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內容 | 第 27 期 June 2002
作者:許嘉猷(Jia-You Sheu)、黃毅志(Yih-Jyh H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206.0001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採用新馬克思主義者Wright的多元剝削探討取向之階級分類探討臺灣階級流動,並與一些西方社會作比較。我們先對臺灣的基本階級位置加以分類,並進一步以對數線性模型進行代間、代內流動表分析,藉以探討階級可滲性問題。在實證層次上,本研究運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計畫於一九九二年蒐集的全國性樣本調查資料以進行流動表之分析。研究發現顯示:(1)就親代階級到子代初階的代間流動過程而言,在三個面向的流動中,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或流動機會最低,有產權(擁有生產工具)與沒產權者間的可滲性居中,有權威與沒權威者間的可滲性最高。(2)親代階級到子代現階的代間流動中,仍以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最低,有產權與沒產權者間之可滲性最高,而有權威與沒權威者問之可滲性居次。(3)子代初階到現階的代內流動中,專業與非專業者間的可滲性特別低,有產權與沒產權者問之可滲性居次,有權威與沒權威者問之可滲性仍最高。(4)在階級流動存有結構障礙之前提下,部份勞工仍有去普羅化的代內職業生涯流動,其過程呈現出「黑手變頭家」的頭家化(尤其是小頭家化)和經理化現象,而無專業化現象。

關鍵字:階級流動、階級界限、階級可滲性、階級多元剝削取向、黑手變頭家 
作者:許嘉猷(Jia-You Sheu)、黃毅志(Yih-Jyh H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6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206.0073
摘要 Abstract
作者:楊靜利(Ching-Li Yang)、劉一龍(Yi-Long Liu)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206.0077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多重生命表模型,以1980年與1999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的婚姻動態登記資料,以及1992年「臺灣地區家庭計畫與生育保健狀況調查」之生育資料,建立臺灣的8種家庭生活歷程。結果顯示傳統的核心家庭,也就是依結婚、生育、爾後配偶或自己死亡之順序者,是最普遍的家庭生活歷程,但其比例已從1980年的79%下降到1999年的54%。而經歷離婚者的比例則大幅增加,特別是離婚之前已有生育,離婚之後未再婚的部份,從1980年的2.7%上升到1999年的8.1%。如果按有無子女來分,1980年時沒有子女的家庭佔15.8%,1999年則達33.7%。另外,我們以事件發生的平均年齡來呈現家庭生活歷程的階段分割點,結果顯示有子女家庭其歷程於20年闊的變化並不大,臺灣家庭生活歷程的變化主要來自於無子女家庭。

關鍵字:家庭生活歷程、多重生命表模型、婚姻狀態、生育率、死亡率 
作者:林寶安(Pao-An Lin)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206.0107
摘要 Abstract
臺灣消費性金融肇始於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中期以來蓬勃發展。消費性金融初期是以企業金融與抵押性業務爲主,而後期是以開發多元化的消費性借貸和機構授信等爲主要業務。本文企圖解釋此一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涵。
金融自由化政策造成金融體系與市場結構的演變,使得消費,性金融服務對象由企業客戶爲主演變到以個人消費者爲主。從抵押演變到信用的金融變遷是真有社會文化意義的現象。非抵押消費性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與規訓制裁便成爲消費性金融興起的基礎。
本文認爲消費性金融創造出一套新的信貸語言;民間借貸的傳統信貸語言,信用與負債基本上是鑲嵌於人際關係與信任網絡;消費性金融則在去鑲嵌化與制度化之條件下,形成個人化的信用與負債語言。

關鍵字:消費性金融、抵押貸款、信貸語言、負債、信用
作者:黃樹仁(Su-Jen Hu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05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206.0163
摘要 Abstract
都市化程度是研究一國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之一。但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一套百年來臺灣都市化程度的數據。本文任務是彌補這本土研究基礎工程的缺憾。我們將檢討百年來臺灣城鄉人口統計的性質,並利用官方統計來建立一套都市化程度長期數據。本文發現,日據時期人口統計可用以計算1900年至1939年間五千人以上都市的數目與人口比例。戰後官方無城鄉聚落人口統計可據以計算精確的都市化程度。但1951年至1975年間官方都市計畫區實際居住人口統計可用以推估萬人以上都市數與人口比例。 1975年以後都市計畫區實際居住人口統計可用以推估五千人以上聚落數與人口比例。綜合日據時期與戰後資料,若以萬人以上或更高人口數爲定義都市的標準,我們可以重建二十世紀臺灣的都市化趨勢。

關鍵字:都市、都市化程度、城鄉聚落、比較研究