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伙來想社會影片 EP1】
首頁 > 影音展示 > 【作伙來想社會影片 EP1】

作伙來「想社會」
EP1: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嗎?反思常見論述中的思考陷阱!




多元入學自2002年正式取代「大學聯合招生考試」(俗稱的聯考)後,實施至今快要滿二十年,其間教育部曾進行多次或大或小的制度變革,例如2007年仿效清華大學政策,新增「繁星計畫」的招生管道,2011年復將原有的「學校推薦」與「繁星計畫」結合,併為「繁星推薦」管道,以「高中均質、區域平衡」作為政策目的。
 
在這二十年間,多元入學的升學管道制度變遷,其政策初衷,當然是為了要彌補原本的「聯考」制度的不足之處,顧名思義,「多元入學」希望在「考試」之外,透過擴增「多元」的評量方式,讓擁有不同長才、秉性殊異的各類學子,都能獲得允當的能力評鑑,從而進入自己理想的校系。然而,在這二十年間,在公眾論述中始終存在壓倒性聲量的,卻是「多元入學讓升學越來越不公平」的說法,其中備受攻訐的升學管道是「個人申請」,以錄取人數來看,2017年在所有入學管道中,「個人申請」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入學管道,佔總錄取人數的42.95%(其次為考試分發的39.19、繁星推薦的13.99%、另有3.87%的學子透過三種主要入學管道以外的其他管道入學)。「個人申請」在公眾論述中經常被貼上「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的階級標籤,大眾經常質疑「個人申請」看重面試成績,強調學生的課外活動表現與學習歷程,這些都被視為需要經濟資源的堆疊,也因此,多元入學開始被嘲諷為「多錢入學」
 
儘管如此,這些對於多元入學的質疑與批評,事實上都仍只停留在「猜測」的推論層級,換句話說,至今並沒有任何確切的統計數據能夠證明,「個人申請」比起「考試分發」而言,具有階級上的偏差效果。同時,當大眾論述不斷圍繞著多元入學是否「更公平」或「更不公平」的爭議時,卻經常忽略處理一項更為重要的爭議前提:我們如何評測一項升學制度的「公平性」?
 
《臺灣社會學刊》第64期刊登的一篇研究紀要〈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在刊登後引起學界廣大迴響,成為本刊2018年上半年下載量最高的論文(同時也是華藝資料庫社會學門期刊中下載量最高)。這篇論文之所以引起廣大關注,在於它能夠對於上述提及的常見論述中的思考陷阱,以詳實的統計分析作為基礎,提出令人警醒的提醒。本文的作者葉高華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在這篇論文中主要提出兩個論旨:第一,既有研究以學生來源地所得水平作為家庭背景的代理變項,在中山大學的統計分析中被證明無效;以繁星為例,葉高華教授發現,高所得地區的中地社經地位家庭子女、以及低所得地區的高社經家庭子女,是繁星入學管道中最具優勢的兩個族群,換言之,如果論者僅關注學生來源地,將無法觀察到這一來源地所得水平與家庭社經地位相互作用的現象。第二,葉高華教授提問:我們應該如何量測,才能得知特定入學管道是否有「偏袒」特定背景學生的傾向?這一問題事實上間接呼應了上述提及的公平性思考問題,葉高華教授提出一個方法,他在統計模型中觀察入學管道與學生入學後大學四中的學業成績,當學生的成績越好(排名較前),證明學生與該科系的配適程度較佳,即沒有被高估,當學生的成績越差,則證明該生與所讀科系的配適程度較低,亦即在入學時有被高估能力的可能。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繁星推薦,考試入學與個人申請,都有高估學生能力的傾向,更重要的是,後兩者高估學生的程度,在統計上並無顯著差異,簡單來說,從統計結果來看,論者並無法推論出「考試分發」比起「個人申請」在公平性或能力量測上更具有優勢的命題。
 
這篇論文的研究發現,非常值得被推廣到大眾討論之中,成為常見的「教改失敗」、「聯考最公平」等論述的警鐘,因為它提醒讀者:在討論「制度是否公平」時,應先釐清哪些是屬於社會階級所造成的資源分配的差異,而哪些屬於制度造成的後果。公眾論述中常見的思考陷阱,是忽略了家庭優勢的傳承,難以透過升學制度來打斷,試想:如果我們認為最公正的評量制度能夠選出學業能力最佳的學子,而高社經地位家庭能運用其所擁有的大量經濟與文化資源培養孩子,那麼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子女在升學中取得優勢,就並非升學制度的公正性出了問題,而是社會階級造成的教育資源分配差異。
 
無論升學制度如何修改,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家長,永遠能夠透過大量的資源,培養自己的孩子擁有制度所需要的能力,升學制度無法阻絕家庭優勢的傳承,而只能想辦法為弱勢家庭的子女開設更多管道、避免升學管道被壟斷。在《臺灣社會學刊》「作伙來『想社會』」的第一集中,這一點是影片中兩位與談學者都反覆申論的,如同葉高華老師所說,即使我們將入學管道的評量方式改為「跳火圈」,那麽優勢家庭的子女仍然會是最擅長跳火圈的一群學生,因此,除了量測方式的內容以外,更重要的是量測方式的種類與途徑是否足夠「多元」,當入學管道朝向越來越多元的方向發展,優勢家庭就難以在所有管道中壟斷機會(資源挹注的邊際效應下降),讓所有的學生得以在比較適合自己的量測管道中找到出頭的機會。
 
在這部短片之中,我們無意為「多元入學」制度辯護,更無意申論「多元入學」制度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之所以提出能夠間接反駁常見論述的數據分析,是為了提醒觀眾,在思考與討論升學管道制度的相關爭議時,我們必須先釐清爭點所在,避免產生混淆性的因果推論。「多錢入學」與「教改失敗」的常見論述,經常建立在大眾的猜測,或是依據自身經驗或身邊少數人經驗所建立的推論,卻缺乏實證數據的佐證,此為其一;此外,公眾論述中的因果推論——也就是「多元入學」造成「多錢入學」——隱含著一個邏輯陷阱:如果有錢人家的子女比起一般人擁有更高的機率能夠進入(好)大學,就代表升學制度不公平。這個命題之所以成為思考上的陷阱,在於其混淆了既有社會結構的所造成的資源分配差異,與制度本身所產生的效果。在本集之中,我們用了一個非常淺顯易懂的比喻,希望能和大眾說明兩者的區別,我們用國人最熟悉的棒球比賽為例:雖然我們常說球是圓的,比賽不到九局下半三人出局勝負難料,但在棒球國際賽上,比較容易拿下獎牌的,卻幾乎總是某幾個國家的球隊和選手,可是,我們並不會因此去質疑「比誰得分比較多」(制度本身)這個遊戲規則是不公平的,那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國家之所以是常勝軍,是因為這些國家挹注特別多資源在選手身上,這是「資源分配不平等」(影片內有簡單圖示,大家會更容易瞭解)。
 
誠然,多元入學制度仍然存在許多有待修改與進度的地方,但是,制度要能夠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有賴於允切的問題視角與正確有據的批評,本刊在第一集中,呈現給各位觀眾關於多元入學爭議的另類思考方式,我們希望這部影片能成為常見論述的「反論述」,每當您聽見有人批評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時,也許您能夠和批評者一起觀看這部短片,一起和我們探討與思索台灣教育制度的未來。


 
(本頁建置內容,由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經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