barnett的政治化倫理消費間的消費研究文獻缺口,重新介入此當代經濟衝突的核心。本文最後延伸演繹此重構提案,透過連結商品在質價分布平面上的位置與市場競爭的不同效應,展示其與主流經濟學的新衝突觀點間針鋒相對的抗詰潛力。「倫理在消費社會中還有機會嗎?」Bauman對此自問的悲觀回答固然充滿理論魅力,卻無法準確回應消費不滿與抗爭風起雲湧的現實。如果道德經濟繼續堅持「去鑲嵌的個體化市場中沒有倫理感知的存在空間」,那它確實將失去參與當代關鍵戰役的機會。本文希望證明,慶幸的是,道德經濟可以不必付出那樣的代價。

關鍵字:經濟社會學、道德經濟、社群倫理、經濟衝突、倫理消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馬克思與班雅明分別描述了底層階級在現代社會的生產者與後現代社會的消費者樣貌,前者是工業資本主義下的無產階級,後者是都市景觀中的漫遊者。本研究以臺北市街友為研究對象,使用新民族誌方法,討論街友在工作與消費的日常生活面貌。借用鮑曼的新貧階級概念,從彈性化的就業市場來看,街友是資本主義邊界管理下被社會排除的底層階級,納入企業縮編下無法吞吐的非典勞動人口,也是成就國家福利制度的推手;從過剩的消費社會來看,街友既是接受了降級儀式的集體消費者,也是具有主動性的消費者以及都市漫遊者。本研究以臺北市為田野地點,在S教會與L公園進行街友的日常生活觀察,從工作與消費兩個面向來了解街友的生活樣貌,進而分析他們如何因應底層勞動、消費不足而發展出獨特的生存策略,以回應現實生活的挑戰。

關鍵字:遊民/街友、工作、消費、貧窮、新民族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1980年中期墨西哥與臺灣先後從國家主導轉向市場主導成長的發展模式,在落實石化市場去管制化之下,因國有石油企業的產權移轉面臨阻礙,兩國轉為推動組織重組為事業體機制。但在政策方向一致下,基於技術官僚的專業知識與對市場理念的認知深淺不同,伴隨各自產業發展的歷史特定脈絡和制度差異,鑲嵌到石化政策內容,造成兩國石化產業發展走向迥異的經濟結果。本研究發現,墨西哥新古典經濟學技術官僚對市場理念的高度推崇,被根深蒂固的石油主義抑制,造成干預失敗;反之,臺灣工程型技術官僚熟悉產業特性與技術內容,並理解逆向整合的產業歷史,因此致力於維繫生產鏈整合。因此,臺灣石化業的經濟表現優於墨西哥。

關鍵詞:石化產業、產業政策、技術官僚、墨西哥石油、臺灣中油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篇文章的目的,試圖分析爪哇農村女性一再地捲入跨國移動的原因;並尋找一個適切地討論有關行/能動者跨國遷移的解釋,希望能同時掌握個人層次與地方特殊性的結構因素,尤其是影響人類行動之微觀與巨觀力量的接合過程。相當程度來說,決定個人的移動與再移動的契 機,是在特定時間與地點上;在這樣的時空中會形塑出一個人們生活與互動的情境式秩序,人們也是在這樣的秩序中計算/選擇行動的可能性。作者想強調的是,人們是在物質與關係性結構場域中行動的,是被鑲嵌的能動者。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上,本文從形塑爪哇農村家庭貧窮生活環境的政經結構出發,探究在台的爪哇女性移工從事跨國的低階薪資勞動時,她的道德義務與道德權利是如何貫穿在地方的物質條件、性別和親屬關係之中影響了家庭「道德經濟」的運作,進而形成了內捲化之跨國移動的後果。論述的焦點則是放在爪哇女性移工的來台過程、薪資的使用方式與目的,以及其所反應的移工能動性與性別文化、家庭道德經濟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女性移工、爪哇農村、道德經濟學、內捲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全球勞動市場最近有了類似的區隔化傾向,而區隔的新軸線則在於 典型與非典型工作者的區分。使用非典型工作型態已成為多數國家勞動市場的新趨勢,然而許多研究都發現非典型勞動的工作待遇普遍不如典型勞動,並且認為這種典型/非典型勞動的區隔已經導致勞動市場不平等。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臺灣是否已走向典型/非典型勞動市場區隔的情況,以及是否有工作流動與薪資上的差異等勞動市場不平等的現象產生。
文獻上對非典型工作者的工作流動基本上有兩種看法,主張陷阱說的學者認為非典型工於短期工作結束後,不是淪於失業,就是接受另一份非典型工作,形同掉入陷阱之中。主張橋樑說的學者則認為非典型工作其實是提供一種連結到正職工作的橋樑,可以被雇主整合進組織之中。
我們採用2008至2012年「人力運用擬追蹤調查資料庫」來分析典型與非典型工作者的工作流動及待遇是否有所差異,並用多元邏輯迴歸模式來分析臺灣就業者的工作身分變化情形。本研究發現臺灣勞動市場已有典型/非典型工作者的區隔性變化,而且工作流動的分析結果基本上支持陷阱說,但同時也顯現了非典型工作型態內部的異質性。

關鍵詞:勞動市場區隔、非典型工作者、工作流動、陷阱說、橋樑說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臺灣民眾在解嚴後是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社會參與的形式有何演變?都是瞭解公民意識的重要議題。最新研究顯示志願結社的趨勢下降,尤其是「工具性」社團參與式微,透露出公民意識似乎益趨薄弱,公民社會的發展面臨危機。本文透過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近年資料,擴大檢視兩種可能孕育公民意識的社會參與形式。「志願結社」直接測量正式的社會參與,「日常接觸」則涵蓋不拘內容的社會活動,兩者都和民眾的政治效能強度、公共議題討論頻率、公民責任義務的評估息息相關。近年來參加社團的趨勢下降,日常生活中的人際接觸則未減少, 日常接觸也逐漸包含不認識的對象,初步顯露出即時短暫的社會互動跡象。從這些趨勢顯示,臺灣民眾參與社會的形式趨向多元化,社會連結的原則可能也隨著科技進展而有所調整。「志願結社」如同其他眾多概念,延續社會科學既有的研究傳承;「日常接觸」則依據古典社會學論述及近一世紀來的社會發展,在概念化和測量工具上另求創新,並以臺灣社會的調查研究成果為主要依據,補足從「志願結社」來理解公民意識發展的思維。正如本文研究結果所顯示,公民意識發展的社會參與效應如何,應透過不同研究取徑來加以探索,以多方掌握社會變遷的重要面向。

關鍵詞:社會參與、志願結社、日常接觸、公民社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從Bourdieusian女性主義角度出發,以男性家暴諮商經驗為例,說明男性內部的階級「差異」如何再製,以及階級權力的運作邏輯。家暴經常被視為是「工人階級男性」才有的實踐,透過此凝視,中產階級得以維持其優勢與正當性;但是如果「中產階級」男性被冠上家暴的罪名,就會被認為像工人階級男性一樣無知,其原本受人尊敬的階級特質則會因社會場域的轉移,成為讓人詬病的原因,因此這類男性會經歷「衝突/矛盾」的權力關係。透過此分析,本文挑戰單一、刻板的家暴男性形象,跳脫本質化的階級分析,用以解釋中產階級特質對家暴男性既是「資產」(聲望)也是「負債」(污名),並非是定著的特質。

關鍵詞:Bourdieusian女性主義分析、家暴男性、情緒管理、階級、性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雙性情慾理論指出,雙性戀雖得以被看見,但卻總被放置在中界之處的處境中。本文嘗試探究在臺灣社會脈絡下,自我認同為雙性戀者,如何在此中界境況中,回應異/同邏輯與其他情慾論述,以建立起自己的性認同並實踐其雙性情慾。
本文主張:(1)在臺灣同志運動下所形成的同性戀次文化群體成為雙性戀性認同建構的重要參照群體,而現代性的自我反身性大業,也成為驅動雙性戀持續探索自我認同的核心動力;(2)雙性戀與同性戀之間既競爭也合作的關係,使得具雙重意涵的「同志」對雙性戀來說成為性身分地景中的重要選項,也使得酷兒成為較不可欲的身分標籤;(3)雙性戀者雖強調在情慾偏好上可向兩個性別開放,或是不重視性別,但性別仍透過設定互動中的做性別模式以及身體象徵意義的性別化,因而框架或甚至限制雙性戀的情慾活動。

關鍵詞:雙性情慾、性認同、藩籬知識論、異同邏輯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學者以「母職薪資懲罰」一詞來描述子女照顧工作對女性薪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然而薪資懲罰的現象不僅是女性與女性之間比較的結果,更可能發生於同一位女性的整個工作生涯。本研究運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2000至2011年的追蹤調查資料,以階層線性模式分析1,484位女性受訪者的7,503筆薪資所得與相關變數的變動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在納入了人力資本、工作條件與家庭結構與家庭資源變數的控制之後,臺灣女性工作者的薪資變動軌跡受到母職角色影響而有顯著的薪資懲罰現象。對於個人而言,育有子女數越多,薪資越低,平均降幅為 1.5%;若從個體間比較來看,平均降幅為2.1%。不論是個體間或個體內的比較,人力資本均為影響母職薪資懲罰的主要因素,而工作特性與家庭資源對女性薪資的差異與變動亦有顯著影響。本研究說明了以階層線性模式同時結合個體間與個體內分析來探討薪資變動的重要價值,較過去學者所使用的綜合樣本迴歸及固定效果迴歸更適用於縱橫面的資料分析。

關鍵詞:薪資差距、母職、子女照顧、階層線性模式、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傳統的事後分層與多重反覆加權法可以降低抽樣誤差,但在改進推估偏差的效果仍然有限。本研究採用「入選機率調整法(propensity score adjustment, PSA)」,對2008年的電話訪問樣本進行18歲以上臺灣民眾之上網率的推估,進行上述兩種加權方法以及其納入PSA前後之估計效果的比較。在幾種入選機率值(propensity scores, PS)的調整方法中,本研究採用次樣本分組法,因此也同時比較四到十個分組之間估計效果的差異。
本研究以同一時段蒐集的「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五期四次全球化組」為PSA的參考樣本;(前)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執行的「數位落差調查」所推估的全臺灣民眾的上網率為擬母體黃金標準,亦即PSA與兩種傳統加權之估計效果的比較基準。結果證實納入原調查權數(來自事後分層與多重反覆加權)後,在五個次樣本分組時,上網率的估計值最接近數位落差調查的估計值。比起納入事後分層權數,納入多重反覆加權權數的PSA在估計誤差上相對較小。

關鍵詞:事後分層、多變項反覆加權、入選機率調整法、次樣本分組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討論三種建立本土一般社會理論的嘗試:葉啟政的知識社會學批判與內省修養行動、林文源的漂移實作本體論與位移行動理論,以及謝國雄的「結構力量-呈現樣態-中介行動」大迴路。這些理論化都立足於對結構與行動二元論的批判,並採取偏向行動之自主性或積極中介作用的立場,拋棄靜態僵化的結構概念。結構概念若非遭致取消,就 轉化為多層次、變動、過程與關係,或是受到行動中介的產物等,偏向於建構論或非實體化觀點。本文則從批判實在論立場,主張過度偏袒行動、將結構非實體化,以及消弭結構與行動的二分,可能忽略了結構的慣性、內在變遷或因果力量,造成結構的低度理論化;或者,在強調行動與結構的連續性及難以二分之際,反而將行動納入尚未釐清的結構中。因此,批判實在論的結構與行動雙元實體觀,仍是值得參照的另一 條理論化方向。

關鍵詞:結構、施為、行動、結構能力、批判實在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探討1950年代文化冷戰下的臺港文學場域,與其中美國權力的運作邏輯。既有對於美國權力的認知是「新殖民」、「文化帝國 主義」和「柔性權力」等,這些理論對於美國權力的認知是間接、隱微和意識型態灌輸,美國權力利用文學,但不直接介入文學作品的「內容」。本研究以國家私營網絡和在地人際網絡,探討權力施行者和不同中介權力者之間,所呈現的複雜關係網絡。易言之,美國權力透過上述 「中介權力」淡化其政治性,藉由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的轉換,使美國權力運作在文化人身上得以可能。最後,透過分析文學作品所看到的美國權力,是一種「隱蔽權力」,與過往討論美國權力之不同在於,隱蔽權力將權力所欲傳達的意識型態(如反共)編織在符號系統之中,透過文學翻譯、改寫作品和共同創作三種方式,以改變形式、改寫內容、塑造人物和情節、使用隱喻象徵等手法,而這些透過「文學作品」既「傳達」又「掩飾」反共政治目的的手法,正是美國權力在文學場域中的多重面貌。

關鍵詞:文化冷戰、美援文藝體制、新殖民主義、文化帝國主義、柔性權力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相關文獻將社會經濟地位定位為健康不平等之根源,本文以這個理論脈絡為起點,視客觀資源和相對地位為兩股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提出健康資源論和地位症候論,檢驗教育、家戶所得、和社會地位,對個人健康之相對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2011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發現絕大部分教育和家戶所得的健康效益都是透過社會地位的中介作用,且社會地位是理解臺灣民眾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所得其次,教育則沒有直接影響。進一步使用2010年東亞社會調查之資料,以同樣之分析架構分析中國、韓國和日本的態樣。分析發現,四個國家都觀察到教育、家戶所得和社會地位的粗健康效益。但是,(1)臺灣、中國和日本都觀察到社會地位比客觀資源重要,韓國則無此一現象。(2)在中國,且觀察到教育的健康效益,但於臺灣和日本則只觀察到家戶所得的健康效益。(3)教育的健康效益在韓國至為強烈。整體而言,文化因素和社會經濟發展等鉅觀環境,似乎難以有系統地理解各國間的歧異,對健康不平等的理論文獻形成相當大的挑戰。

關鍵詞:健康不平等、健康資源假設、地位症候假設、相對地位、東亞社會調查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醫療化(medicalization)是醫療社會學的重要概念,既有研究已指出其知識、制度、社會互動及實務意涵,但甚少分析臨床實作。本文以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實作本體論與體制分析觀點,分析臺灣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臨床衛教實作,凸顯醫療化過程中衛教實作體制的本體論意涵。2002年起臺灣腎臟醫學會預設普遍客觀的「腎絲球過濾率」診斷,大力推動CKD防治。面對本地多元醫療選擇,衛教實作並不只是傳授知識、規訓病患,也並非如醫學會等拓展知識類屬、專業擴權或社會控制過程時「否定、禁止」另類醫療,而是承認病患的另類醫療與社會主體性,以「維繫、競爭」為主要策略,在多種連結與整合佈署中社會化CKD,形成新臨床與日常實作體制,探討在本地實現CKD疾病現實。正視在地體制脈絡的實作本體論分析,正視看似普遍的疾病如何實現於在地,可在理論上彰顯醫療化的本體論層次,亦有助於擴充醫療化的在地適用性。

關鍵詞:醫療化、醫療實作、實作本體論、體制分析、衛教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探討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嘗試對於「眷村」 進行一個再概念化的工作,從一個較為寬廣的歷史脈絡來認識「眷村」 的出現、類型與異同,除了介紹列管眷村的起源與發展,也將兼顧自力眷村的觀察與討論。我們不應將列管眷村等同全體來臺軍人與眷屬的居住經驗,而是應該探究,除了列管眷村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以大陸來臺軍人為主的居住型態,了解他們的居住經驗將有助於拼湊國府遷臺之後各級軍人與眷屬的群聚形貌,得到一個較為完整的歷史圖像與社會人口特性的理解。本文將「眷村」定義為以第一代大陸來臺軍人及其眷屬為主的群居聚落,區分為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兩種類型,提出相關資料說明為何此一分析上的區分有其必要性。就資料整理而言,經由比對 1951-1991年間列管眷村與外省(市)籍人口的關係,本文發現,列管眷村在吸納大陸來臺軍人及其眷屬的居住需求上有其侷限性,多數外省(市)籍人口並沒有住進列管眷村,突顯了探究其他以外省(市)籍人口或大陸來臺軍人及其眷屬為主之人口群聚現象的必要性。沒有住進列管眷村的外省(市))籍人口並不是平均散居各地,而是可能沿著既有的列管眷村、營區或是都市空地而出現某種群聚現象,本文稱之為自力眷村。

關鍵詞:眷村、列管眷村、自力眷村、大陸來臺軍人、外省人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自1950年代迄今,臺灣高等教育的組織發展呈現「穩定→增生→穩 定」的過程,與密度依賴性所主張的發展路徑相似。然而,高等教育的發展不是植基於自由市場,密度依賴性是否可以說明臺灣的高等教育發展,便值得進一步討論。本研究從制度論與密度依賴性分析此組織發展歷程,以討論理論的適用情形。分析結果顯示,政府的教育發展政策引導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並循 「公立學校先行,私立學校跟進」的模式,不論是增設大學、專科升格、大學轉型或是博碩士班擴張,均是如此。亦即,臺灣高等教育的組織發展路徑呈現與密度依賴性所主張的模式同形卻異質。而觀察系所擴張歷程時,發現模仿、複製可以說明增生期的組織行為,但是科系關門與轉型的出現,並非出現在總學生數減少時,而是受制度性因素影響較多。整體而言,臺灣高等教育的組織發展走勢與密度依賴性所描繪的相似,但是發展過程並不完全符合密度依賴性的解釋,必須加入更多制度論觀點,才能獲得較完整的說明。

關鍵詞:高等教育、制度論、密度依賴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追溯當前高等教育擴張的歷史,瞭解教育權力精英在公、私 立雙元學術體制的變化。資料來源有二,一是建立公立大學校長名錄,含背景與任期,分析不同時期校長組成與特性;第二是整理私立大學創辦人背景資料,對不同時期特許興學的私校進行類型分析。研究發現威權主義國家的合法性危機是促成高等教育擴張的主要動力,特別是師範體系為主的學術官僚主義。解嚴之前公立大學校長背景多數為男性、外 省籍、留學海外、理工博士;解嚴之後,本省籍校長比例提昇、國防軍特比例下降,理工背景、留學海外的博士較之前更掌握學術體制的權力,教育背景博士則主導技專升格學校。在私立大學擴張方面,威權主義國家以特許制開放黨政軍、教會與臺籍醫師精英辦學,在1960年代大量製造專科學校,植下高等教育擴張的遠因;解嚴之後,大學成為復興 地方經濟的萬靈丹,師專改制帶動技專升格,而綜合大學開始校地擴張,地方派系、集團企業藉辦學與地產經濟結合,深化學術資本主義。 學術官僚主義與學術資本主義交互流動與滲透,是造成當前臺灣高等教育擴張的主因之一。

關鍵詞:教育權力精英、高等教育擴張、市場化、學術資本主義、學術官僚主義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利用2000-2011臺灣青少年生命歷程研究的縱貫性調查資料,探討臺灣在進入21世紀的社會轉型中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的型塑機制及其變遷軌跡。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比成人傾向自主的性別角色態度,而且女性較男性認同自主的性別角色。根據社會化理論及處境論(象徵互動理論)的觀點並應用成長曲線模型分析青少年成長的生命歷程中家庭、學校、社區以及成年後的生活經驗對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 發現父母自身的性別角色態度對青少年男女的性別角色態度皆有顯著的傳遞作用,其他家庭背景及學校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性別而異。而父母角色示範作用僅在青少年早期有顯著影響,隨著青少年的成長,父母價值觀念及家庭文化內涵比父母角色示範的影響更大。成長曲線模型的分析結果進一步指出青少年早期形成的性別角色態度會在後來經歷的處境中調整、再現或轉向。在國中以後的生活經驗比原生家庭社會化背景更明顯的影響成長階段及成年初期的性別角色態度。本文並討論原生家庭的社會化經驗對於個人性別角色態度變遷的長程及隱微的影響。

關鍵詞:性別角色態度、青少年、社會化、處境論、成長曲線模型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8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利用2011年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制度與行為研究專題中心」,所執行之「臺灣人民法律紛爭解決行為模式的實證研究調查」資料,歸納整理臺灣人民所遭遇的法律紛爭問題型態, 與人民社會、經濟、及人口特徵的關聯性。此次調查,包含5,601位成 年受訪者曾經遭遇與處理糾紛的經驗。本文首先探討臺灣人民所經歷的問題類型遭遇率與普遍率。在問卷中,我們將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問題分為10大類,並透過迴歸分析受訪者個人社經特徵,如:婚姻狀態、教育程度、收入水準、社會層級等族群間的差異性,分析它們與受訪者遭遇 各類問題機率的影響。由於臺灣與日本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淵源上較為接 近,我們也將與日本比較此次的研究發現。本文的分析結果,將有助於學者或政策制定者瞭解臺灣人民遭遇民事相關問題的概況,以及受訪者處理這些問題時可能需要的法律協助。

關鍵詞:紛爭解決、問題類型、普遍率、遭遇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過去兩三年,臺灣出現一波以「網路共筆」方式呈現的學術科普書 寫風潮,本文將討論這個臺灣學界特有的現象,以及它具有的在地社會學意涵。我將先討論Burawoy分類的四種學術書寫,接著探討當前臺灣社會學界的社會參與、公共書寫與其對社會的影響,最後則討論學術科普書寫的社會意義。我認為,臺灣學術科普的網路書寫,具有三個面向的公共性意涵:一、它是一種在國家與市場之外的書寫;二、具有學術的問責性(accountability),也就是學術研究者必須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狀況負擔一定的責任;三、在此書寫過程中,大眾可以進行參與,是 一種民主化的書寫。最後也探討未來此種網路公共書寫的可能發展。

關鍵詞:公共社會學、網路共筆書寫、公共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新店溪下游為例,探討水岸治理轉變下河濱農耕的興衰。18世紀漢人拓墾開啟了新店溪岸的農業化;戰後初期,河濱菜園仍是重要地景,納入治理體制而形成強網絡。隨著都市化與洪水整治,既有農業網絡解離;但築堤後,底層城鄉移民在都市治理的外化之境,重組地方蔬菜產銷的弱網絡。晚近,水岸遊憩化的新治理趨勢下,河濱農園成為官方清除對象。農民雖有因應之道,但難以撼動新興強網絡的形構。相較於河濱公園、生態溼地、農夫市集與花市等親近自然的正當媒介,河濱菜園遭致污名,耕作者淪為不合時宜的主體。水岸治理實蘊藏著賦予不同都市自然差異化評價的吸納/排除機制。

關鍵詞:水岸農業、都市農業、都市自然、水岸再發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現今高房價與低生育的社會現象是巧合,抑或高房價是導致低生育率的另一社會問題?在報章媒體常見的「沒有房子不生孩子?」及「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標題引起本文研究動機。本文從成本觀點探討購屋對家戶生育行為影響的可能途徑,運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針對1934∼1984年出生之受訪者個體資料,建立生育行為存活模型進行分析。實證結果為生育前購屋家戶相較未購屋者,有較長的婚後至生育的時間,且於房價景氣高漲時期購屋,將使婚後至生育時間更為延長。說明在房價高漲時期購屋,將占據更多的家庭資源,使房子對孩子的排擠 效果更為強烈,進而降低生育事件的發生率,而有「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的現象。對於未購屋家戶而言,在外租屋除需負擔居住成本租金外,也降低獲取家庭代間資源的可及性,婚後生育時間相較於與原生家庭同住家戶長;當將房子視為生育的前提要件時,便產生「沒有房子不生孩子」的情形。建議政府有關單位應積極解決高房價問題,控制因高房價時期購屋導致家戶生育時間的過度延遲,以避免進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關鍵詞:成本、高房價、購屋、生育行為、存活分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許多文獻指出,公民社會團體的抗爭性格和策略行動邏輯,與審議民主存在緊張關係。根據這樣的觀點,社團活躍份子與一般公民比較起來,傾向於質疑審議的程序,也不容易改變政策立場;整體來說,他們比較不支持公共審議。這樣的宣稱,缺乏嚴格的經驗檢證。本文以二代健保規劃期間所舉辦的「公民論壇」和「法人論壇」為資料,進行量化與質化分析,發現一般公民和社團活躍份子,他們對政府所舉辦的公共審議論壇的支持程度,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社團活躍份子和一般公民比起來,雖然對審議的程序比較抱持批判的態度,但他們反而比較可能改變政策態度。 本文同時也解釋社團活躍份子審議傾向的差異。我採取「公民社會形構論」的觀點,指出:公民社會團體的組織特質、與其他社會團體以及與國家的關係,這三組因素影響社團活躍份子的審議傾向。我發現, 社會團體如果具有內部民主的機制,以及異質的多元意見,其領導人的政策立場比較有彈性,能夠改變偏好。社會團體如果和其他團體有比較強的信任關係,或對政府政策資訊的公開比較滿意,其領導人對審議程 序的評價也比較正面。

關鍵詞:審議民主、公民社會、公共審議、社會運動、公民參與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旨在介紹由結構詮釋學觀點出發的宗教社會學理論。結構詮釋學認為,宗教行動的動力來自於生活實踐的危機結構,宗教行動的研究對象是危機與危機的克服。宗教性的討論不能由「教會宗教」出發,而 應由存在的危機結構開始探究,常規與常規化是此種結構相應而生的衍生物。對結構詮釋學而言,宗教社會學理論論述的基礎在於建構一個宗教性的模型,而這種模型與其生活實踐的理論模型具有一致性。它並不是 一個靜態的模型,而是一種結構轉化的、具有動態發展的過程的結構 法則性。就其實質內容而言,它是由一種Oevermann所謂的「確證的動力」(Bewährungsdynamik)所構成的。宗教性涉及到每一個社會行動者要求其生命獲得肯認的確證的動力。

關鍵詞:Oevermann、宗教社會學、客觀詮釋學、結構詮釋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5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3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不同於過去以個體、平均薪資的觀點討論勞動市場變遷,而是以工作取代個人、分配替代平均,引進工作取徑(job approach)與相 對分配方法(relative distribution method),來描繪勞動市場35年來工作機會結構的變遷,並以區域勞動市場的分析架構,解釋可能影響因素。 延續偏向技術性勞動的科技改變(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的理論觀點,檢視產業結構變遷對勞動市場工作機會分布變化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勞動市場的整體工作機會分布的趨勢為高薪工作機會先增後減,而低薪工作機會先減後增,但近年有往兩極化發展的趨勢。再者, 工作機會分布的變化,主要受到產業結構轉型影響,後工業化促使工作 機會兩極化,在製造業從業人口維持穩定的情況下,產業結構變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服務業的內部分化,高技術服務業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工作機會,使勞動市場進一步兩極分化。此結果在政策上說明了要減緩勞動 市場惡化或工作機會分布不均等問題,應該將關注視角轉移至服務業內部分化效果,才能真正有效地達到穩定勞動市場的目的。

關鍵詞:勞動市場轉型、產業轉型、工作兩極化、工作取徑、相對分配方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3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利用2001年及2003年「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國中生樣本中三個年級均為同班者,評估國中生自己補習及其同班同學補習普及程度,對9年級學習成就影響。補習風氣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或為正向,也可能是負向。由於補習及補習風氣均為內生性變項,故以調查資料評估此二類變項之因果效應時,需使用適當的統計模型。本研究分別以多層次線性模型,以及雙重穩健估計等兩種分析策略來估計這些變項的效果。在反事實分析架構下,雙重穩健估計分析方法不僅能提供9年級補習之平均處理效果(即A TE)的估計,還可提供9年級實際參與補習者的補習效果(即ATT),以及參與及未參與補習者兩群體之班上補習風氣對於9年級學習成就的影響。本研究發現多層次線性模型及雙重穩健估計得到之ATE,均顯示學生自己9年級補習可增加9年級學習成就約0.4分左右,但雙重穩健估計的ATE未達顯著。雙重穩健估計之ATT則顯示9年級實際參與補習可增加9年級學習成就約1.1分。此外,雙重穩健估計顯示7或8年級補習只對9年級時實際參與補習者有正面效果。不論是哪種分析策略,7至9年級班上同學補習比例,均對參與或不參與補習者的9年級學習成就沒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補習、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國中生、學習成就、雙重穩健估計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3
DOI:
摘要 Abstract
復原力模型與風雨困頓模型對青少年自尊成長的趨勢有相反的預測,但是實證研究的發現迄今卻未有定論。為此,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於2000年至2007年間長期蒐集的追蹤調查資料,以分段線性成長曲線分析方法,試圖描繪臺灣青少年從13歲到20歲的自尊成長軌跡。研究結果顯示,臺灣青少年的自尊成長呈現非線性模式。知覺父母支持對青少年自尊發展的影響隨著不同時期而程度不同。知覺母親支持的影響在青少年早期的影響較大,知覺父親支持的影響則在青少年中期和晚期的影響較強。本文亦討論了臺灣青少年非線性自尊發展軌跡與知覺父母支持隨不同時期而變化的意涵。

關鍵詞:自尊、青少年、發展軌跡、家庭脈絡、學校脈絡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23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當代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的科技、空間與社會型構。 回顧金融社會研究與經濟社會學相關理論,可整理出「市場工具」(market device)、「市場空間」與「關係鑲嵌」觀點,來分析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的科技、空間、社會關係與「經濟行動」之間的關係。然而,這些觀點都以「市場框架」(market frame)來解釋證券公司營業廳與投資人結合的「組構集合體」(agencement),著重以「市場性功能」來討論這個「組構集合體」的存在、行動與意義。然而,本研究指出,理解當代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組構集合體」需置於「社會─市場」整體框架。長時間使用這個「市場工具」來實踐市場行動所產生的 獨特交易慣習與凝聚之社會關係,已成為維持這個組構集合體的核心支柱,社會性意義在市場行動中不斷被實踐。證券公司營業廳已從「市場工具」轉化為「社會─市場工具」。「行動者」也從「經濟組構集合體」轉化為以「社會性」與「市場性」共同主導且相互交錯的「社會/經濟的組構集合體」。這個「空間」原本的「社會/市場」界線也變得更為模糊與流動。產生於此「市場工具」的社會關係支撐著這個「組構集合體」在市場上持續運作。倘若其中的「工具」或「社會關係」劇烈變動或消逝,則這種「行動者」型態可能就會從市場消失。

關鍵詞:市場工具、組構集合體、證券公司營業廳、臺灣股票市場、個人投資人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7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的思考起點是臺灣的批判歷史能動力如何可能。第一節引文概述本文的思考起點,強調理論和經驗的有機關連。第二節把歷史課綱的爭議扣連到臺灣人民意識的版圖,並指出其中的主體意識漏缺。第三節挪用女性主義哲學家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政治論述展演理論(performative theory of political discourse),並討論其中關於歷史能動力的曖昧處境與可能空間。第四節闡述臺灣原住民族透過抗爭與研究而累積的主體性,並扣連到美加澳紐等地近年來嶄露頭角的原住民立足點。第五節總結提出一個立足點與結盟的展演政治。
 
關鍵詞:多重的發言位置、原住民立足點、展演政治、批判歷史能動力、主體的辯證構成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7
DOI:
摘要 Abstract
為改善呼吸器依賴患者佔用急性病房或加護病房的問題,以有效利用急性醫療之資源,解決加護病床急症患者一床難求的窘境,當時之行政院衛生署提出不同計畫來對不同病程提供分段照護措施,期待在健保的給付架構下,能有效率和合理分配醫療照護資源。然而,從呼吸治療個管師在建制體系內的醫療實作發現,病患最佳利益與相關建制系統間卻因此產生許多利益衝突的現象。本文擬透過建制民族誌,探索在呼吸治療照護的實作中,反映出醫療體制何種多元面貌的統治關係,並試圖指出相關的醫療協作如何產生階級差異化的再製。論文最後也將檢討方法論,指出建制民族誌可能的研究限制。
 
關鍵詞:呼吸器、呼吸治療師、建制民族誌、階級、醫療倫理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7
DOI:
摘要 Abstract
自1970年代開始,歷經卅多年的城鄉移動,原住民族的住居在地理空間上重組並與漢人頻繁相遇,原漢通婚日漸普遍,其所象徵的非只是交流的頻仍,高比例的通婚現象更意味著族群關係的和諧,然則,通婚行為因族群坡度的地位交換,亦可能對原住民族的弱勢者產生不利婚配擇偶的疑慮。本文運用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試圖揭露移徙、族群通婚與婚姻市場間的複雜脈絡,檢視原住民女性的通婚對原住民族男性單身機率的影響,研究發現如下:(1)婚姻市場上原住民族男性主要的競爭對象是漢人男性,而非族人;(2)教育門檻與婚姻坡度影響原住民族男性的單身,而非未婚女性的不足;(3)原住民女性的通婚確實對原住民族男性產生婚姻擠壓的作用;(4)原住民女性通婚對原住民男性婚姻擠壓的影響主要發生於原住民原鄉;(5)在原住民女性通婚比例越高的區域中,人力資本所帶來的優勢縮小。

關鍵詞:族群通婚、婚姻市場、婚姻擠壓、原住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7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立足於中國的社會轉型和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探討農民工研究中宗教信仰這個長期被忽略的社會認同和歸屬的維度。通過深圳市民工基督徒的案例,本論文研究了宗教信仰對農民工主體性和身分認同的建構,並由此透視社會變遷背景下宗教、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秩序與民工公民身分之間的關係。民工基督徒的主體性建構是鑲嵌在多重身分差序的矛盾與衝突之中:一方面,宗教確實給予了農民工一個應對和調適現實社會的生存策略;另一方面,但在階級與身分的雙重壓迫下他們仍然無法通過宗教實現對主體性的全新重構,宗教提供的資源既不能提高他們的階級意識又不能增強他們公民身分,不但如此還使他們在 「多重邊緣人」的身分中進一步被邊緣化。

關鍵詞:農民工、宗教、基督教、社會轉型、主體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7
DOI:
摘要 Abstract
近期歐美大學校園內出現宗教活動復現之趨勢,學生雖進入了以往 被視為世俗主義堡壘之地卻未因此棄教反而熱衷追求信仰。更引人注目的是,仍奉行無神論、並嚴禁宗教活動的中國校園,竟也出現「大學生宗教熱」。本文以該現象為切入點,透過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取得的資料,試圖理解基督徒大學生面對各種世俗主義意識型態的衝擊下,如何維持並調適信仰。我指出他們並非掙扎在科學與宗教的零和想像(獨尊宗教拒斥科學,或信仰科學而拋棄宗教傳統)而是調和兩者協商出自身認識世界的方式;在這過程中充分展現宗教徒作為行動者的雙層反身性:首先,在校園內與非信徒日常互動層次上,他們隨對象、情境的轉變而策略性調整論述科學、宗教與迷信之三角關係的方式,據此既能迴避政治風險、不違逆以科學為優位的主流論述,以保持自我的體面,也有效維持宗教認同並促進傳教。其次,宗教徒反身性還深層地展現在他 們個人主體反思上;深受實證科學及懷疑精神影響,他們透過內在對話,檢視本身宗教經驗是否可靠,也讓主體以嶄新方式於科學定調為內在構框的世界中,遭遇更具延展性的神聖。藉此個案研究,我們能更妥適地理解世俗時代中的宗教變遷,及在此過程中行動者能動性可能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大學生宗教熱、中國基督教、科學與宗教、宗教經驗、反身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美髮雖是女性集中的工作,但卻是低度理論化的狀態。少數社會學研究側重描繪建教合作體制下,美髮助理的勞動處境。鑑於美髮必須直接接觸他人身體的工作特性,本文將美髮概念化為互動式的身體工作,以突顯身體在美髮勞動中的角色。以27位美髮從業者的經驗訪談資料為基礎,本文從美髮業的勞動力構成、美髮組織對從業者身體的動員,以及美髮技術本身來考察美髮勞動的身體化。首先,美髮的身體化具現在其勞動力主要由年輕、女性、勞動階級構成,但作為時尚產業也吸引還在探索性/別認同的年輕群體。其次,美髮作為時尚產業,從業者必須執行展演時尚的美學勞動;其中美學勞動的展演緊密地鑲嵌在組織層級 與從業者個人性/別認同之上。再者,美髮技術執行過程也都是身體化的,從業者必須學會雙重的多重涉入(multiple engagements)的身體技術─ 意即有能力同時與多人互動,並可以同時動員身體、心智與情緒來提供洗頭這樣的驕寵性身體工作,以及涉及協商身體化美學的剪髮設計。
 
關鍵詞:美髮、身體工作、身體化、美學勞動、親密勞動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利用2013年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與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描繪臺灣家庭語言的現況,並在同時考慮雙親族群、性別、出生世代、教育程度等基本變項的條件下,釐清階級、民族認同與鄰近效應對家庭語言的影響。主要發現如下:其一,雖然新中產階級最偏好跟小孩說華語,但是在教育程度相同的條件下,家庭語言沒有階級差異。換言之,新中產階級對於華語的偏好,來自於他們在獨尊華語的教育體制下受過更多的篩選與薰陶。階級本身,並未對家庭語言產生直接影響。其二,中國人認同促使人們跟小孩說華語,但臺灣人認同無法讓流失閩南語的福佬家庭恢復閩南語。其三,家庭語言的選擇不只是家庭內部的事情,也受到周遭語言環境的強烈影響。居住地的華語盛行率愈高,人們愈傾向跟小 孩說華語;居住地的閩南語盛行率愈高,人們愈傾向跟小孩說閩南語。這些發現指出臺灣本土語言的困境:一方面,臺灣人認同未能復興本土語言在家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隨著人口持續往華語優占的北部都會區遷移,愈來愈多家庭失去本土語言的環境。因此,即使國家已不再打壓本土語言,本土語言復興運動者依然憂心忡忡。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族群、階級、民族認同、鄰近效應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隨著生物醫學全球化的強勢發展,在世界各地族群認證、正名與認同建構中,基因科技與知識逐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1年臺灣第一個正名成功的原住民─邵族為例,指出基因證據是一種「策略性的科學本質主義」,族群運動者擷取對正名運動有利的科學研究部分成果,憑藉DNA的科學證據,在原住民正名運動過程中形塑出帶有權威、本質化的族群認同,以此作為劃定差異、爭取認同的政治資源。邵族正名之後,DNA的科學論述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長期與國家抗爭的還我土地運動、邵族民族議會成立,以及推動邵族母語教學等等,才是形塑當今邵族族群性的重要力量。由邵族正名前「策略性的科學本質主義」,到邵族正名後「策略性的去本質主義」,本文凸顯族群認同的本質不是固定不變,而是社會、政治行動過程中匯集的產物;族群界線隨著各種政治機會被強化、弱化或改變。當一個族群的認同被廣泛接受且持續存在,基因研究會被視為一種外來風險;相反地,如果該族群正經歷認同的爭議,基因研究者和族群運動者有可能形成潛在的盟友。邵族正名成功的例子,彰顯在後基因體時代,基因知識具有形塑身分認同與差異的重要潛能,它能夠介入少數族群肯認政治和資源的獲取與再分配,值得我們重視。
 
關鍵詞:基因、邵族、認同政治、策略性的科學本質主義、族群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採取重視女性勞動者詮釋主體的研究取徑,以探究50年代末至70年代裡,女性移動至都市的勞動經驗,並分析此經驗對其性別實踐的影響。在歷史分析上,本研究補充了臺灣工業化時期不同職業之女性勞動經驗,以及其都市生活等重要歷史記錄。於此同時,本研究也嘗試 回應女性參與勞動市場是否且如何有利於女性突破傳統父權體制。儘管許多國內外研究皆主張,臺灣工業化過程中女性的勞動市場參與,未能有效使女性突破父權體系,但本研究提出不同論點。透過對比不同環境下的勞動經驗,本研究指出,移動能力與工作認同為勞動參與如何影響 性別實踐之關鍵因素。首先,勞動環境與勞動條件為影響女性能否透過 移動提升自主能力的核心條件。當勞動條件越不隔離與壓迫時,女性移工越可能提升其都市生活中的移動能力,進而發展爭取資源的策略,並開展突破既有體制的性別實踐。其次,在移工歷程中,以及返回農村婚後,都能發展出正向工作認同的婦女,幾乎都得以提升個人自主性,並在婚姻中實現較為平權的互動關係,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對於傳統性別體制的突破效果具有延宕性,往往直到夫家長輩世代控制力量式微後才得以實現。
 
關鍵詞:女性勞動、臺灣工業化、移動能力、國內移工、工作認同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以知識資產為基礎的生物經濟仰賴專利經濟之運作。但具有多重價值的專利經濟能否順利發展出生物經濟,卻甚少有研究。本論文基於塔德的經濟心理學,結合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發展出異質網絡的分析方式,針對臺灣的生醫專利進行實質分析。異質網絡元素是各種不同參與在網絡中的行動者,包括發明人、申請人、專利師、專利審查官等,透過對話來實現專利的內容與數量。在逐漸積累出顯著數量的專利經濟中,至少有順語境和逆語境兩種異質網絡模式,建構出不同內容與價值的專利。透過觀察由異質網絡所建構的不同資本之情形,可以看出臺灣專利經濟著重胚芽資本,生物經濟卻需兼顧子葉資本。透過考察兩種資本在臺灣生醫專利經濟中的不對等組成,顯然與美國主流生物經濟的資本組成形貌並不相符。
 
關鍵詞:生物經濟、專利經濟、異質網絡、經濟心理學、行動者網絡理論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世界普遍存在著移民的受苦,臺灣的情形又是如何呢?這篇文章希望能藉由移民跨國雙重性的觀點,以兼具移出與移入兩地的討論,揭開在臺越婚姻中促成遷移的社會機制,以及越南女性婚姻移民經此來臺後所面臨的雙重缺場特殊情境。本研究發現,家庭代際契約中孝順女兒的主體認同、與臺越婚姻「風潮」中的集體誤識,是影響越南女性以仲介婚姻作為中間通道來臺的重要機制;語言實踐的困難、商品化婚姻的符號暴力、負面跨國處境,則形塑了越南女性的孤單、親密不滿、受到不禮貌注視、背叛等受苦經驗。本文採用這樣視角,是希望移轉臺灣對婚姻移民已有的適應式「社會問題」研究視角,將其轉化成探討婚姻移民受苦之社會根源的「社會學問題」,同時期盼能提供更多有關移出地越南南部農村的移民情境,以拓展臺灣學界已有的以臺灣為場址的東南亞婚姻移民研究。
 
關鍵詞:臺越婚姻移民、雙重缺場、社會受苦、親密不滿、負面跨國處境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戰後社會學門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轉向不幸經歷了雙重的斷裂:與知識社群的斷裂以及與知識傳承的斷裂。與學術社群的斷裂包含「大小」不同的兩個斷裂:一是與本土社會變遷研究社群的斷裂,一是與國際社會變遷研究社群的斷裂。前者造成人類學漢人社會的歷史研究引領戰後臺灣社會變遷研究多年,後者造成臺灣社會變遷研究與九○年代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界新興之「歷史轉向」潮流「脫鉤」多年。與現存國際「歷史轉向」學術傳承的斷裂包含「層次」不同的兩個斷裂:一是與方法學反省的斷裂,一是與社會存有觀反省的斷裂。前者造成敘事方法繼續被視為「異類」,後者則造成機遇與能動力一直被「視而不見」。筆者除了藉由反省既有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化不足」與 「整體化過度」,努力讓「結構與歷史」、「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學」彼此相互批判之外,更思索要如何妥善處理好它們彼此間的關係,以導引出更加值得信賴的概念和方法立場,諸如「在地化」的社會變遷研究以及「霸權體制」的概念,聊供參酌。
 
關鍵詞:臺灣社會變遷、歷史轉向、敘事、機遇、能動力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6
DOI: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圖書出版產業鏈中經常受到忽視及誤解的分配面,包括出版發行商的角色,及發行配銷系統的實際運作。相對於既有相關研究鮮少探討發行經銷商的作用,本文除了探究配銷系統的運作模式外,也將釐清發行人員和經銷商等中間商在出版產業鏈環節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與產業鏈中其他能動者(agents)之間的經濟交易與社會關係。透過本研究建構的「出版商業迴圈」做為分析架構,研究發現,這一商業迴圈中的各環節間,透過制度及長期往來的關係鑲嵌形成緊密的商業連帶,且因迴圈中廣為採用的「月結制」、「保留款」等結帳制度形成一種財務鑲嵌,這種過度鑲嵌的型態不但使得鑲嵌的正面效益轉為負累,也使得各鏈節間的商業往來僵固化,難以採行有效的經濟行動。研究中也指出這一迴圈近年來的動態變化,以及「求生存」與「講效率」兩種不同的理性化原則,但這些由個別能動者發動,以圖在短期內維持營收的理性策略,不但對整體商業迴圈缺乏正面助益,長期而言也會反過來危及發動者自身的生存。

關鍵詞:出版產業、配銷系統、鑲嵌、商業迴圈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
摘要 Abstract
「戴頭巾者社群」是一場結合時尚與宗教的印尼穆斯林女性社會運動,其最知名成員之社群媒體追隨者高達四百八十萬人。過去國際學界已有豐碩的伊斯蘭頭巾研究,但在探索後殖民抵抗、本土現代性、公眾虔敬(public piety)、性別化階級焦慮、及美德的主體化過程之際,仍尚未關注到這個廣存而蓬勃的現象。本文透過中爪哇小城沙拉迪加戴頭巾者社群(Hijabers Salatiga)的觀點,指出這一公開提倡「又美麗又虔敬」(cantik tetap syar'i)的女性宗教運動,其所展現的是過去研究無法窮盡的一種能動性樣態(mode):「美/德能動性」(pious beautifying agency)。Hijabers結合時尚、代表虔敬的頭巾與作為宗教義務的慈善活動,將過去兩個不相關的領域結合;同時,Hijabers的美學重視未完成性與開放性,因此任何功能性的解釋都無法完全定錨她們的實踐。透過設計與穿戴新風格的頭巾服飾來呈現前衛又時尚的伊斯蘭身體,Hijabers挑戰世界對戴頭巾女子的既有偏見。她們所引領的文化風潮與其正在發生的社會效應,提醒我們在後全球宗教復興的時代,必須嚴肅看待落在女性主義與政治運動之外的宗教運動。關注「美麗」與「虔敬」的新共生現象,除了在經驗上有助於瞭解穆斯林女性結合宗教認同與時尚衣妝的特殊能動性樣態,也將在理論上有助於重新闡釋近年來人文社會學科中日益重要的主題:德勒茲「情動性」(the affective)概念。

關鍵詞:虔敬、伊斯蘭、美麗、女性、情動性的能動性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帶入「科學的公眾想像」的概念,透過Taiwan Biobank 不同時期的倫理、法律、社會(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ELSI)爭議,分析「缺席的多元公眾」現象背後的科學制度文化與公眾參與機制,以及臺灣科學主義專家治理的特色與難題。首先,全文指出在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下,科學家倚賴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協助制定倫理治理架構。但相關公眾諮詢規劃大多停留在論述層次,並未發展出容納多元行動者的參與機制,因此無法針對Taiwan Biobank議題提出不同公民認識論的反省。其次,2005-2010年是Taiwan Biobank爭議的高峰,主要由有能力發聲的少數人權團體與人文法律學者等做為公眾代言人,提出對 Taiwan Biobank的ELSI挑戰。初期這些外部ELSI學者,被科學家想像為不理解科學計畫的反科學公眾,輕忽這些公眾挑戰背後所代表的不同價值,也使得Taiwan Biobank創新治理的想像被限縮。最後,本文指出由於欠缺「上游式公眾參與」的對話機制,不同意見的行動者訴諸媒體發聲,反而擴大彼此之間的對立。在無法形成社會共識的情況下,Taiwan Biobank走向以法制化解決爭議的方式,過度強調法律的形式化管制策略,也難以建立具有彈性的反身性治理模式。
 
關鍵詞:基因、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公眾溝通、治理、爭議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11
DOI:
摘要 Abstract
本文檢視2011年至2014年間的《毒管法》修法過程,探討環境運動、資本與國家力量如何拉鋸角力,形塑環境立法的內涵。本文發現,從修訂母法到訂定子法,這是一個從「社會挑戰市場」到「市場反挫社會」的政治過程。首先,環團與在野立委組成的非正式修法聯盟透過操作行政立法權力杆桿,成功將預警原則寫入部分母法條文;然而,折衝妥協下修訂出的母法,因留下過多空白授權,而讓各種資本力量得以大力介入影響子法,訂出偏好市場利益的實施細則,致使母法預警精神大打折扣。其次,為競爭國際市場訂單、取得化學品資訊及提升廠內風險管理能力,電子業雖罕見地與環團一致支持環保署聲稱的仿效歐盟,訂定台灣版 REACH,但電子業能接受的管制範圍與程度、對資訊公開與知情權保障等關鍵課題的主張,高度受到市場與利潤考量、產業特性與國際分工位置的影響。就國家而言,環境官僚雖嘗試改變治理典範,但整體國家政策與立場,仍偏好經濟部門利益,在工業資本仍極具影響力的情況下,立法運動難以落實強版本預警原則,治理典範不易轉變。最後,作者也將討論台灣環境管制立法過程的特殊性。

關鍵詞:預警原則、生態現代化、象徵性立法、毒性化學物質管 理辦法、電子業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5
DOI:
摘要 Abstract
社會學的醫療研究取徑曾由「醫療中的社會學」轉向「醫療社會學」,藉此拉出與醫療實務的距離與批判立場。呼應近年學界向在地案例學習的發展,本地社會學如何由在地實作學習呢?本文由推動基層醫療的「醫療―社會想像」與其介入方案,探討各種模式如何啟發批判。藉由實作中浮現的不同「醫療―社會性」,本文提出「醫療實作社會學」,以及其中蘊含的「醫療實作中的社會學」與「為醫療實作的社會學」兩種意涵,並釐清這與現有取徑的異同,希望有助於在地實務與批判。

關鍵字:批判、醫療社會學、醫療化、社會—技術想像、公共社會學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5
DOI: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有些學者利用校務資料回應下列質疑:「多元入學有利家境好的學生」。這是關於學生家庭背景的爭議,但校務資料正好缺乏家庭背景資訊。因此這類研究若不是迴避真正的問題,就是以學生戶籍地的平均所得代替其家庭背景。問題是,地區特性與家庭背景處於不同層次:有利鄉下學生的措施不等於有利低社經家庭。換言之,鄉下的高社經家庭有可能比都會區的低社經家庭獲得更多機會。再者,即使某種入學管道更容易收到特定背景的學生,未必就能指控制度「不公平」,因為這不能排除是該管道使學生與科系獲得更好的匹配。倘若論者欲主張入學制度偏袒中上階層子女,應證明他們的學業能力或匹配度為入學制度所高估而獲得錄取。我們需要透過社會調查蒐集學生的家庭背景資訊,才有辦法釐清爭議。本文以中山大學的調查資料為例,示範釐清相關爭議的邏輯與方法。

關鍵詞:多元入學、社經地位、城鄉差異、學業表現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
P2P網路借貸(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為目前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主要發展類型之一,近年也在臺灣快速成長。網路平台業者媒介貸方與借方完成借貸交易,且在過程中提供各類型服務,向一方或雙方收取費用。本文指出,貸與人與P2P網路平台連結共同展演實踐(perform)理性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經由平台中完整的借用人資訊、案件信用評比、分散投資機制、風險保護與法律協助,讓個人間信用借貸可脫離(disentangle)社會關係置入於經濟市場框架,成為可理性計算風險與預期報酬的投資活動。然而,目前臺灣P2P平台制度的正當性尚未充分,參與者對於平台的信任成為這個經濟活動可存在的前提。平台信任由不同社會機制所共同產生,這些機制包含:專業經營團隊使平台成為金融專家系統、平台與銀行(正式金融機構)進行結盟以提高自身地位(status)、業者強調守法且朝向正式制度化發展,另外也有人際連帶產生的信任。本研究成果可以回應金融社會學與金融社會研究對於市場上理性經濟人構成與存在的討論,指出常民與市場工具可共同型構為具有理性計算能力的社會科技組構集合體(socio- technical agencements),但是在新興金融的制度正當性尚未全然建立的情況下,交易需仰賴各項社會機制使參與者可對於市場平台產生信任。

關鍵詞:金融科技、P2P網路借貸、理性經濟人、展演實踐、 信任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
在臺灣,新自由主義為何能突破發展型國家的價值與世界觀而崛起?本文聚焦過去文獻皆忽略的角色:新古典經濟學者,是他們抓住了1970年代二次石油危機以及1980年代初期總體經濟失衡所賦予的機會,透過辯論、遊說與宣傳,帶來一套新的認知框架與理解危機的因果故事,翻轉了國家與市場之間的價值階序,促成1985年全面自由化政策,也讓他們從決策邊緣邁向核心。

本文主要問題意識在於探討:新自由主義理念在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下出現、透過什麼管道散佈,又如何被接受並影響政策?從歷史制度論出發,我論證在1980年代政治經濟結構變遷的挑戰下,舊的發展型國家典範失靈,而新自由主義通過了「經濟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的考驗,才為當局採納作為務實解決問題的手段。但由於落實階段缺乏「行政可行性」,並受到舊發展型國家官僚的制衡,以致於臺灣的新自由主義化路徑呈現溫和且務實的特色,發展型國家傳統只是逐漸撤退。

最後,本文也針對主流詮釋提出一項方法論反省:新自由主義化既是政商結盟與階級利益分配的政治過程,也是政策認知框架與意義系統的轉換,涉及利益、理念與制度變遷之間相互糾結的互動及多重因果關係,不宜做片面、抽離的理解。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發展型國家、歷史制度論、政策典範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
隨著大學重組加遽與密集母職意識型態盛行,學術媽媽在專業工作與家庭責任上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然而新世代學術媽媽的處境鮮少受到關注,相關研究也很少採用整合取徑,同時檢視她們從事專業工作與當媽媽的經驗實作。因此,我們很難知道學術媽媽的真實處境為何?她們如何與不同的社會期待協商?在協商過程,哪些因素影響她們能動性的發揮?為回答以上問題,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訪談十九位育有子女的大學女性教師,具體呈現這些置身於新大學情境下的學術媽媽跨域(家庭/工作)、跨時(日/夜)的肉身化經驗。研究發現資歷職等、學校類型、組織文化、家庭性別關係與物質條件,以及進入職場時間點,均是影響其處境優劣的關鍵因素,若同時具備多種不利因素,學術工作的(時/地)彈性,反而會讓她們的處境更加惡化。然而,學術媽媽發展出三種協商策略回應建制困境:(一)強化身心自我管理技術;(二)透過學術工作的聲望和學術資本轉化母職實作;(三)反芻育兒經驗滋養學術工作。最後,研究發現有半數受訪者同時採用第(二)種和第(三)種協商策略,筆者將此種雙向整合的狀態命名為「智性母職」,用以描述學術智性工作和母職間存在相互辨證、持續對話的關係,在協商過程中可能會讓兩者產生質變,促成更具轉化性意涵的實踐。本研究的獨特貢獻在於採用少見的整合取徑,提供臺灣在地學術媽媽的經驗性資料,並對促成學術媽媽整合的文化、物質與結構性條件提出解釋,同時凸顯本地有別於西方研究的特殊社會、文化脈絡。

 
關鍵詞:學術媽媽、密集母職、學術工作、家庭—工作平衡、整合取徑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
作者: | 首次發表於 2020-05-01
DOI:
摘要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