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45 期 December 2010
作者:吳嘉苓(Chia-Ling WU)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012_(45).0001
摘要 Abstract
本文以過去50年來台灣剖腹產成因的學術研究作為分析對象,試圖描述其知識變遷特性,解釋其為何轉變,並分析其後果。主要資料為102篇相關研究論文的內容分析,並輔以檔案資料、國際文獻、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本文提出「醫師不再研究臨床因素」,作為台灣剖腹產研究的重大轉變。自1960年代開始,產科醫師以醫院病歷進行調查,在自己的社群進行發表與討論,以胎位不正、前胎剖腹等臨床因素,作為分析重點,並針對產科的技術面提出改進方案。1990年代開始,剖腹產擴大為公共爭議,在知識位階與研究標準的改變下,產科醫師不再從事相關研究。公衛、醫管與健康經濟學家轉而以健保資料庫作為主要分析對象,並著重以婦女行為與制度因素作為主要解釋模型,臨床因素僅為控制變項,並且受到黑盒子化。研究成果的政策意涵也轉為強調檢討健保制度、機構因素以及民眾行為。本文主張打破產科知識作為鐵板一塊的分析模式,看重產科研究對於生產改革的潛在貢獻。本文建議改造知識生產結構,將臨床因素重新納入台灣高剖腹產率的研究重點。才更可能為台灣10多年來高居不下的剖腹產率,建立更清楚的解釋圖像,鋪陳對焦的改革藍圖。

關鍵詞:知識生產、科技與社會研究、臨床因素、剖腹產
作者:曾凡慈(Fan-Tzu Tse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012_(45).0002
摘要 Abstract
相較於過去對障礙兒童親職的研究,經常使用心理病理學的取向,來關注家長的壓力與適應過程,本研究提出「運籌行動」(logistic action)來概念化參與早期療育的家長,如何扮演積極形塑照護軌跡的行動角色。經由訪談24位主要照護者,以及分析網路上詳細記錄孩子早療史的部落格,本研究發現這些家長為了回應台灣當前多頭馬車式的早療服務體系,以及孩子發展遲緩高度變動的問題軌跡,必須在各種療育服務的生產端與孩子作為消費端之間,發展出細密運籌的能力,透過密集的訊息工作、連結工作與身體工作,規劃出全面性的療育計畫並付諸 實踐,讓表面上唯專業主導的療育工作得以進行。這種運籌式的醫用者行動,將增益過去文獻中對醫用關係的理解。因此,遲緩兒的家長不只是作為醫療服務接受者,需要專業者來照顧他們的需求,也不僅是擁有對孩子的專屬個人知識,需要專業世界加以傾聽,而是應認可他們作為運籌師的角色,相較於只從事片段工作的個別專業者,更具備為孩子統 籌治療方案並適時調整的資格與知能。

關鍵詞:發展遲緩、照護軌跡、運籌行動、醫用關係、早期療育
作者:林南(Nan Lin)、陳志柔(Chih-Jou Jay Chen)、傅仰止(Yang-Chih Fu)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012_(45).0003
摘要 Abstract
本文研究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三地社會關係的不同模式,及由此導致個人獲取社會資本差異的影響過程。我們採取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測量社會資本,並呈現社會關係在三個社會所呈現的模式差異,如親屬關係、工作關係、機構關係、朋友關係等。經濟結構(工業化及市場化)、文化與社會制度、政治經濟體制等因素,可能可以解釋這三地社會關係的類型差異以及因此導致的社會資本取得的過程。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美國、中國大陸具有不同的社會關係類型。在美國,工作關係、朋友、親屬關係在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中,基本上彼此分立、涇渭分明;其中,相較於工作和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對於獲取較好的社會資本有最強的作用。中國大陸的社會關係顯示多重關係交織的脈絡:朋友、親屬、同學、同鄉等關係相互交織,且值得注意的是,朋友並沒有成為獨立的社會關係類型。台灣的社會關係類型介於美中兩者之間:朋友是社會關係的獨立類屬,但還是和親屬關係存在某種程度的交集。研究資料顯示,經濟結構(工業化及市場化)的解釋觀點,相較於「文化/社會制度」或「政治經濟體制」的解釋,比較能解釋我們所呈現的社會關係類型及作用的跨社會差異。同時,它們也揭示了華人社會文化的持續影響力以及文化與社會變遷的緩慢過程。另外,本文也呈現華人社會的「關係」內涵以及「同質互動」(homophily)社會機制的影響力。

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網絡、關係、跨國比較
作者:劉雅靈(Yia-Ling Liu)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012_(45).0004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從「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的概念架構出發,探索溫州、無錫、建始三地農村基層政府從企業家轉型為收租者的過程。本文強調「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中「幹部目標責任制、上級政府財政支出責任下移、社會主義父權制」的制度安排,不僅降低國家科層體制的監督能力,而且敗壞基層財政紀律。「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進一步形塑幹部個人理性思維與行動選項,壓縮鄉鎮基層與上級政府在財稅分配中的議價空間、降低鄉鎮負債的交易成本、提高幹部任期的政治折扣率,因而促使基層幹部只顧追求個人短期政績而犧牲地方長遠發展的理性抉擇, 並使農村基層幹部從企業家走向資源掠奪的土地收租者,甚至負債,從而導致中國農村基層政府陷入赤字預算與債務的軟預算病態。

關鍵詞:準計畫行政體制、軟預算弊病、收租者、幹部目標責任制、社會主義父權制
作者:龔宜君(I-Chun Ku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6-0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012_(45).0005
摘要 Abstract
本文試圖探究,位於世界經濟與政治體系邊緣的越南中小企業台商,如何運用和越南女性締結親密關係取得「彈性身分地位」,以實現跨國資本的積累;作者發現台商在挑戰民族國家的紀律以求跨國資本積累的同時,也影響了他們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越南台商原是以男權制對女性的從屬性想像,讓具有越南公民身分的妻子/女朋友作為企業人頭,來突破固著的民族國家與公民身分之間的必要連結,也就是說,以此作為「在地化的策略」來游移於不同的民族國家之間尋求經濟利益。但是,此時的越南女性並不只是以她的性別身體,更是以她的公民身分和台商建立親密關係;當她成為台商的人頭後,經由國家賦予了男性台商無法擁有的公民權益,越南女性進而取得相對於台灣男性的性別權力,這是在原先男權制親密關係想像中的非意圖結果。

關鍵詞:公民身分、台商、越南女性、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